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新冠病毒不消失,会怎么样?

2月13日,英国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传染病流行病学专家和WHO的专家

共同在《柳叶刀》发文,探讨COVID-19疫情接下来会发生的一种可能性是:新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流感类似的特征,大多数被感染者症状较轻且疾病呈自限性(即可以自己痊愈),老年人或者有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被感染后较重。

在他们看来,新型冠状病毒或将不会消失,而是长期与人类共存。

2月19日,白岩松在对话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院士时,对方表示:新冠病毒有可能转为慢性,像流感一样长期在人间存在,对此我们要做好准备。

2月19日,《柳叶刀》杂志在线平台刊发石正丽、高福等专家署名的文章,提到:新冠病毒仍在演变中,其可能演变成一种低致病性、但高传染性的冠状病毒,会像季节性流感病毒一样,在每个冬季卷土重来。

在当前严格隔离控制下,国内疫情形势已经稳定,那么下一步呢?新型冠状病毒会像SARS一样消失吗?还是像流感病毒一样,毒力越来越弱化,最终与人类共生,靠疫苗来预防控制?

SARS的结果我们都知道,2003年夏天,SARS像匆匆来一样,突然之间消失了,此后,仅有零星的实验室感染病例出现。

如果新冠病毒不消失,会怎么样?

对于SARS的消失,有一种观点是,SARS在潜伏期和轻症患者不易发生传播,更多是病情严重的超级传播者,也就是所谓的“毒王”,控制住医院的传染情况,也就控制处了疫情。

但是根据最新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的异常长的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及轻症患者都是传染源,甚至还有接触 15 秒被传播、治愈后再次复发的案例被报道出来,且目前仍未有确切的有关超级传播者的报道,其传播模式明显不同于 SARS,无疑加大了控制疫情的难度。

许多人认为,这次病毒像流感病毒一样长期与人类共存的可能性很高。

如果新型冠状病毒不能完全被消灭,意味着什么?

病毒会随着宿主(人类)的迁徙而遍布世界各地,并在适合它发作和扩散的环境形成流行,因此只要世界上还有一个地方存在这个病毒的感染者,那么对应的传染病就有暴发的风险。

意味着该病毒将与人类社会长期共存,意味着病毒不断在许多人体内生存,世界上永远存在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者;但病毒将在和人体免疫系统斗争的过程中不断进化。

那病毒会变强吗?

学术界的观点是,如果病毒不会被消灭,长期共存,其毒力一定是越来越弱的。

病毒感染人类,其本质是病毒和我们免疫系统一个相互斗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具有传播力的病毒感染人群后,病毒在感染人群细胞内通过复制发生突变,由于受到免疫监视的压力,高毒力的病毒将被免疫系统识别消灭。

因此,从一个较长的时间窗来看,这种具有传播力的病毒毒力和致病性只会变弱,而不会加强。

如果新型冠状病毒将与人类社会共存,我们应该怎么做?

《柳叶刀》发表的论文中建议,所有国家的卫生系统都应该为此做准备:研发和生产高效药物、积极研发和接种疫苗;预测流感爆发信息,可以提供有关流感疫苗接种和抗病毒治疗的信息等。就像在季节性流感发生时一样,要预见到严重感染风险和老年人以及其他人群的严重感染。

如果新冠病毒不消失,对我们的影响是什么?

低致病性、高传染性,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像流感一样季节性出现,但随时可能引起全球大流行。

新型冠状病毒流感的大爆发随时可能发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在一次关于流感的讲座中将其形容为——我们只听到时钟的滴答滴答声,但是从来不知道现在是几点钟。流感就这样,我们知道它一定会来,但是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事件是不确定的,但是预防的措施是非常确定的——和其他流感的预防措施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所以,我们终将摘下口罩、回归正常生活。但人类很可能从此又多了一种流行性感冒——一种对年老体弱基础病多的人群威胁比较大、可能需要大家都接种疫苗才能预防的流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