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國家的未來在哪?

羈旅


俄羅斯人口數量也達到了1.445億人,但是俄羅斯人口老齡化比較嚴重,所以俄羅斯不具備勞動力優勢。俄羅斯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國土面積達到了驚人的1709萬平方千米,豐富的自然資源是俄羅斯發展的基礎,俄羅斯的自然資源包括土地資源、油氣資源、森林資源、礦產資源等都十分豐富,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國。

所以,俄羅斯的未來發展主要還是依託自身豐富的自然資源,開展國際合作。那麼,俄羅斯和誰合作呢?俄羅斯周邊的國家中,能源和資源緊缺的地區包括歐洲西部地區和亞洲東亞地區,雖然俄羅斯的人口和經濟都位於東歐平原地區,和歐洲西部地區距離較近,但是由於北約的存在,俄羅斯和歐洲西部之間很難完全合作。因此,俄羅斯將來的發展應該在俄羅斯的遠東地區,也就是靠近我國東北地區,利用我國的資金、技術和人才,雙方開展合作,發展經濟。此外,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北極航道的開通,俄羅斯也會迎來發展機遇。


地理沙龍


俄羅斯已成為一個沒有未來的國家。

俄羅斯雖然在科技、文學藝術等領域人才輩出,但其上層建築一直沒有先進過,而且俄羅斯有野蠻、貪婪、無信、喜歡吞併別國領土、消滅搶來的土地上的原居民等野蠻惡習。

面對這樣一個可怕的野蠻國家,在美國成功分裂了蘇聯後,歐美國家仍繼續圍堵制裁俄羅斯,以消除安全隱患,並且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如今,俄羅斯GDP只有美國的7.7%或中國的11%,俄羅斯的財力支撐又了其保持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的地位長久下去。

由於各國都對俄羅斯的侵略擴張行為心存忌憚,俄羅斯也無法讓別的國家相信他是個安全的國家(如果俄羅斯退還聖彼得堡、加里寧格勒、外興安嶺等,還有可能,但俄羅斯捨得嗎?),因此經濟上圍堵制裁俄羅斯就成了世界主要國家的共同選擇。

俄羅斯在這種情況下只能逐漸沒落,毫無前景。


尋人參果者


真看不出俄羅斯的前途在哪裡?

經濟凋敝衰敗,西方杯葛制裁,生產力大幅下降,人口下降,男女比例失衡……

而讓世人有所憚懼的戰鬥民族,男人們最後的歸宿不是死於戰場,就是在伏特加的陪伴之下,醉醺醺地上了天堂。本人去過俄羅斯,第一印象就是北極熊雄性無酒不歡,出了門就可以見到灑鬼醉倒路口,受凍橫死街頭是常事,當地報紙見怪不怪,都不當新聞報導了。

在將來,俄羅斯惟有利用自身的自然資源優勢,還有僅剩的一些先進武器生產技術,儘可能地與中國接近,融入中國的經濟發展之中,以爭取到一些喘息的時間,希望能獲得東山再起的機會。

因此,本人常有一個直覺,俄國廣袤的土地和滿大街的俄羅斯美女,將來都會是我們中國人的!😄😄


夸父鮑狄埃


這個問題讓俄羅斯非常尷尬,因為俄羅斯最大的未來,就是沒有未來。

作為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也是世界上最尷尬的存在。雖然有著足夠幾輩子混吃等死的海量資源,但俄羅斯卻始終一蹶不振。自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非但沒能恢復蘇聯時期的榮光,反而離超級大國地位越來越遠。雖然強人總統普京執政了20年,但俄羅斯仍然看不到東山再起的希望。

在靜夜史看來,俄羅斯是個沒有未來的國家。因為幾大因素的掣肘,已經註定了俄羅斯未來的命運:

1、歷史慣性成掣肘

作為一個有著輝煌歷史的國家,俄羅斯的歷史包袱不是因為曾經太弱了,而是太強了。

蘇聯作為俄羅斯歷史上最強大的時代,不僅帶給了俄羅斯無與倫比的自豪感,更為俄羅斯留下了足以幾輩子混吃等死的雄厚資本,比如核武器、領土和資源等。

不過相比於有形或無形的巨大財富,蘇聯留下的侵徹骨髓的歷史傷痕,也讓今天的俄羅斯痛不欲生。

雖然斯大林模式成就了超級大國蘇聯,但卻使蘇聯從一開始便死氣沉沉。雖然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改頭換面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但骨子裡的獨裁基因仍然讓俄羅斯在資本主義陣營中顯得格格不入。加上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失去了強大而完備的工業體系,這使得俄羅斯只能靠出賣資源為生,淪為大號沙特。

