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企业“关税”与运行效率浅谈

 空压机之类的工业企业,其运行效率往往与“关税”密切相关,关税高者,运行效率低,成本大;反之,则效率高、成本低。

  在此处,“关税”是两个意思,第一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关税”也即空压机产品在进行进出口贸易时,海关向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收。

  第二重意思也是本文重点讨论的主题,指一个公司由于业务发展需要而设立的部门或事业部之间,因部门客观利益而设立或人员主观因素原因或其它因素形成的阻碍公司事务有序推进与发展的“税收”。这些“税收”包含不适宜的制度、流程、人员的素质、企业文化混乱和无形的主观不配合等,用流行的话来概括最恰当,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这些应当被发现、取消和废除的“关税”,是阻碍很多空压机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之一。

  先来看看历史,德意志邦联(即现在的德国)在18世纪是由三十六个邦国成员组成,各帮国之间设立了重重关卡并收取繁重的关税,从柏林到瑞士,现在不过几个小时的时间,但在19世纪却要经过10个邦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沿途缴纳的关税甚至超过了所运货物的价值,这些关税严重阻碍了内部贸易,另一方面也阻碍着德国经济的发展和德国产品的竞争力。

压缩机企业“关税”与运行效率浅谈

  李斯特认为(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1789-1846)是古典经济学的怀疑论者和批判者,是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者。其以具体行动力促成德意志关税同盟,废除各邦关税,使德国经济获得统一,并对后世德国的统一产生影响),如果当时落后的德国要发展,要达到当时发达国工业国家的水平,就必须消除这些内部关税,为德国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创造可能。他的主张在后来者“俾斯麦”的手中变成了现实,实现了德国大一统。我们国家也是在秦帝国统一“度量衡”之后,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统一。这些历史足以证明,因维护个人利益和标准的不同所形成的“关税”,是阻碍国家统一与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

  办公室的格局可以体现出一家公司的“关税”与“效率”。现在很多公司的办公室布置是按部门分别设置独立办公室,什么老总办公室、服务办公室、销售办公室、财务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等,甚至部门内部还会分很多独立的办公室,如服务一部、服务二部、销售一部、销售二部等。各部门之间只能通过串门、开会或电话的方式进行沟通,或只能通过下班后的KTV、吃饭喝酒、喝茶等娱乐活动来进行沟通。当遇到需要跨部门协调或配合的工作任务时,没有更高层的强力推进,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这些独立办公室的设置本来就在物理空间上形成了一道“关税”,你要找办事就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才能让我看到你的诚意,我才协助或给你办。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很多高科技或快速发展的企业采用了敞开式办公室模式,不再设置独立办公室,不管是老总、服务、销售还是行政(财务按公司法要求,必须独立办公室)都在一个办公室办公,大家相互之间只要一转身、一侧脸即可进行有效沟通与协商,大大降低了沟通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有些公司是“形散神不散”,办公室虽然敞开了,但各部门间依然是“关税”重重。这就是“企业文化混乱”所致,公司上下没有形成统一的价值观、使命感或者干脆没有即“只看老板下菜”——即老板喜欢什么就做什么(这点还好,能主动工作),老板吩咐什么就做什么,其他人的要求,一概不理。同时,在一个公司内部形成各种小的(或一个人或几个人)利益团体,为维护自己的利益,相互排斥和不配合,不断推高沟通与合作成本,导致“隐形关税”的形成。

压缩机企业“关税”与运行效率浅谈

  虽“无规矩不成方圆”,但一些不合时宜的制度与流程也是横在企业发展道路上的一道道“关税”。比如审批制度,有些公司小到一颗螺丝钉的购买都要更高层人员的审批,否则不予报销和结算。而高层人员今天不是在北京,就是在上海,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无暇顾及到这么多具体的事务,使应该可以最快解决的问题因一个审批不到位,而拖上10天半个月,导致更大的问题发生和严重的经济与声誉损失。可审批制度与流程就是这样,致使企业运营效率低下。好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有很多移动办公系统,可以解决物理距离“关税”,但主观意识的问题能解决吗?

  不良的人员素质(素质是指客观的技术素质和主观能动素质)也是企业发展道路上的一道“隐形关税”。本来企业制定了有前景的发展与实施计划,可人员能力与素质无法跟上,或无法按时完成计划与实现目标,无形中给计划增加了成本。再具体到某一件工作上,一位素质高的人才,会又快又好的处理好,而素质差的人则会花更多的时间、更高的成本才能完成,完成的质量也不是最好的,这样就给企业带来无形成本的增加,这些被增加的成本也是“关税”。

  当今世界,为了给人们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水平,国与国之间不断的通过各种协议与措施如WTO、一带一路、欧盟经济体、金砖国家等,来降低“关税”,达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作为企业主或管理者,不也当学习这样的方式,去不断降低企业内部的“关税”,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吗?

  对于一家节能服务型公司的管理者来说,要善于(通过自查或管理顾问的方式)发现企业的“关税”,然后,尽快采取措施,将其降到最低或消除,以提高企业效率。如,设定招聘标准从源头提高人员素质;与员工谈心或主动收听员工抱怨,找到同事间、制度与流程上“关税”;审视并塑造积极向上的,互帮互助的企业文化,培养员工把同事当“客户”的意识;不断优化办事流程和规范交流要件,以提高上下工序间的交换效率,像生产线上一样,上一道工序必须为下一道工序做好准备。

压缩机企业“关税”与运行效率浅谈

  注:本文关于“关税”的相关历史故事,来源于《大国崛起》纪录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