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8個字的“牛”文,集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民間傳說

文|1888個字的“牛”文,集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民間傳說

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雖然很多人都將三字經,定義為兒童啟蒙教育的著作,但有四個字卻不能被我們忽視,即“返樸歸真”。

正如畢加索曾經說過的那樣:“我能用很短的時間,就畫的像一位大師,卻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學習像孩子那樣畫畫。”

三字經看似是兒童讀物,但裡面的一句話、一則故事,讀起來都味道十足,深含著獨特的價值和魅力。

《三字經》距今有700多年的歷史,但文章內所記載的內容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以前,更提到了人“性”的根本問題。

再從文章的內容結構上看,雖然只有1888個字,卻囊括了中國傳統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可謂是包羅甚廣。

1888個字的“牛”文,集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民間傳說

《三字經》

我們再來看《三字經》的名字,“三字”指文章內容三字成句的敘述形式,“經”的意義可就重大了。

回顧歷史,看看以“經”來命名的那些文化作品,如,二千五百年前,由古印度傳至中國的《佛經》;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譽為萬經之王的《道德經》;

還有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對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又奉為醫始之祖的《黃帝內經》和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的《難經》;

另外,以四言、五言等形式為內容載體的《詩經》、傳統文化彙編成籍的《六經》;以及被西方奉為經典的《聖經》。

在上述名列中提到的,都是對人類起著重要影響意義的存在、又或是某一門類殿堂級別的著作。

在中文字典中,“經”者,常也。“總這樣”、“不會變”,又可稱做“恆常”。古人的觀點:所謂“經”,就是永恆真理和絕對真理的著作。

1888個字的“牛”文,集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民間傳說

永恆真理和絕對真理

可以看出,《三字經》名字由來的意義極為深邃,是作者不知道“經”的含義嗎,這種可能性太微小了。只能說三字經的文化價值,和它在現實社會中的深遠影響是極其不凡的。

《三字經》中有很多經典故事,知識含量高、語言簡短易懂、思想深刻。不但有父母對待教育的事例,還有很多激勵孩子奮發進取、不可懈怠學業的經典案例,等等……很多方面的內容,都具有實操價值。我們看下面二句話: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孟軻,也許會有人不知道是誰,但如果說孟子,不知道的人就太少了。他的成就太大了,影響力更加深遠。但如果沒有他母親當時的引導和教育,他是否還能有那時的成就,就不好說了。

1888個字的“牛”文,集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民間傳說

昔孟母,擇鄰處。

孟軻幼年時家境並不富裕,父親又很早地去世了,孟軻母親獨自帶著他長大成人。

起初,孟母與兒子的住址與墓地相臨,孟軻見喪事的次數多了,便有樣學樣模仿起了跪拜、哭嚎的樣子。孟母很重視兒子的教育,看到孟軻的表現很擔憂,於是便搬了第一次家,選擇了集市旁。

集市人來人往很熱鬧,小孩兒心性喜歡熱鬧玩樂,於是又和其它小孩兒一起學叫賣聲。孟母看到此番情景後,又搬了第二次家。這次搬到了屠戶家的旁邊,可是屠戶家每天都屠牛宰羊,孟軻又開始模仿屠殺牲畜的事了。

直到第三次,孟母發現居住的環境總是給孟軻帶來很大的影響,於是將家遷到了文廟旁邊。這回孟子接觸到的都是禮儀、規矩之類的事,他也和之前一樣去模仿和學習。

這回孟母終於安心了,兒子現在的表現才是自己想要看到的啊,這對他的將來很有好處。

1888個字的“牛”文,集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民間傳說

孟軻

環境影響問題解決了,可新的問題又來了。小孩兒的心性持久性本就不高,孟軻開始在學習中偷懶。有一天當孟軻逃課回家,就看到孟母當著他的面將織布的梭子折斷扔在地上。

孟軻還沒有發現自己的逃課的小動作,已經被母親知道了,便問到母親為什麼發火。孟母說到,一匹布要一根根一寸寸地織,你的學習也像織布一樣,只有不間斷才能有所成就。如今你學業未有所成就厭倦了,就像折斷的梭子一樣,還能織布嗎?

