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脾胃系列之二:羨慕從小吃不胖


好脾胃系列之二:羨慕從小吃不胖


好脾胃系列之二:羨慕從小吃不胖

前言:

近期爆發的新型肺炎疫情,讓人深感痛惜。疫病患者大都在40歲以上,重症患者基本在有患病基礎的中老年人。除了外在因素的外邪所感,更有自身抵抗力不足而致(氣運與身體正氣相爭,己亥脾土不及,溫溼之毒鬱與脾,上蒸困於肺)。而體弱抵抗力不足,與中醫中脾胃虛弱失調有著重要關係,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運化水谷精微,滋養身體,是人體正氣的重要部分。

因此按照氣運本次疫情不至於如此肆虐,卻在近期增長迅速,這無不與當下人們生活情志狀況:飲食不節,過食生冷、憂思焦慮而致脾胃損傷,形成痰溼、火鬱、氣虛等孱弱體質人群眾多有關。

特此,我們出了好脾胃系列文章,讓我們透過社會現象認識脾胃,強健脾胃,從而擁有健康的脾胃,有著良好的抵抗力,正氣內存,邪不可幹,身體康健。

掰掰手指頭,小花數數今天吃了三頓飯,還吃了零食炸雞翅、奶油小方、堅果、水果、酸奶、漢堡、薯條……嘴沒閒著,但是一上稱發現,這體重不增不長:47kg,結合咱這1.63m的身高,按照現在BMI值的測定,妥妥的沒有達到體重正常水平。

BMI,世界公認的一種評價體重的分級方法,BMI=體重(kg)÷身高(m)平方,低於18.4為偏瘦,超過24為過重,超過24為肥胖。

吃的不少,但是長得不多,身材消瘦,大便不成型,黏馬桶,舌頭邊上可以見到牙齒的痕跡,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胃強脾弱”。

關於消化這個問題,中醫怎麼看待呢?

《黃帝內經》中有言:“飲入於胃,遊益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胃在中醫中的作用是主受納,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消化中的“消”,將食物加工成營養精微物質;脾主運化,就是現代消化的“化”,是將營養精微物質生成為氣血,然後輸布全身。

簡而言之,“胃強脾弱”之人“消”的功能強,“化”的功能弱。《脾胃論》就將它描述為:“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於氣分,則能食,脾虛則肌肉削……”

好脾胃系列之二:羨慕從小吃不胖


很多人不能體會這個“胃火脾虛”,那麼舉個例子,胃就像是一個生產商,生產的東西放在中焦這個地方,中焦有很多的存貨,但是沒有足夠的快遞員把這些貨物發給各地,這些存貨就累積在中焦這個位置。

但是呢,因為快遞員不夠多,身體各個地方送到的貨物不足,就覺得肯定是胃生產太少了,就讓胃生產得更多一點,胃就只有不停地吃,不停地生產,因為發貨量太大了,脾這個快遞公司送不了這麼多,引起了更多人離職,快遞員就更少了。一個惡性循環就產生了。

所以多吃消瘦真的是亞健康。“胃強脾弱”說明胃火重脾氣弱,因此治療當以“降胃火補脾氣”為主要原則。中醫認為“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此法是應用於五輸穴,即十二經脈肘、膝關節以下的井、滎、輸、經、合五個特定穴位,簡稱五腧,分別對應木火土金水五種五行。根據其臟腑經絡之間的五行生剋關係,配用母穴或子穴,使其補瀉的作用,我們可以晚上泡完腳在床上自行按揉。

足陽明胃經,屬土,胃火當瀉其子,則當取胃經金穴,既歷兌穴,在第二趾外側,趾甲角旁約0.1寸。具體說就是第二趾外側沿趾甲的外側緣和根部的垂直線交叉點處。

足太陰脾經,屬土,脾虛當補其母,當取脾經火穴,即大都穴,在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1蹠趾關節)前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希望大家有一個健康的脾胃。

題記:

在這個大家都自覺宅家隔離的英雄時期,百草箱特別奉獻“陪伴專題”,內容出自在各個身心領域探索的朋友,有的專業,有的深情,有的生動……因為,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讓我們一起度過這個非常時期,也希望這段回憶充滿了耀目的閃光。

加入中醫學習

學一種讓人心安的健康生活方式

百草箱 國醫三年班 十班

學制三年,系統性地學習中醫理論,以四大經典為基礎,學習期間還將安排與課程相結合的健康養生營、草藥遊學、藥房體驗、臨床跟診實習等實踐內容。

所學內容迴歸經典,迴歸傳統中醫,理解並實踐中醫的系統觀與整體觀,為將來有臨床學習需求及深入學習中醫文化的學人打下堅實基礎。

好脾胃系列之二:羨慕從小吃不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