除了斯大林模式,蹩腳的領土地緣也讓俄羅斯非常頭疼。雖然歷史上的俄羅斯不斷開拓,領土猛增400多倍,佔據了亞歐大陸腹心,但隨著蘇聯解體,俄羅斯雖然保留了世界第一的領土面積,但卻再度陷入沒有優良出海口的尷尬境地。

可以說,積重難返的歷史慣性,決定了俄羅斯並不光明的昨天和今天,也給明天蒙上了揮之不去的陰影。

2、人口負增是硬傷

作為一個領土面積達1707萬平方公里的大國,1.44億人口絕對是不夠的,所以俄羅斯一直以來都在鼓勵生育,普京除了喊出“為國生娃”口號,對生娃大戶進行物質獎勵,還延長休假時間,為生娃創造更多可能。

但普京的高昂熱情並不能轉化為俄羅斯年輕人的造人決心,由於沒有“無後為大”的傳宗接代熱情,俄羅斯人生娃的慾望始終不強,全國的自然增長率始終不高。

再加上高寒的氣候環境,在受孕率本就不高的情況下,俄羅斯人愛上了伏特加,而每年因酗酒而死的俄羅斯人居高不下,想要實現人口的大爆發實在是難於登天。

而更尷尬的是由於俄羅斯冰天雪地的自然環境,再加上半死不活的經濟狀況,俄羅斯從來不是世界各國移民的首選。相反,由於貧富差距大,社會矛盾多,就業機會少,每年反而有大量俄羅斯人向西歐或中國遷移。

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俄羅斯人口以每年0.5%的速度下降,每年減少75萬至80萬人。

作為國家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口不僅是勞動力的重要來源,人口紅利的堅實支撐,更是實現國家意志的重要條件,而俄羅斯人口不斷減少的狀況短期內卻無法逆轉。

3、寡頭政治罩陰霾

作為現代俄羅斯的締造者,葉利欽之所以沒有像其他開國領袖一樣備受尊崇,根本原因在於葉利欽的政績一塌糊塗。

如果說選擇普京是超常發揮,肢解蘇聯是常規操作,那麼無心插柳地開創了寡頭政治先河就是葉利欽不可饒恕的罪孽。

作為優秀的破壞者,葉利欽在萬眾矚目中埋葬了蘇聯,但作為不合格的建設者,葉利欽卻沒有為新生的俄羅斯帶來希望,相反由於西方資本的瘋狂湧入,特權階層的上躥下跳,更重要的是斯大林模式的積重難返,能力欠費的葉利欽難以帶領俄羅斯脫胎換骨,這個新生的國家在葉利欽的領導下每況愈下,行將崩潰。

為挽救第二屆任期,葉利欽在1996年與七大寡頭達成政治交易,使民眾支持率只有11%的葉利欽得以成功連任,而葉利欽的連任也標誌著俄羅斯寡頭政治的開始。

寡頭政治最大的危害不在於官商勾結、隻手遮天,而在於這種畸形模式一旦開始便無法逆轉,除非推倒重來。1999年普京上臺後,雖然對七大寡頭大開殺戒,但本質上是寡頭集團的以舊換新,只不過新寡頭更加聽命於普京,而寡頭政治的框架一直都在。

