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号令天下到自刎乌江,“西楚霸王项羽”犹如璀璨流星疾驰而过


西楚霸王项羽,虽然在楚汉相争中败亡,但“破釜沉舟”、“十面埋伏”、“霸王别姬”、“四面楚歌”、“鸿门宴”等脍炙人口的故事,至今被人们所传颂。他的崛起和败亡,就像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黑暗的夜空,美丽而短暂。“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让后世的文人骚客为之扼腕叹息的背后,是觉得项羽把一手好牌打烂了。其实在今天看来,西楚霸王的天下危机四伏,有些错误是他自己犯下的,有些又是别人给他制造的。

从号令天下到自刎乌江,“西楚霸王项羽”犹如璀璨流星疾驰而过

霸王项羽剧照

《史记.项羽本纪》:“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太史公司马迁对项羽的赞叹在这段文字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按照史记的归类,陈胜吴广归类于“世家”,而项羽归类于帝王的“本纪”。我想正是由于项羽从跟随项梁起兵到坐上西楚霸王仅仅用了3年,从带领8000江东子弟兵起家到佣兵40万众,他所创造的“巨鹿之战”、“彭城之战”均是以少胜多的著名经典战役,彪炳军史史册,为历来兵家所称赞。他被民间奉为当之无愧的“战神”。然而西楚霸王所主导的江山,其败亡的速度也令人瞠目结舌。

01项梁拥立楚怀王熊心,弊端大于好处,给项羽留下了绊脚石。

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一方面以严刑峻法震慑天下。另一方面修皇陵、建阿房宫、修“直道”,连年的征劳役,大兴土木,百姓困苦不堪,怨恨秦朝暴政已久。终于,农民起义爆发了,陈胜吴广带领900个新征的士兵上路,由于连绵不绝的大雨延误了报到的期限,按照秦律是要被杀头的。索性陈胜吴广就起义抗秦,建立“张楚政权”。星星火花,迅速点燃了天下反抗暴秦的熊熊大火,刘邦、项梁、英布、彭越、田儋、魏豹等都先后拉起了抗秦的队伍。项梁起兵时,考虑到政治号召力的影响,拥立了楚王后裔熊心为楚怀王。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增加项梁军反秦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迅速壮大队伍。坏处就是,项梁成了楚王的部下,名义上项梁要听命于楚王。

02怀王之约“先入关中者,为王”,给项羽挖了一个坑,后来弑君之罪,难以辩驳。

项梁在定陶战死,楚怀王乘机夺取项家军的军权。楚怀王派出两路大军进攻秦军,一路为项家军,进军路线为北上巨鹿,解赵军之围,楚怀王任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实际上是用宋义制衡项羽;另一路为刘邦军,进军路线为西线,直取函谷关。约定“先取关中者封王”。实际上,按照楚怀王的想法,就是不想让项家军取关中,即便是项家军先攻取关中,封王的也应该是宋义。可是宋义偏偏不争气,不会指挥军队,被项羽取而代之。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发挥了军事天才,大败王离,但是与章邯拉锯战打了近半年,刘邦先取了关中。项羽实力最强,主持分封了18路诸侯,结果把刘邦分封到巴蜀,违背了当初的“怀王之约”。进而又诛杀楚怀王,给天下诸侯反楚走了响亮的政治口号:“为楚怀王报仇”。

从号令天下到自刎乌江,“西楚霸王项羽”犹如璀璨流星疾驰而过

刘邦项羽剧照

03\u0005坑杀20万秦军,诛秦王子婴,烧阿房宫及兵马俑,民心尽失。

秦灭六国,本就残暴,项羽一心只为楚国复仇。然而,他所做的事情,跟暴秦又有多大的区别呢?坑杀20万秦军,让秦国的人恨透了项羽,项羽也就失去了定都关中的基础,后来刘邦最大的兵源和粮食就来自关中,关中根据地绵延不断的支持是刘邦能坚持下去的保障。

得民心者得天下,刘邦入秦,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秋毫无犯,关中的百姓对刘邦感激涕零,真心拥护。就算是刘邦的政治手腕高明,可老百姓得了实惠,是真心实意的支持他。

04分封18路诸侯,看似公平,其实人人有意见。

首先是刘邦有意见,他想做关中王。其次是六国的旧王侯有意见,虽然项羽分封了他们,但是领地被大大的缩小了。再次是反秦战争的功臣有意见,他们觉得自己分少了,就不应该分给六国旧王侯。最后是田荣和彭越有意见,这两个是实力派人物,因为没有参加巨鹿之战,也不是六国旧王侯,什么也没有分到。所以,最后这些人都纷纷又造反了,根本不听项羽的号令。

从号令天下到自刎乌江,“西楚霸王项羽”犹如璀璨流星疾驰而过

05项羽刚愎自用,任人唯亲,舍不得封赏,听不进意见,留不住人才。

历史给项羽成长的时间太短了,给他的辉煌也太高了,他根本来不及调整。25岁做上将军,27岁做西楚霸王,这一切来的太快,也太顺利,因此他迷信武力,只看到了自己的长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以为一切都可以靠武力来主导。韩信、陈平,原来是项羽的阵营的人,由于看不到希望,投奔了刘邦;英布,这个被项羽分封为九江王,待遇最优厚的人,关键时候被刘邦策反。最后,连范增也被离间。项家军虽强,却是孤军奋战,越打越少;刘邦虽若,却是越打越多。此消彼长,而不知反省,最后败亡还说“天要亡我,非战之罪”,听听刘十分可笑。

06定都彭城,实为不妥;战法单一,焉能不败。

国都的位置之重要,不言而喻。虽然“在德不在险”,但有天险和没有天险还是有区别的,宋朝的开封就是因为没有天险,常年都要驻守几十万的军队,最后也很容易的就被金军攻破了。当时最好的地盘在关中,最好的国都是咸阳,很多人都劝项羽定都咸阳,怎奈“竖子不足以谋”。项羽总想回家乡楚地彭城定都。

《史记. 项羽本纪》:“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项羽的骑兵,那是非常的厉害,平原野战,所向无敌,巨鹿之战大败秦军;彭城之战,又大败刘邦56万联军。然而,刘邦在荥阳坚守不出,深挖战壕阻击楚军。楚汉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善于打游击战的彭越上场了,他神出鬼没,专门攻击楚军粮道,袭扰楚国大后方,项羽几次围剿均未凑效。后来刘邦也组建了骑兵,韩信又连克赵国、齐国;楚将龙且战死。项羽只能同意刘邦的议和,以鸿沟为界,平分江山。怎奈,刘邦不讲信用,再次攻击楚军。60万大军围困楚军于垓下,此时项羽尚有十万兵马。项羽没有怕,他选择了最擅长的平原野战,发挥骑兵优势。他以为会胜利,结果败了。因为汉军的总指挥换成了韩信,用的战术叫“十面埋伏”,实际上是层层阻击,迟滞对方的进攻,消耗其兵力,再从两翼进攻,分割包围,这个战术类似于薛岳将军的“天炉战法”。于是“四面楚歌”,英雄末路,“霸王别姬”,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想与怀念。

从号令天下到自刎乌江,“西楚霸王项羽”犹如璀璨流星疾驰而过

霸王别姬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结语

西楚亡,大汉兴。虽然我们崇拜英雄,常为霸王惋惜,但历史是一面镜子,蕴含着兴亡之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是天下。项羽那些不得人心的做法,注定会被天下百姓所抛去。刘邦虽然是个流氓无赖,不讲信用,但他懂得人心,知道休养生息,最后天下归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