56岁司机猝死车内,生前账本曝光:别再透支身体了,真的会废

文 | 言偃

来源 | 精读(ID:Jingdu999)


56岁司机猝死车内,生前账本曝光:别再透支身体了,真的会废


前不久时间,南京一网约车司机载客途中,突然把车辆停到了路边。


乘客发现不对后,下车报警,但已经为时太晚。


据现代快报的报道,司机刘师傅的家人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他的一本账本。


56岁司机猝死车内,生前账本曝光:别再透支身体了,真的会废


刘师傅在账本上,记录了自己每天的收支,每月还会做月终统计。


账本截止日期是12月10日,他出事的前一天。


56岁司机猝死车内,生前账本曝光:别再透支身体了,真的会废


翻开这本账本,人们才发现,刘师傅7月2日租车后,办完各项手续就开始上岗。


然后,从7月4日到12月10日,刘师傅每天都在跑车。


刘师傅儿子回忆:“爸爸每天早晨7点多出门跑车,晚上11点才到家。”


也就是说,除去吃饭休息的时间,他每天的工作时长,都长达十三四个小时。


而这种高强度的体力和脑力工作,刘师傅整整持续了160天


家人曾劝过他,年龄大了,不要这么拼。


但刘师傅放不下,他想帮两个已成家的孩子减轻负担,也想为自己的日后多存点积蓄。


就在出事前几天,他还跟妻子商量,觉得每个月油费太高。


打算租期结束后,去换一辆新能源车开。


过度透支身体后,意外来得猝不及防。


刘师傅亲戚感叹:


“谁都想过体面的生活,但是也要多关爱自己。”


我们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明白,没有什么东西,值得你用命去拼。


56岁司机猝死车内,生前账本曝光:别再透支身体了,真的会废


如果你特意关注,你会发现,每月、每周,甚至每天,都能看到有人猝死的新闻。


  • 年仅26岁的漫画家“回首而已”,猝死在上海的出租屋内。


她刚出版了两部作品,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最近这一年太累了,没日没夜地构思、画画、改稿。


光是结局就被平台磨了七八遍,身心俱疲。


这次要好好修整半年。”


但她只休息了一周左右,就再度投入工作。


长期不规律的作息和极大的创作压力,终究还是把她压垮了。


56岁司机猝死车内,生前账本曝光:别再透支身体了,真的会废


  • 36岁的华为工程师,在肯尼亚过劳而死。


从2017年开始,到2018年10月,他已经整整22个月没有休假过。


他还有33天的年假没有休,出事前2天,还在通宵工作。


拼命工作,想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却没想到,有一天倒下后就再也没起来。


留下悲痛欲绝的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


56岁司机猝死车内,生前账本曝光:别再透支身体了,真的会废


类似的悲剧,还有很多:


36岁御泥坊原董事长吴立君,因长期辛劳,突发脑部静脉血栓去世;


26岁的医生加班猝死,他的朋友圈里写着:黑+白+黑,下班啦,活着真好;


24岁的奥美员工李渊,加班一个月后在办公室突发心脏病去世;


......


猝死,和我们的距离,比你想象的更近。


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的杨新春教授曾说:


“据估算,目前中国每年大约有60万人发生猝死,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过劳。”


网上有个段子问,那些比你优秀还比你拼命的人,最后怎么样了?


有人答:“比我先死了。”


有点无厘头,但也不无道理。


每个人都有欲望,钱财、名利、地位、声誉等等。


为了自己的目标,太多人把自己活成了拼命三郎。


但透支自己的身体,换来的也可能不是目标达成,而是身体的全面崩盘。


于娟在《此生未完成》中感叹: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


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


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别等到生死临界点,才后悔没有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


56岁司机猝死车内,生前账本曝光:别再透支身体了,真的会废


网友@卡卡Prancil 分享过一段“险些猝死”的经历。


她说,那天一早,自己突然毫无预兆地,后脑勺剧痛,同时直冒冷汗。


被送往医院后,医院直接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告知她“颅内多处出血”。


紧接着,她开始了9天地狱般的治疗:每6小时打一组药,每天20多瓶。


因为颅压高,几乎吃什么吐什么,每天都要止血、吸收水肿,冲脑。


56岁司机猝死车内,生前账本曝光:别再透支身体了,真的会废


是什么导致了她年纪轻轻,就要经历生死劫?