因為寡頭從一開始就是反動的,這意味著俄羅斯一直以來都是嚴重撕裂的國家,這樣的國家不僅沒有未來,更沒有希望。

4、外來威脅終常在

俄羅斯最尷尬的地方在於,希望它當場去世的國家永遠比希望它越來越好的國家多,而且是多得多。

由於俄羅斯“噬土成性”的特點,歷史上的俄羅斯鄰國無一例外都深受其害,而因為“大俄羅斯”主義的大行其道,連俄羅斯的非鄰國都對這個龐然大物懼入骨髓。

所以俄羅斯的涼涼,是它們最熱情的期望。

而蘇聯作為俄羅斯歷史上的重要時期,也為俄羅斯招恨不少。由於大國沙文主義的盛行,尤其是博列日涅夫“有限主權論”的甚囂塵上,俄羅斯越來越人見狗嫌。

而作為西方國家的宿敵,俄羅斯從來沒有因改弦更張而重新獲得西方國家的接納,相反因西方國家的落井下石,俄羅斯面臨的國際環境越發惡劣。

雖然面對西方國家的圍追堵截尤其是經濟制裁,俄羅斯有夠幾代人坐吃山空的海量資源,但依靠出賣資源為生的俄羅斯卻沒有國際原油定價權,這注定了俄羅斯的命運始終掌握在西方國家手中。

而隨著美國掀起油頁岩革命、新能源方興未艾等,俄羅斯在國際能源市場的份額越來越小,話語權也越來越微乎其微,想要依靠資源東山再起談何容易?

所以,俄羅斯的東山再起,是真正的困難總比方法多。而這也決定了俄羅斯的未來,基本等於沒有未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看不到未來的俄羅斯!

俄羅斯的衰落,我們很多時候是基於記憶,那個二戰後的超級大國——蘇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蘇聯的強大隻是表面的,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幻像。真實的俄羅斯,歷史上就沒有什麼好的期許,未來更是難以展望!

俄羅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基輔羅斯”,那塊巴掌大的東歐之地。後來,雖然發展出不少斯拉夫人的土地,但諸多小公國四分五裂,並且那片苦寒區域始終處於先進文明的邊緣。

直到蒙古帝國興起,到1242年金帳汗國的建立,才給俄羅斯人勾勒出未來地盤的輪廓。沙皇俄國取代金帳汗國之後,繼承其基本的地緣政治格局,與西方的日耳曼人世界分庭抗禮。

缺乏貿易精神的俄羅斯!

近代工業革命興起,沙皇俄國也抓住了機會,但由於距離發達的西歐太遠,工業的基礎一直墊底,被稱為“帝國主義鏈條當中最薄弱的一環”。

在資本主義世界的封鎖之下,蘇聯極限挖掘自身潛力,各項事業得到突飛猛進,尤其表現在軍事重工業方面。骨子爭氣的斯大林,打敗不可一世的希特勒,更是讓世人看到一個頂級大國的崛起。但是這種輝煌是暫時的表象,很快在各種歷史文化、民族性格、地緣政治等因素作用下,蘇聯就開始走向下坡路。

商業競爭的世界,不屬於俄羅斯人。自古以來,他們就沒有貿易的傳統,生產的東西屬於“傻大笨粗”,做不出人性化的精緻商品,不受全球消費者的歡迎。二戰後的冷戰,他們又沒有進入全球貿易化的圈子,以至於脫節於信息化時代。如今,俄羅斯人還是如此,在生意場上又喜歡爭強好勝,往往吃大虧。

遠離經濟中心的俄羅斯!

歷史行進到今天,你會發覺俄羅斯的位置並不好,它真正的悲劇是不處於世界貿易的必經之路上,一直遠離經濟繁榮的經濟中心。

在很多人印象裡,沙皇俄國很厲害,打下那麼大的一塊地盤。這點是事實,俄羅斯的幅員遼闊,然而可耕種的土地不多,現在烏克蘭曾擁有沙皇俄國、蘇聯最重要的農業土地。另外,俄羅斯的東部領土,儘管有很多資源,但開採的成本非常高,基本只是出於收支平衡的窘境。

換言之,俄羅斯儘管很大,但是土地的性價比不高。今天的俄羅斯,真正發展的地區,是靠近東歐烏克蘭、東南歐巴爾幹的幾塊土地。加上,俄羅斯沒什麼像樣的海港,帶動經濟的能力很弱。

血肉築成的“戰鬥民族”!

