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霸中東的波斯帝國國王竟被唐高宗封為大將軍!還在四川留下後裔

這故事得先從舊唐書說起,根據《舊唐書》記載,公元661年(中國唐高宗李治在位)波斯薩珊王朝末代國王俾路斯向當時統治中國的唐朝要求提供軍事協助,抵抗阿拉伯的入侵。波斯帝國薩珊王朝(公元264年—651年)也是個響噹噹稱霸中東的大國,曾把羅馬帝國打滿處找牙,還俘虜過羅馬帝國的皇帝。但是因為常年和東羅馬帝國的征戰,消耗了自身的實力,被正如紅日高升迅速崛起的阿拉伯帝國(公元632年-1258年)趁虛而入。阿拉伯帝國強盛之後,也滅掉了雄霸中東數百年的波斯帝國。大唐於是在波斯疾陵城(今伊朗扎博勒)設波斯都督府(隸屬安西都護府)並任命俾路斯為都督。後公元662年,唐又冊封卑路斯為波斯王。

雄霸中東的波斯帝國國王竟被唐高宗封為大將軍!還在四川留下後裔


俾路斯希望唐朝幫助他復國,並和盤托出自己的復國計劃,唐高宗認為幫助俾路斯復國,對大唐自身也有利,於是便把俾路斯安頓下來。既然唐朝打算幫助俾路斯,唐高宗便給了他很高禮遇,把他封為右武衛將軍(從三品 唐朝十六衛將軍之一),還把一個郡主賜婚給他,從此俾路斯感恩戴德,也給自己取了箇中國名字,並在長安建立了波斯胡寺。團結當地的波斯族人(長安城內早就有很多波斯人來定居和宏偉的拜火教祭壇。側方面更說明唐朝的開明很偉大之處,各個國家的人民羨慕唐朝的文華如過江之鯽),形成具有波斯特色的社區,融入了唐朝社會的文化,開始享受安定的生活,但在2年就去世了。


臨終遺言“我們是中國人”

他的兒子泥涅師在後來的《泥涅師日記》記載稱,“在病榻上,中國皇帝握著卑路斯的手。皮魯茲向西看了看,說:‘我已經為我的祖國(波斯)盡了我所能,我沒有遺憾。’然後,他向東看,說:‘我感謝大唐,我的新祖國。’然後,他看著他的直系親屬和所有在場的波斯人說:‘貢獻你的才華,奉獻給皇帝。我們不再是波斯人了。我們現在是中國人。’然後,他平靜地死去。”在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的乾陵,有著名為“六十一蕃臣像”的雕像群,均為三品以上的番臣以及羈縻地區的國王、酋長等。其中“右驍衛大將軍兼波斯都督波斯王卑路斯”、“斯大首領南昧”就位列其中。

雄霸中東的波斯帝國國王竟被唐高宗封為大將軍!還在四川留下後裔

落根四川 卑路斯的後人融入中華大地

卑路斯有一個兒子泥涅師(Narsie,納爾希耶),由朝廷下旨繼承了“波斯王”的封號。679年,吏部侍郎裴行儉奉命送泥涅師返回吐火羅(今阿富汗北部),主持西域地區對阿拉伯帝國的防禦。泥涅師在吐火羅和河中地區(在中亞今烏茲別克斯坦全境和哈薩克斯坦西南部 古絲綢必經之路)召集舊部數千人,在阿史那都泥利(吐火羅葉護)和尼查克(吐火羅國相)這兩位英雄的協助下,成為唐朝在當地的一面旗幟。泥涅師在吐火羅堅持抵抗了二十多年,令大唐和薩珊波斯的旗幟在當地屹立不倒。泥涅師在吐火羅堅持抵抗了二十多年,令大唐和薩珊波斯的旗幟在當地屹立不倒。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唐朝中斷了在西域的經營,吐火羅、河中地區以及唐朝直轄的的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都陷入自生自滅的局面。次年長安陷落。唐朝皇帝唐玄宗逃入蜀中,大批波斯人包括波斯王室部分成員很可能一起逃進了四川。從這時開始,蜀中地區開始出現了一個人才輩出的李姓家族,這個家族不屬於李唐本家,而是來自於波斯。

這個蜀中李姓家族,曾有三兄妹最為出名,包括女詩人李舜弦,曾任前蜀後主王衍的昭儀,以及藥物學家李玹,還有就是花間派詞人李珣。李珣不僅是著名的詞人,《鑑戒錄》中說他“少小苦心,屢稱賓貢,所吟詩句,往往動人。”當時和他關係好的另一位成都才士尹鶚給他起了個外號“李波斯”。且對中藥學的貢獻很大,著有《海藥本草》六卷。作為波斯後裔,李珣充分利用祖先遺留的知識,在這部藥典中介紹了產自海外的大量藥物,成為李時珍《本草綱目》等後世藥典的重要引用來源。

雄霸中東的波斯帝國國王竟被唐高宗封為大將軍!還在四川留下後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