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相關學習(第12天)

安神藥

1.柏子仁 (種仁)甘平 心腎大腸經 養心安神 潤腸通便 止汗

2.合歡皮 (樹皮)甘平 心肝肺經 解鬱安神 活血消腫

3.遠志 (根)苦辛溫 心腎肺經 安神益智 交通心腎 祛痰 消腫

平肝熄風藥

分平肝潛陽、熄風止痙藥

平肝潛陽藥

4.石決明 鹹寒 歸肝經 平肝潛陽 清肝明目退翳 鍛用收斂制酸、止血

5.珍珠母 鹹寒 歸心肝經 平肝潛陽 清肝明目 鎮驚安神 外用燥溼斂瘡

6.牡蠣 鹹微寒 肝膽腎經 平肝潛陽 鎮驚安神 軟堅散結 收斂固澀

7.代赭石 苦寒 心肝肺胃經 平肝潛陽 重鎮降逆 涼血止血

8.刺蒺藜 辛苦溫有小毒 肝經 平抑肝陽 疏肝祛風明目

熄風止痙藥

9.鉤藤 甘涼 肝心包經 熄風止痙 清熱平肝 清肝明目 涼血解毒

10.天麻 甘平 歸肝經 用於肝風內動 平抑肝陽 祛風通絡

11.地龍 鹹寒 肝脾膀胱經 熱急生風 通絡 平喘 利尿

12.全蠍 辛平有毒 歸肝經 肝風內動 攻毒散結 通絡止痛

13.殭蠶 鹹辛平 肝肺胃經 肝風內動 祛風定驚 風熱頭痛目赤腫痛 化痰散結

補虛藥

補氣藥

14.人參 甘微苦 微溫 脾肺心腎經 大補元氣 復脈固脫 補氣生津養血 安神益智

15.西洋參 甘微苦 涼 歸心肺腎脾經 補氣養陰 清熱生津

16.黨參 甘平 脾肺經 補脾肺氣 養血生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