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后基金很便宜,为啥我们不敢买?


国产韭菜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买涨不买跌……开个玩笑,言归正传。其实基金大跌过后的便宜是相对,主要是看估值,比如说最近跌的很惨的银河创新,已经跌了20%多了,但是估值仍然高达五点多,你说它便宜吗?仍是高估值,不便宜。当然了,估值再高只要持续上涨买了还是很划算的,怕的就是下跌,更怕的是你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止跌,就想今天石油大跌导致的全球股市大跌,大部分基金都跌了5%以上,按照一般的基金操作方法,今天是个合适的加仓时机,但是对未知下跌的恐惧导致人们都不敢操作。这也许就是我们普通人跟职业理财从业人员的区别,专业的人知道如何更好的把我买点和卖点,诸如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只会追涨杀跌。不说了去看看我的基金又亏了多少……呜呜呜呜呜😭



瞅誰誰涨停


大跌后基金很便宜,为啥我们不敢买?


这个问题呈现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就是在基金大跌过后,基金的净值相对也比较低了,为何我们反而不敢买入了呢?


大部分的投资者都会存在着这样一种心理,最近跌了这么多,能不能入手呢?从这个疑虑中可以看出,投资者心理其实是矛盾的,到底要不要买。担心买进之后继续跌亏钱,不买又担心基金突然涨了错过买入时机,因此不确定性造成了矛盾与纠结。

基金的涨跌与股市行情紧紧相联,就像一只股票,它不会一直涨,当然也不会一直跌,都会有一个周期调整和轮回。举个例子;有时候大盘连阳5天,那么这时候基金的估值相对是比较高了,但是有部分基金投资者看到这样的行情,追高买了进去,结果再下周开盘时突然大跌。或者连跌几天之后,有的坐不住了,于是亏本割肉赎回,结果第二天就涨了。


这就是为什么说;股市能反映人性的一面,不是我们不想抓住机会,而是意志力不够坚韧,面对自己白花花的银子一天天减少,或看到大好行情大家都在赚钱时,这时候的我们都按耐不住行动了。


谜桔


您好,您提问了“大跌后基金很便宜,为什么我们不敢买”,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可能不同人对此问题的看法理解不太一样,下面,针对您的提问,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明确我个人观点:一部分人还是敢买的,不敢买的这部分人有以下几点原因:

原因一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前面大跌买过,没抄到底,抄到半山腰了,然后赔了,害怕了所以大跌后不敢买了。

原因二

实力不允许,资金不允许买,或者被套牢了,没有多余资金购买。

原因三

认为没到底,认为这次大跌还没有到底,后面还有跌幅,所以没有出手。

原因四

不看好后市,判断中长期是熊市或者认为近期还是下跌趋势,不值得投资,所以大跌不买。

总而言之,大跌后基金便宜,买与不买肯定各有道理,好比鸡蛋3元一斤,有人感觉很便宜,有人感觉到了2元才足够便宜,每个人的心里价位都不一样,所以有时候大跌不敢买。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观点,希望对你有帮助,纯手打不容易,谢谢。


逐日理财投资


大跌后不仅很多人不敢买基金,就连股票也是很多人不敢去买的,其实这不是买不买的问题,这是人性的问题,在股市出现上涨的时候很多人就会从怀疑到谨慎再到乐观,最后变成膨胀的过程,这种其实就是一个人性对机会的把握缺失,对风险的恐惧引起的投资往往都是追涨杀跌的行为。

大跌后基金可不可以买在于投资的基金品种是什么,大跌后股市到底是真正意义的下跌,还只是上涨过程中的调整这都决定了股民是持股还是继续抄底或者离场,不同的行情,不同的时期应对的策略其实是不一样的,但是很多人其实都不会在大跌之后敢去抄底,大涨之后舍得去空仓规避风险,因为不是市场问题,是人性问题。

第一、心态最影响投资行为。

投资者的投资心态如果不成熟,就算给他最好的交易系统他也不一定能在股市中赚钱。大部分时期其实市场的走势并没有对错之分,都在于投资者自己如何去了解市场,如何在投资中提升自己对市场的投资水平,但更重要的还是投资心态的问题。