卡卡自己总结说:


长期熬夜到一点多才睡,第二天还要早早起来工作。


周末更是,晚上要到两三点才睡。


她是幸运的,因为她最终死里逃生。


这样一段经历,让她后怕:


“再也不能习惯性熬夜了,再也不能心怀侥幸了。


因为当你心存侥幸的时候,许多不幸就已经发生了。”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了博主@瓜掉了捡不捡的分享。


她在停尸房待了几天,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真相:


我以为一般来停尸房的逝者大多是老人,但是我没想到年轻人这么多。


很多都是熬夜猝死的,天天都有,年轻人真的蛮多的。

甚至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下子就去了。

有时候就是胸口疼了那么几秒,人一下子就没了 。


56岁司机猝死车内,生前账本曝光:别再透支身体了,真的会废


无数惨痛的悲剧都在告诉我们,年轻,从来不是透支身体的底气。


《人民日报》曾做过一份调查,一个健康人从疲劳到猝死,其实只有6步:


56岁司机猝死车内,生前账本曝光:别再透支身体了,真的会废


所以,别再放纵了,你的身体真的会报废。


56岁司机猝死车内,生前账本曝光:别再透支身体了,真的会废


《积极休息》中说:


如果休息不好,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甚至会累积成各种疾病。


最后让一个人彻底停机,丧失工作能力。


任何时候,只有懂得休息的人,才能更好地工作、生活。


有生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


让一组身强力壮的青年搬运工人,往货轮上装生铁。


连续干了4个小时,工人勉强装了12.5吨。


一天后,让同样的人每干26分钟,就休息4分钟。


同样的4个小时,工人最后装了47吨,效率提高了2.7倍多。


“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却很少人真正领悟并做到。


大多数人,还在犯着叔本华所说的错:


“人类所能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去年有一个公益广告《健康,本该如此》,非常扎心。


你敷着最贵的面膜,熬着最长的夜;


56岁司机猝死车内,生前账本曝光:别再透支身体了,真的会废


凌晨仍在办公司熬夜加班的你,在朋友圈处理一张闲置的年卡;


56岁司机猝死车内,生前账本曝光:别再透支身体了,真的会废


凌晨3点,你转发了遥远城市有人猝死的新闻,再给自己定了五个起床闹钟;


56岁司机猝死车内,生前账本曝光:别再透支身体了,真的会废


你常常自嘲连体检的钱都没有,却不知道ICU病房,可以迅速榨干整个家庭的积蓄。


56岁司机猝死车内,生前账本曝光:别再透支身体了,真的会废


你发现疾病离自己并没有那么远,但还是心存侥幸地过着。


这简直是无数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多少人看到猝死的新闻,内心一紧,却又很快放松,继续如常。


有人习惯性熬夜,没事也舍不得放下手机;


有人工作很忙,没时间休息,总想着等忙完这阵儿再好好休息;


有人超负荷劳累,想暂停,却又舍不得这个,放不下那个......


我们总觉得生活来日方长,后面还有很多日子可以慢慢休息。


却忘了,透支健康的代价,可能是再没有来日。


冯唐曾说:


实在放不下的时候,去趟重症病房或者墓地。


你容易明白,你已经得到太多,再要就是贪婪。


人生走到最后,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


也许你在期待成功,但我更想祝你健康。



*作者:言偃,精读主创,个人微信公众号:言偃(ID: wyl_yanyan )。本文首发于精读微信公号(ID:jingdu9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