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為“古之傷心人”,聊一聊秦觀與晏幾道的命運“交點”

“淮海、小山,真古之傷心人也。 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求之兩宋詞人,實罕其匹。”

這句話出自清人馮煦的《暥蒿庵論詞》,淮海指的是詞人秦觀,而小山則指的是詞人晏幾道。這兩位,一個出生普通的地主家庭,一個出生在富貴的宰相府第,看似如兩條平行線般的命運,很難相交,但最終他們卻以詞作交織出相同的人生命運。

他們二人,從人生結局上來講,一位是“悲”的人生,一位是“痛”的人生,也因此,他們的情詞在內容上全都悽婉動人,透露出一種傷感之美。

接下來,就讓我們從人生經歷以及詞作創作上來聊一聊兩人的命運“交點”

皆為“古之傷心人”,聊一聊秦觀與晏幾道的命運“交點”

“傷心人”的背後--“悲”“痛”人生

1,年幼之時

公元1038年,晏幾道出生,作為宰相晏殊的兒子,可以說,晏幾道的出生,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

由於是老來得子的緣故,晏幾道在幼時可謂是備受寵愛,而他的生活也自然是飲酒作詩,優哉遊哉。

金鞭美少年,去躍青驄馬。牽繫玉樓人,繡被春寒夜。

公元1049年,淮海居士秦觀出生在了一箇中小地主的家庭裡,家中雖有“薄田百畝” ,但奈何是“四十口之家”,遇上荒年疾病,經常“食不足”。但在那種環境下,年輕時候的秦觀還是胸懷大志,

“回幽夏之故墟,吊唐晉之遺人。”

總之,年幼之時的兩位詞人,一位是逍遙的富家公子,一位懷有壯志的上進青年。一切都很美好。

然而,看似美好的開始總是會迎來數不清的變數。

2,人生轉折

公元1055年,這一年,晏幾道17歲,其父晏殊病逝,晏殊的去世,使得這個諾大的家庭失去了收入來源,而晏幾道,由於自幼養成了奢華的習慣,沒幾年,家中的錢財便被揮霍一空,從此,晏幾道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對於秦觀而言,15歲時,他的父親便已經去世,而秦觀為了挑起家中的重擔,逐漸走上了“為養而求仕”的道路。


皆為“古之傷心人”,聊一聊秦觀與晏幾道的命運“交點”

3,仕途生涯

1085年,連考兩次不中的秦觀終於在36歲時考中進士,並隨之擔任定海主簿、蔡州教授。而同樣36歲的晏幾道卻在此時被抓捕下獄。

出獄後的晏幾道,此後便一直做個小官,了此餘生。

而秦觀,在官場上,接二連三的遭到迫害,並最終於1094年被貶,1099年年事已高的秦觀自作《輓詞》,於第二年黯然去世。

嬰釁徙窮荒,茹哀與世辭。官來錄我橐,吏來驗我屍。

藤束木皮棺,槁葬路傍陂。家鄉在萬里,妻子天一涯。

......

4,傷心人的背後,“悲”“痛”一生

晏幾道的一生,出生宰相之家卻最終以悲慘收尾,黃庭堅曾在《小山詞序》中提到過,說晏幾道有“四痴”,

“仕宦連蹇,而不能一傍貴人之門,是一痴也”

“論文自有體,不肯一作新進士語,此又一痴也”

“費資千百萬,家人寒飢,面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

“人百負之而不恨,己信人,終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

意思是,在政治上不得意卻不攀附權貴。明明有自己的文學主張卻不肯適用於考場的“時文”;明明財產耗費完了,但他卻像不懂事的孩子一樣無動於衷;明明別人做了很多對不起他的事,他卻一點也不怨恨。