俄羅斯人比較認同“戰鬥民族”的稱號,其實這個稱號的水分也很大,擰一擰就要“飛流直下三千尺”。高曉松曾經說過一句話,“俄羅斯人好戰不善戰,越南人不好戰但善戰”,也是有一番道理。

當年沙皇俄國佔領那麼多土地,直接面對的強敵不多,主要靠欺負周邊的弱者,大仗小仗打過無數,沒有多少是漂亮仗。有人說沙皇俄國打敗拿破崙的入侵。靠著冬季嚴寒的幫助,以及無數俄軍將士的屍體,俄羅斯人並沒有吃到好的果子,反而英國人撈到大便宜。

至於二戰的戰績,蘇聯軍民確實付出巨大的犧牲,這場仗打得也確實“驚天地泣鬼神”。不過,戰爭的前中期,蘇聯人的傷亡比遠高於德國人,並且打仗花的很多錢是美國人出的,包括那些用錢也買不到的軍事裝備。有一個數據,每個月美國還要給蘇聯人400架飛機、1100輛坦克以及近乎無限量的軍用物資。

普京的俄羅斯很真實!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曾經陷入一陣混亂的過渡期,在普京執掌政權之後,慢慢走向正軌。20年時間已經過去,普京信誓旦旦的復興計劃已然無法實現,俄羅斯經濟還是很低迷……

或許,地理位置的遺憾、民族性格的缺陷、沒有貿易的傳統……今天大家看到的俄羅斯,反而是一個真實的俄羅斯。那麼,俄羅斯還有未來嗎?

從現在的跡象來看,我們看不到俄羅斯有什麼未來,除非看到新的希望。學者們一致認為,俄羅斯的GDP在世界的比重將不斷下降,隨之國家地位也將不斷跌落。


子屠龍


俄羅斯國家的未來在哪?這個問題普京也想知道

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憑藉著僅次於美國的龐大軍事力量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俄羅斯在世界上的話語權相當不錯,特別是近年來由於中俄有靠近的傾向,俄羅斯的底氣似乎更足了一些,相繼在克里米亞問題和敘利亞戰爭中剛硬起來,明著和美國人作對

但是俄羅斯的局勢依然不樂觀

俄羅斯的發展面臨著很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還是經濟,俄羅斯油氣工業的超常展開和對石油出口的依賴性存在巨大危險。以前幾年世界石油價格的持續飆升,為俄羅斯重振經濟創造了可貴的前史機遇,但也對結構調整起到了阻撓作用。

俄羅斯市場化改革進程中保留了許多的獨佔行業和獨佔企業,說白了,俄羅斯還是一個重工業強、輕工業如果,沒有核心企業,無法在國際社會上與人競爭,百姓生活還是得不到改善,統治基礎並不牢固

俄羅斯的未來在哪裡,普京比我們還著急

普京是俄羅斯的總統,對於這種事情,普京自然比誰都著急,但是俄羅斯前面的政策是依靠資源,自從國際油價和天然氣價格大跌後,俄羅斯就遭到了巨大打擊,這時候普京才明白只有拼經濟,拼製造業,這才是強國的王道,雖然有點遲,好在醒悟了,俄羅斯還有機會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俄羅斯國家的未來在自己手裡,在世界大變局中尤其是減弱或終止美國全球霸權方面俄羅斯會發揮重要作用。在未來的多極化世界當中,俄羅斯一定會擁有自己重要的一席之地。它國土遼闊,資源豐富,軍工企業發達,軍事實力強大,尤其是它擁有和美國一樣的三位一體的戰略核打擊能力。俄羅斯已經證明了自己在當今世界的全球影響力,尤其是政治和軍事方面。

它的短板是人口少,產業單一,在西方的制裁和各種打壓下認識到自己的弱點,補齊短板後會變得更加堅強。但由於歷史的原因和對俄羅斯的忌憚,周邊不少國家和俄羅斯的關係都比較緊張,如果沒有像普京這樣的政治強人,國內可能也有分裂的可能。現在中國和俄羅斯關係是歷史最好時期,在國際事務當中的立場和看法比較接近,能夠背靠背抱團取暖,取長補短,合作共贏,減緩彼此所面臨的壓力,這符合雙方的國家利益。俄羅斯已經度過了艱難期,他們有理由對自己的未來感到樂觀。





霾中白鶴


其實俄羅斯發展最好的榜樣是誰?澳大利亞。老老實實做個澳大利亞這樣的富家翁,老好人,當一個二流地方大國,也許是俄羅斯最好的歸宿。其餘的路子有N條,條條碰壁,處處彆扭。