但凡每一位在股市能够长期稳定赚钱或者买基金长期稳定赚钱的人,他都是拥有一个成熟的心态,不可能说这个人的心态很急躁,盲目的追涨杀跌他还能够在股市中赚到钱,就算他的投资经验投资水平有多高,只要他的心态不稳定,在股市中赚钱,买基金要赚钱,对他来讲都是非常困难的。

心态最影响投资行为,你的心态好说白了就是你能对人性的弱点进行一定的克制,就能够根据自己的投资经验对市场的下跌和上涨进行一定的判断,避免出现恐慌和贪婪的行为,你才能够投资更有把握,也会善于去抄底跟抄底。

第二、机会次数并不多。

任何一种投资它的机会不可能是天天出现的,都存在着一阶段的趋势行情,无论是股市还是基金不是说在任何时期都可以买,都有风险时期跟机会时期,只要你能把握住机会时期那你才能够在这些产品中赚钱。

大跌后基金很便宜,但是这种大跌是不是真正的机会这是要去辨别的,如果说它的大跌只不过是在后期继续下跌前的一种下跌过程,那么它这种大跌便宜买进去也是赚不到钱的,这就说明要把握住投资的机会也是很关键的,不是说是投资商品的价格廉价是我投资的原因。

因此,不同的投资者,投资水平不一样,经验不一样,对涨跌的观点不同,尤其人性的影响就会喜欢上涨厌恶下跌,自然很多人在大跌后不买基金甚至不敢买其它的投资品种都是很正常的。只要克服心态的问题,并且增加对市场的判断和水平,遇到大跌才会去买,否则都是涨涨跌跌的追,肯定在基金和股市中赚钱会非常的困难,最后就是成为跟风者,不仅赚不到钱,亏钱也是家常便饭了。

感谢点赞和关注,欢迎评论和转发,每日分享更多观点


金美圆的财经笔记


下跌过程中,不是我们不敢买,而是不知道底在哪,难以克服人性的恐惧。

如果没有经历过牛熊更替的完整周期,投资者仅凭自身的投资经验很难去把握短期的上涨和下跌,大部分人在面对上涨和下跌时,心里所想的还是等等再卖,说不定会更高;等等再买,说不定会更低。

大跌之后不敢买入的原因还是在于投资价值观的根源不够正,我认为有3点可以用来矫枉过正:

第一,没有形成价值投资理念

看看A股十几年的走势,2007年的超级大牛市开启上涨前,从1997年-2006年,给我们整整10年的时间可以用来买入便宜的筹码,在这10年里A股涨涨跌跌,没有谁可以准确的预知到什么是底。再看2015年的超级大牛,从2009-2014年,整整6年的时间布局买入筹码,这个过程整体的指数走势也在不断的下跌,你觉得有人能准确的预测市场的底部吗?

no one!在熊市里我们可以做到的就是在整个市场估值被低估的时候,不断的买入筹码,用相同的金额,买入更多的基金和股票份额。

能够支撑我们坚持定投的理由就是不断上涨的上证指数,从1991年至今,A股的上证指数上涨了15倍,在中国经济不断冲击世界第一宝座的同时,凭什么不相信中国股市的腾飞呢?

第二,不了解指数基金的估值

现在行业内,指数基金的估值和预期收益率已经比较成熟了,有很多工具都可以看到当前热门指数的估值区域,比如下图的绿色、黄色、红色分别代表了低估、正常、高度3种价值。我们在投资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参考表中指数基金的估值就行买入和卖出。

对于指数基金来说,每年的波动在30%左右,如果注重短期收益的话,每年都会出现卖点。但是从指数基金价值投资的角度来讲,是要在低估区域买入并“长期持有”的,这样在牛市指数进入高估区域时卖出,这样才可以享受到指数基金上涨所带来的收益。