而在筆者看來,“四痴”的背後更是“四痛”。

一是不能光耀門庭之痛,二是不能施展抱負之痛,三是不能奉養親人之痛,四是不能保持赤子之心之痛。

我們再來看一看秦觀“悲”的一生。與晏幾道的痛相比,秦觀的悲則是“為世所棄”之悲。

他先是自幼喪父,為生計所迫,奔走於科舉之中,然中舉時已經三十六歲;繼而入仕擔任小官,十年間多次受到政治壓迫,最後慘遭貶謫,抑鬱而終。

作為一個有才華,有抱負的愛國知識分子,最終卻被國所棄,這是秦觀一生的悲哀,也是時代的悲哀。

皆為“古之傷心人”,聊一聊秦觀與晏幾道的命運“交點”

“傷心人”的背後-“傷心詞”

秦觀與晏幾道,作為傷心人的他們自然也是多情之人,他們的詞以傷感著稱,其輕柔豔麗的詞風中蘊含了無盡的傷心失意的淚水,也蘊含了一顆“放逐”的詞心。

  • 離愁別緒是他們詞作中共同的感情基調。

在他們的詞中我們會發現“愁”和“淚”兩種反覆出現的意象。如晏幾道的《蝶戀花》

黃菊開時傷聚散。曾記花前,共說深深願。重見金英人未見。相思一夜天涯遠。

羅帶同心閒結遍,帶易成雙,人恨成雙晚。 欲寫彩箋書別怨,淚痕早已先書滿。

以及秦觀的《千秋歲》: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亂,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雲暮合空相對。

憶昔西池會,鵷鷺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裡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

在晏幾道的《蝶戀花》中,詞人面對黃菊花開,秋色滿園的景緻,開始回憶起以前的美好,想著以前佳人的美好陪伴,而如今只能在記憶中去追尋,那相思之情也只能化作心中的悲苦,而那淚痕正是詞人心中悲情的具體表現。

而在秦觀的《千秋歲》中,詞人一方面描寫春景春情,感慨時間易逝,另一方面,也回憶了美好的過去,感慨韶華難追,抒發了漂泊之愁,分別之苦,命運之悲。

皆為“古之傷心人”,聊一聊秦觀與晏幾道的命運“交點”

  • “悲”情是他們共同的感情抒發

對於晏幾道來說,他的詞作雖然語言綺麗,但是鮮麗的外表下卻隱藏著的是悲中帶痛,而痛中又帶著悲。如他的《鷓鴣天》

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

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這首詞上片寫杜鵑,而下片則寫因杜鵑啼叫而引發的愁緒。

杜鵑的鳥聲帶有著一絲哀怨,一絲淒涼,使得在外的遊子在聽到杜鵑啼叫後都有回家之心。然而,彼時的晏幾道,不是不想回家,而是無家可回,這其中,有思鄉之愁,更有身世之痛,更有命運之悲。

而對於“一生懷抱百優中”的秦觀來講,他的詞作更是宣洩了對政治的不滿以及對自己仕途的悲哀。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這首《踏莎行》上片寫淒冷悽迷的環境,下片寫遠方好友的安慰。

在詞的一開始,詞人便通過“樓臺消失”、“津渡隱沒”、“桃源無尋”等基礎景物的消失營造一種悽迷的景象,接著便是“孤館”、“杜鵑”、“斜陽”等異象的出現,悽迷之感變成了愁苦之情。

而在下片,遠方的友人送來了安慰,而對於彼時被貶謫的詩人來講,無疑平添了作者內心的惆悵悲苦之情。

皆為“古之傷心人”,聊一聊秦觀與晏幾道的命運“交點”

傷心之意

秦觀與晏幾道,兩個本是平行線的人,卻隨著人生的發展,二者的命運越靠越近,並最終以詞作交織出一個命運的交點,那就是——悲。

傷心之人,自然有傷心之意,“悲”“愁”“苦”“恨”,這些便是傷心之意。

而對於秦觀與晏幾道二人來講,他們不過是將這種傷心之意以最平淡的語言來表達出來,而最終,這些傷心之意變得更加攝人心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