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農民起義軍,攪得嘉慶帝寢室不安


 川、楚、陝、豫白蓮教農民起義,發生在清嘉慶元(1796年)至九年(1804年),是指中國清朝嘉慶年間爆發於四川、陝西、河南和湖北邊境地區的白蓮教徒武裝反抗清政府的事件。從嘉慶元年(1796年)到嘉慶九年(1804年),歷時九載,是清代中期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戰爭。

這支農民起義軍,攪得嘉慶帝寢室不安


白蓮教從始創到清朝中葉的幾百年中,始終不被視為正統宗教而受崇拜,而是作為異教被排斥。

乾隆四十年(1775年),河南白蓮教支派混元教首領劉鬆起義失敗,弟子劉之協、宋之清等繼續於川、楚、陝等地傳教。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劉之協於河南被捕後脫走,清廷通令大索州縣,激起民怨。白蓮教以"官逼民反"相號召,得到廣大農民的支持,教眾迅速發展。

乾隆後期,由於和珅等一批官僚,上下勾結,大肆將土地高度集中,致使大批流民陸續聚集於川、楚、陝交界的南山和巴山老林地區謀生,眾以數百萬計。這個地方歷來都是流民聚集之地,《寧陝廳志》之《輿地志.治革》中載: “考明史,成化元年,荊襄盜起,荊襄上游多山,元至正間,流賊為亂,終元之世不能制。明初剿除,空其地,禁流民,不得入。正統後,饑民徙入不可禁。”

這支農民起義軍,攪得嘉慶帝寢室不安


由於人口增長迅速,土地兼併嚴重,河南、安徽、江西各地出現饑民,加以封建統治階級生活奢侈、貪官汙吏橫行、人們不滿和反抗情緒日增,白蓮教的宣傳也隨之增加了反抗現實的內容。流民的生活處境相當困難。乾隆三十七年至三十八年(1772年—1773年),川楚邊境流民除搭棚佃耕土地外,還需受僱於木廂廠、鐵廠、紙廠,獲取微薄工錢,方能生存。他們不僅受地主、廠主的剝削,還要受差役、訟棍(指唆使別人打官司自己從中獲利)。川楚地區人民從事的生計,大抵屬於季節性勞動,山地經濟活動受季節性制約。由於山地自然環境的制約,和人口的急劇增加,人們只能維持低生產低消費的生活。

至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湖北枝江、宜都白蓮教首領張正謨、聶傑人率眾先起,長樂、長陽等地教徒紛紛響應。三月,姚之富等奉齊林妻王聰兒為總教師,在襄陽黃龍呆起義。清廷急令湖廣總督畢沅、湖北巡撫惠齡、西安將軍恆瑞等率兵鎮壓,擊潰多支亂軍。面對清軍圍剿,王聰兒、姚之富亂軍避開平原,專走山區,於次年(1797年)初由豫經陝入川東,與四川教徒會合。

嘉慶帝看到教軍日異壯大,慌了手腳,即派勒保為四州總督,經理剿除教軍任務。教軍在王聰兒、姚之富的率領下,採取游擊戰術,常把官軍打得大敗。把嘉慶皇帝氣得罷免了很多官員,其中就有額勒登保、德楞泰、明亮、舒亮、穆克登阿等。

《清史稿.仁宗嘉慶顒琰紀》載:“三年春正月,調勒保為四川總督。額勒登保奏獲賊首覃加耀。上責其遲延,奪額勒登保爵職。並以疏防奪明亮、德楞泰爵職,奪舒亮、穆克登阿職,籍其家,均隨軍自效。”

嘉慶三年(1798),王聰兒率領義軍一路打到西安。嘉慶帝連忙命令各地的總督、巡撫、將軍、總兵等大小官員,調出大批人馬圍剿義軍。可是那些當大官的、當將軍的只曉得貪汙軍餉,不懂得怎樣打仗。所以給教軍以對抗朝廷的機會。再加之教軍為破產農民,一無所有,只有拼命打仗,才有吃的。又遇上一個足智多謀的巾幗英雄王聰兒,又懂得戰略戰術,故多贏少敗。

這支農民起義軍,攪得嘉慶帝寢室不安


王聰兒分兵三路,從湖北打到河南。起義軍打起仗來不但勇敢,而且機動靈活。他們在行軍的時候,不整隊,見了官軍不正面迎戰,不走平坦大道,專揀山間小路走,找機會襲擊官軍。他們又把兵士分成許多小隊,幾百人一隊,有分有合,忽南忽北,把圍剿他們的官軍弄得暈頭轉向,疲於奔命。

王聰兒的起義軍在湖北、河南、陝西流動作戰,打擊官軍。第二年,在四川跟那裡的起義軍會師。

嘉慶帝見官軍圍剿失敗,氣得眼都紅了,大罵王聰兒是罪魁禍首,又下了一道詔書把一些帶兵的將軍們狠狠地訓斥了一通,撤職的撤職,辦罪的辦罪,並且嚴厲督促各地將軍集中兵力,圍剿王聰兒起義軍。

嘉慶帝下令各地採用“堅壁清野”計策,起義軍的活動果然越來越困難。清軍在川北一帶圍攻王聰兒。王聰兒擺脫清軍圍攻,親自帶領二萬人馬攻打西安,不料在西安遭到官軍阻擊,打了敗仗;再打回湖北的時候,明亮率領官軍緊緊追擊。起義軍後面有官軍,前面又有地主武裝民團的攔截,終於在湖北省鄖西的三岔河地方,陷進敵人的包圍圈。王聰兒臨危不懼,指揮起義軍退到茅山的森林裡,準備組織突圍。官軍發現了,又圍住茅山,從山前山後,密密麻麻地擁上來。起義軍經過頑強抵抗,終於失敗。王聰兒眼看突圍不成,且她與她的部下都不願當俘虜,便退到山頂,與其部下縱身從陡峭的懸崖上跳下來,英勇犧牲,女英雄王聰兒時年僅二十二歲。《清史稿.仁宗嘉慶顒琰紀》載:“教軍也在嘉慶三年(1798年)春,被 王聰兒、姚之富跳崖死,餘部在張漢潮等率領下,與四川的教軍聯合。”嘉慶四年(1799年),清廷以勒保為經略大臣,明亮、額勒登保為參贊大臣,節制川、陝、楚、豫、甘五省官軍進擊,並曉諭州縣辦團練,堅壁清野,攻撫並施。使教匪處境艱難,張漢潮等相繼犧牲。嘉慶五年(1800年),清廷任勒保為四川總督,集主力於川西阻截教軍。經數次激戰,教軍退入南山(陝南)和巴山老林。至嘉慶九年(1804年)九月,教軍殘部被清軍陸續擊破,教亂被平定。

這支農民起義軍,攪得嘉慶帝寢室不安


白蓮教農民起義戰爭,給了清廷沉重打擊,國力從盛世走向衰敗,耗費了清朝政府十六省的數十萬軍力,並導致十餘名提督、總兵等高級武官及副將以下400餘名中級武官陣亡。據統計,清朝前後投入超過2億兩白銀,相當國庫五年的財政收入,使國庫為之一空。而且八旗、綠營等清朝正規軍之腐朽在起義中暴露無遺。

白蓮教戰爭、戰役事蹟始末,秦嶺山南北三十餘縣縣誌均有記載其戰況,還有《清史稿.仁宗嘉慶顒琰紀》、《清史稿》之《額勒登保傳》、《德楞泰傳》、《明亮傳》、《楊遇春傳》、《楊芳傳》中均有詳載。

這支農民起義軍,攪得嘉慶帝寢室不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