孟軻聽後,心生慚愧並決定改變以往的懈怠情緒,努力學習,最終孟子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思想家。

孟母三遷的故事很多人都聽過,如果我們仔細看故事的細節,會發現很多值得關注的問題。比如,故事中孟軻的每一次表現、孟母看到孟軻表現後的行為,和她所做出來的努力。

1888個字的“牛”文,集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民間傳說

學習像織布

首先,孟母對兒子有著很大的希望,希望他能成為一代賢聖,用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另外,小孩兒沒有強烈的好壞分辨能力,見什麼都想模仿,實事的引導很重要。

其次,孟母發現在第三次搬家前,通過每一次的觀察發現,環境對孟軻的深遠影響和重要的引導意義,並決定必需遠離那樣的生活環境;直到第三次,搬到文廟附近居住。

第三,孟母時刻都關注著孟軻,所以在他日常學習中稍有異常,便會被發現。所以,才有孟母折斷梭子,在孟軻初露懈怠情況時,就給予時的教育和引導。

第四、孟母的教育方法並不是只用強烈的情緒發洩,和激烈的言語進行批評兒子的錯誤,而是用事和理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現身說法。可見,孟母也是一位有思想和有自己獨特見解的人。

1888個字的“牛”文,集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民間傳說

思想和見解

看完這個故事,孟母的做法即讓人認同、又讓人佩服,但卻少有人做到了這一點。原因有很多,總結來講有三點,時間、精力和金錢,而這三點又可以高度總結為一點,即思想認識。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做不到的一個普遍性原因,即生活的負擔沉重。老話講,家搬一次窮三年。為孩子不停的搬家沒幾個人受得了,而且現在的學區房有多貴,這可不是上下嘴皮子碰一碰的事情。

工作賺錢養家已經夠人受的了,還要再去增加生活上的巨大開支,那就不用再活了。以上種種是普遍的想法,這也是生活中所存在的現實問題,有這樣想法的人很正常,沒有誰有權力去責備這些人。

1888個字的“牛”文,集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民間傳說

思想認識

孟母三遷的故事中已經交待,母子二人相依為命,也只是最為普通的一個家庭,甚至比其它人家還少了一個主要勞動力。那麼,孟母做到了,她是怎麼做到的?我們先來看現代生活中一個真實的案例。

“華人神探”李昌鈺,兄弟姐妹十三人,個個都是博士學歷。可能有人驚訝過後會想,他們的家庭一定很富裕吧,否則怎麼可能出十三個博士呢,即便個個聰明好學也不行。

其實,他們和孟軻同樣是單親家庭。父親因一次意外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家道中落,是母親一手將他們養大成人,生活中全部的重擔都靠他母親一個人維持,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下面我們看一個他們上學時經歷的事情:

1888個字的“牛”文,集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民間傳說

單親家庭

李昌鈺沒鞋可穿,只能光著腳上學,但是學校不允許光腳去學校上課,於是他的母親東省西湊為他買了一雙鞋。而李昌鈺又是怎麼做的呢,他上學的時候到學校將鞋穿上,放學了再將鞋脫下來,這樣能節省鞋子的磨損。

他的母親做什麼工作的?給別人刷碗、洗衣服、帶孩子。可以想像生活中的艱辛困苦,但是她與孟母一樣很重視兒女的教育,相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

說到這裡,相信很多人已經明白了,很多時候是否可做,主要取決於我們的態度和思想認識,這才是最為重要的關鍵所在。

1888個字的“牛”文,集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民間傳說

態度和思想認識

至於無法戰勝自己,而妥協於生活的人,也會得到生活的諒解和包容。之所以人能夠優秀,必然有著不同的思想和付出。

《三字經》中有這麼兩句話:“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

如果孟子學無所成,我們也無心去關注誰是孟母了。如果“華人神探”李昌鈺沒有如今的成就,他的十二位兄弟姐妹平庸碌碌,我們也不會去關心他的母親經歷了什麼。

宮裝片中有這麼一句話:“母以子貴,子以母榮。”如果哪位妃子生養了一位王子,那她的地位瞬間就尊貴了起來。反之呢,如果王子的母妃很得寵,他也會水漲船高,得人得勢。

1888個字的“牛”文,集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民間傳說

母以子貴,子以母榮。

所以,《三字經》中所闡述的道理並沒有因時代的變遷而褪色,即便是當今時代,這句話也一樣正確,並且時刻都折射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三字經》是中國文化瑰寶,它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照亮著接近它的每一個人,它是諸多價值的集合體,從人的內在價值中來,又迴歸到人的價值之中去。

受它影響著的人們,也會不自覺的散發出光亮去影響其它的人。這就是《三字經》所具有的獨特價值和魅力,這種價值和魅力也將會融會於親近、理解和實踐它的人身上。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