注意,这里“长期持有”是有引号的,假如你买入不久,便进入到牛市之中,一旦指数基金的估值被高估,就立即要卖出。

所以,我们选择是否买入XXX基金,并不是依赖于股市是否大跌,而是要根据基金的估值选择是否继续定投买入还是暂停买入。

第三,记住“投资就是反人性操作”

世界上有一个定律几乎是永恒的,那就是【二八定律】,几乎任何一件事情都符合。而股市这个大赌场更是【七亏二平一赚】,大部分的人在股市里玩了一辈子,很可能总资产没怎么增加,反而跑输了通货膨胀。

在投资的市场中,最忌讳的就是跟风投资,大部分都知道的赚钱机会,已经不是赚钱机会了,很可能是挖个坑让你跳。因此市场的热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往往高手会在市场热度没有炒起来之前先布局,等市场热度起来后,那就是后进场的人给高手抬轿子。

如果你经历过牛市和熊市的更替,您应该很熟悉这个现象:

  • 牛市疯涨的时候,纷纷都入场追高买入

  • 熊市跌成狗的时候,都在骂,纷纷割肉,怎么说都不敢在买股票

这就是人性,然而投资就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知难行易。如果可以做到克服人性的贪婪和恐惧,投资就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总结

我们不妨把以上的3点的分析做一个总结:

1、养成价值投资的理财观念,对于个人成长很有必要性

2、学习基金/指数基金的估值如何计算,学会自己判断

3、克服人性的弱点,调整投资的心态和情绪

以上几点说起来容易,真正到了落实的时候就变得没那么简单。投资就是一场修行,不断地修正投资的理念和操作,这样才能真正享受到财富带给我们的意义。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和题主一样的投资者,点赞和转发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杜耶说理财


最近受新冠疫情影响,整个股票市场起伏波动很大,不仅仅是A股,连美股都接连下挫,甚至触发了熔断机制,市场一片惨淡。

如此背景之下,各路基金净值同步下跌,市场上便宜的基金比比皆是,以前段时间最热门的银河创新为例,这段时间,它的净值蒸发了20%有余。然而面对这样便宜的基金,很多投资人反而犹豫了,不敢买了。

01 为什么我们不敢买“便宜”的基金?

  • 第一,人群的“恐慌心理”。

这是很多小白投资者的典型心理,也是市场追涨杀跌的主要心理因素。看见别人在股市赚钱了,就会无限制的看涨股市,仿佛股市会永远上涨,急急忙忙投入所有积蓄,害怕错过发财的机会。

同样的道理,看到市场下跌时,不少人又会心生恐慌,像是股市再无春天。此时,多数人从股市出逃都还来不及,踩踏事件频发,更不要说,让他们买入了。

面对股市的周期性,人们的不理性行为总是循环出现,那些踩不准市场节奏的人、盲目行动的人,是没法从股市赚钱的。

  • 第二,担心疫情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当然,市场上也并不都是不理性的投资人,也有不少人持币观望,是因为不确定新冠疫情的后期走势,害怕疫情扩散,市场进一步下跌。

目前,我们的疫情控制比较得当,除湖北之外的省份,新增病例几乎为零,确诊病例也在逐步消化之中。然而,其他国家的疫情控制不容乐观,韩国的确证病例已经超过7000人,而伊朗的死亡率居高不下。

疫情对于各国经济的严重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大概率我们今年的经济增速会降低到6%以下,而其他国家则更糟糕。

在全球经济受挫的背景下,股票市场很难有好的表现,手持现金,而不是贸然买入基金,未尝不是好的选择。

02 面对如此市场,不敢买便宜的基金,会错过发财的机会吗?