為什麼?剛才有別的答主說到了關鍵:俄羅斯人太少,地太多。人少地多,人口密度稀疏,才是戰鬥民族最大的疼點,而且這個問題無解。

用比較戲謔的說法就是,單身窮小子給他個1000平大別墅又怎樣?秋天了,該考慮交一下暖氣費了,還有,今年物業費也不要拖著昂……



俄羅斯的境遇,就是“窮小子住大別墅被物業費愁死”的現實版本。很多人沒有想到的一點是:稀疏的人口密度,看似人均佔有資源豐富,但同時還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高昂的運輸成本。

現在我們大部分人享受著“江浙滬包郵”,“四通一達10塊非偏遠”,“三天不到可以投訴”,似乎覺得心安理得。其實很少有人能想到,想要什麼東西可以上網買,這就是14億人口帶來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畢竟俄羅斯那麼大,城市和城市之間動輒上千公里、村子和村子之間動輒幾百公里,一個知名大城市可能還沒有國內二線城市兩個街道的人口多。

這會導致網絡購物基本上需要專機甚至專車來送,這種成本相比我們一個小區好幾大車的貨運量而言,是不是高出天際,大家自行斟酌。



在俄羅斯,網購的體驗是非常恐怖的,一般歐洲部分買點啥東西,快遞時效長達45天,我們的阿里巴巴集團去了以後,推出了“15天加急”特快服務,至於郵費是不是比商品還貴,就沒人願意解釋了。

這還沒說“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包郵”、“符拉迪沃斯託克包郵”這種上萬公里跨洲運輸的成本,會不會把賣家扒層皮……



說到這裡大家自行考慮,作為一個俄羅斯企業家、購買原料需要物流、配套零件需要物流、機床設備需要物流、產品送測需要物流、報關監管需要物流、成品運輸需要物流……

好了,以上在我們這都是兩天送到,俄羅斯每一樣都要等45天,我們這江浙滬包郵,俄羅斯的運費比零件本身都貴。看著銀行嗷嗷催貸款,俄羅斯的廠長、企業家啥的,是不是早已經內牛滿面………



簡言之,俄羅斯的絕大部分民用品企業,如果不是有天頂星科技加持,或者有政策特別扶助,那麼在美日歐的同行競爭之下,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必死無疑。(這時候知道當年蘇聯為什麼非要搞計劃經濟了嗎?)

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現實,俄羅斯有世界一流的高校、大批的技術人才,全世界的高技術企業甚至點名排著隊要、花重金去請。同樣俄羅斯衛星能上天,導彈能發射,坦克能排隊………但是俄羅斯電視就是點不亮,俄羅斯電風扇就是轉不起來,甚至俄羅斯越是像衣服架、鑰匙扣、牙刷、玻璃杯、臉盆這種看起來似乎“毫無技術可言”的簡單東西,越是造不出來,越需要進口。



俄羅斯不缺高技術,但是在人極少地極多的國情之下,飆上天去的工業製造成本,那是根本控制不住的。所以越是沒技術的東西,俄羅斯越是造不出來。

換言之就一句話,工業對俄羅斯的意義,只不過是因為造坦克、大炮、機關槍這些東西需要,不能沒有罷了。在我國工業是創利大頭,而在俄羅斯,工業不僅不能賺錢反而要賠錢,完全得依靠出售石油、天然氣的資源收入補貼工業,俄羅斯工業才活得下來。



你說這樣的國家,未來成為世界一流強國的概率有多大?

還好天無絕人之路,人少地多,資源就多,靠著賣資源,其實俄羅斯本可以吃喝不愁。做澳大利亞那樣的富家翁,雖然沒啥存在感,倒也說得過去。只不過,憑著賣油、挖礦這點錢,非要和美帝、北約鬥個不亦樂乎,非要掙回那點彼得大帝和紅色蘇聯的榮耀,似乎對於俄羅斯,這並不是什麼上策啊……

Remark:實際上考慮國際政治形勢,在美國北約步步緊逼之下,俄羅斯是沒什麼辦法學澳大利亞當富家翁的。這裡可以參考其它各位高手的分析。


Magic6981045


在那!不知道;我就知道!我們身邊趴著一隻熊


用戶9172731698984


不要說別人多考慮自己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