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號令天下到自刎烏江,“西楚霸王項羽”猶如璀璨流星疾馳而過


西楚霸王項羽,雖然在楚漢相爭中敗亡,但“破釜沉舟”、“十面埋伏”、“霸王別姬”、“四面楚歌”、“鴻門宴”等膾炙人口的故事,至今被人們所傳頌。他的崛起和敗亡,就像一顆璀璨的流星,劃過黑暗的夜空,美麗而短暫。“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讓後世的文人騷客為之扼腕嘆息的背後,是覺得項羽把一手好牌打爛了。其實在今天看來,西楚霸王的天下危機四伏,有些錯誤是他自己犯下的,有些又是別人給他製造的。

從號令天下到自刎烏江,“西楚霸王項羽”猶如璀璨流星疾馳而過

霸王項羽劇照

《史記.項羽本紀》:“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

太史公司馬遷對項羽的讚歎在這段文字中表現的淋漓盡致,按照史記的歸類,陳勝吳廣歸類於“世家”,而項羽歸類於帝王的“本紀”。我想正是由於項羽從跟隨項梁起兵到坐上西楚霸王僅僅用了3年,從帶領8000江東子弟兵起家到傭兵40萬眾,他所創造的“鉅鹿之戰”、“彭城之戰”均是以少勝多的著名經典戰役,彪炳軍史史冊,為歷來兵家所稱讚。他被民間奉為當之無愧的“戰神”。然而西楚霸王所主導的江山,其敗亡的速度也令人瞠目結舌。

01項梁擁立楚懷王熊心,弊端大於好處,給項羽留下了絆腳石。

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一方面以嚴刑峻法震懾天下。另一方面修皇陵、建阿房宮、修“直道”,連年的徵勞役,大興土木,百姓困苦不堪,怨恨秦朝暴政已久。終於,農民起義爆發了,陳勝吳廣帶領900個新徵的士兵上路,由於連綿不絕的大雨延誤了報到的期限,按照秦律是要被殺頭的。索性陳勝吳廣就起義抗秦,建立“張楚政權”。星星火花,迅速點燃了天下反抗暴秦的熊熊大火,劉邦、項梁、英布、彭越、田儋、魏豹等都先後拉起了抗秦的隊伍。項梁起兵時,考慮到政治號召力的影響,擁立了楚王后裔熊心為楚懷王。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增加項梁軍反秦的號召力和影響力,迅速壯大隊伍。壞處就是,項梁成了楚王的部下,名義上項梁要聽命於楚王。

02懷王之約“先入關中者,為王”,給項羽挖了一個坑,後來弒君之罪,難以辯駁。

項梁在定陶戰死,楚懷王乘機奪取項家軍的軍權。楚懷王派出兩路大軍進攻秦軍,一路為項家軍,進軍路線為北上鉅鹿,解趙軍之圍,楚懷王任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副將,實際上是用宋義制衡項羽;另一路為劉邦軍,進軍路線為西線,直取函谷關。約定“先取關中者封王”。實際上,按照楚懷王的想法,就是不想讓項家軍取關中,即便是項家軍先攻取關中,封王的也應該是宋義。可是宋義偏偏不爭氣,不會指揮軍隊,被項羽取而代之。項羽在鉅鹿之戰中,發揮了軍事天才,大敗王離,但是與章邯拉鋸戰打了近半年,劉邦先取了關中。項羽實力最強,主持分封了18路諸侯,結果把劉邦分封到巴蜀,違背了當初的“懷王之約”。進而又誅殺楚懷王,給天下諸侯反楚走了響亮的政治口號:“為楚懷王報仇”。

從號令天下到自刎烏江,“西楚霸王項羽”猶如璀璨流星疾馳而過

劉邦項羽劇照

03\u0005坑殺20萬秦軍,誅秦王子嬰,燒阿房宮及兵馬俑,民心盡失。

秦滅六國,本就殘暴,項羽一心只為楚國復仇。然而,他所做的事情,跟暴秦又有多大的區別呢?坑殺20萬秦軍,讓秦國的人恨透了項羽,項羽也就失去了定都關中的基礎,後來劉邦最大的兵源和糧食就來自關中,關中根據地綿延不斷的支持是劉邦能堅持下去的保障。

得民心者得天下,劉邦入秦,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秋毫無犯,關中的百姓對劉邦感激涕零,真心擁護。就算是劉邦的政治手腕高明,可老百姓得了實惠,是真心實意的支持他。

04分封18路諸侯,看似公平,其實人人有意見。

首先是劉邦有意見,他想做關中王。其次是六國的舊王侯有意見,雖然項羽分封了他們,但是領地被大大的縮小了。再次是反秦戰爭的功臣有意見,他們覺得自己分少了,就不應該分給六國舊王侯。最後是田榮和彭越有意見,這兩個是實力派人物,因為沒有參加鉅鹿之戰,也不是六國舊王侯,什麼也沒有分到。所以,最後這些人都紛紛又造反了,根本不聽項羽的號令。

從號令天下到自刎烏江,“西楚霸王項羽”猶如璀璨流星疾馳而過

05項羽剛愎自用,任人唯親,捨不得封賞,聽不進意見,留不住人才。

歷史給項羽成長的時間太短了,給他的輝煌也太高了,他根本來不及調整。25歲做上將軍,27歲做西楚霸王,這一切來的太快,也太順利,因此他迷信武力,只看到了自己的長處“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以為一切都可以靠武力來主導。韓信、陳平,原來是項羽的陣營的人,由於看不到希望,投奔了劉邦;英布,這個被項羽分封為九江王,待遇最優厚的人,關鍵時候被劉邦策反。最後,連范增也被離間。項家軍雖強,卻是孤軍奮戰,越打越少;劉邦雖若,卻是越打越多。此消彼長,而不知反省,最後敗亡還說“天要亡我,非戰之罪”,聽聽劉十分可笑。

06定都彭城,實為不妥;戰法單一,焉能不敗。

國都的位置之重要,不言而喻。雖然“在德不在險”,但有天險和沒有天險還是有區別的,宋朝的開封就是因為沒有天險,常年都要駐守幾十萬的軍隊,最後也很容易的就被金軍攻破了。當時最好的地盤在關中,最好的國都是咸陽,很多人都勸項羽定都咸陽,怎奈“豎子不足以謀”。項羽總想回家鄉楚地彭城定都。

《史記. 項羽本紀》:“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王見秦宮室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王聞之,烹說者。”

項羽的騎兵,那是非常的厲害,平原野戰,所向無敵,鉅鹿之戰大敗秦軍;彭城之戰,又大敗劉邦56萬聯軍。然而,劉邦在滎陽堅守不出,深挖戰壕阻擊楚軍。楚漢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善於打游擊戰的彭越上場了,他神出鬼沒,專門攻擊楚軍糧道,襲擾楚國大後方,項羽幾次圍剿均未湊效。後來劉邦也組建了騎兵,韓信又連克趙國、齊國;楚將龍且戰死。項羽只能同意劉邦的議和,以鴻溝為界,平分江山。怎奈,劉邦不講信用,再次攻擊楚軍。60萬大軍圍困楚軍於垓下,此時項羽尚有十萬兵馬。項羽沒有怕,他選擇了最擅長的平原野戰,發揮騎兵優勢。他以為會勝利,結果敗了。因為漢軍的總指揮換成了韓信,用的戰術叫“十面埋伏”,實際上是層層阻擊,遲滯對方的進攻,消耗其兵力,再從兩翼進攻,分割包圍,這個戰術類似於薛嶽將軍的“天爐戰法”。於是“四面楚歌”,英雄末路,“霸王別姬”,留給後人無盡的遐想與懷念。

從號令天下到自刎烏江,“西楚霸王項羽”猶如璀璨流星疾馳而過

霸王別姬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結語

西楚亡,大漢興。雖然我們崇拜英雄,常為霸王惋惜,但歷史是一面鏡子,蘊含著興亡之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是天下。項羽那些不得人心的做法,註定會被天下百姓所拋去。劉邦雖然是個流氓無賴,不講信用,但他懂得人心,知道休養生息,最後天下歸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