不少书籍文章告诉我们,面对市场大跌,不应该恐慌,反而应该买入。他们最喜欢祭出的一句话,是巴菲特的名言,我要在别人恐慌的时候贪婪,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

我不这么认为,投资理财市场,从来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所有的问题都要辩证的分析。市场下跌,基金便宜,我们就应该买入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 第一,小心抄底抄在“半山腰”。根据刚刚的分析,如果新冠疫情进一步扩散,对于经济的影响期会超过半年,甚至达到一年,股市的下跌也不会马上止住,此时想要抄底,反而要小心被套牢。


  • 第二,确认清楚基金本身的运营状况。基金下跌的原因有不少,我们不能因为便宜而选择买入一只基金,而应该仔细研究这只基金下跌的原因。基金有没有比同类基金跌幅更大呢?基金经理的操作有无问题?基金的历史表现、抗风险表现如何?等等

  • 第三,对于市场的冷热有初步的预估。以本次A股的表现为例,虽然整体股市下行,但是不同的版块表现是不同的,科技版块前期涨幅明显,这一轮的跌幅就很惊人,相对来说,消费版块的表现相对好一些。仍以银河创新为例,虽然最近他下跌不少,但是科技版块估值依旧偏高,此时买入,仍有风险。

03 大跌之后基金很便宜,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操作呢?

投资理财之所以困难,正是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当前市场大跌不止,但你真的没有办法预估后市走势如何。

有可能疫情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扩散,各国应对乏力,世界经济进入下行周期,股市继续下跌;有可能我们的疫情控制卓有成效,在世界范围内格外亮眼,A股反而成为资金追逐的对象,逆势上扬;也有可能世界经济进入动荡期,股市横盘动荡。

面对这么多的可能性,贸然买入可能导致亏损,对便宜的基金视若无睹,又有可能错过“上车”的机会,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呢?

我认为,基金定投是很好的办法,我们选择大盘的指数基金,设定定投金额和定投周期,让资金分步进入市场,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控制风险,又抓住“上车”的机会。

后市,如果股市下行,我们能吸纳更多便宜的筹码,因为每期买入的资金量不多,又不会抄底抄在半山腰;如果股市上行,我们则抓住了难得的财富窗口期,能过获取股市回暖的超额收益。

当然,基金定投也要讲策略:

  • 一要选对基金,对于理财新人来说,沪深300指数基金安全稳健;
  • 二要止盈不止损,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跌时要坚持买入,待市场回暖,达到自己设定的止盈线时,则要果断卖出;
  • 三要用闲钱买入,股市动荡的行情估计要持续很长时间,基金定投的时限最好以3年为期,一定要用闲钱买基金,才不会影响日常生活。

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也欢迎在留言区一起探讨。#美股史诗级暴跌#


我是正好,专注小白理财的80后巨蟹男,请关注@正好的理财笔记,和我一起慢慢变富。码字很辛苦,新手求祝福,请您点个赞!

正好的理财笔记


一般基金市场的大跌是由各种利空消息驱动的,而在利空消息没有出尽之前,基金还有进一步下跌的可能。

我们在大跌后不敢买一是取决于每个人的投资期望,二是取决于各自的投资心理。

投资期望决定了大部分人不敢在大跌时补仓

相信很多人在基金大跌后不敢随意补仓,这反映了一种对风险的厌恶,这种心理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卡尼曼的“前景理论”。

卡尼曼“前景理论”的三大定律是:

幸福是主观感受,人们的幸福程度与比较的参照有关;
相对于收益,人们更厌恶风险;
面对损失人们偏好风险,而面对收益则会规避风险。

在基金大跌之后,由于我们失去了更多利益,会更加规避风险,因此不敢进行补仓。

所以人们总想在市场中进行读博,那只基金涨的多就买哪只,而不敢买入大跌的基金,导致高位站岗的发生。

容易陷入赌徒陷阱

经济学领域中有个词叫做“机会成本“,指的是我们将资金投入一部分资产时,没有买入其他资产可能获得的收益 。

当有的基金大跌时,我们很难不去考虑买入基金的机会成本。

譬如18年以来大跌的煤炭基金,已经处于低位但仍然很多人不敢买入。

原因就在于投入资金要承受不去买入其他上涨基金中的机会成本。


如果觉得我的回答有价值,欢迎关注我~


聚火财经笔记


我觉得不是不敢买,而是没有跌到自己的心理预期,也就是还没到自己想买的点位。

拿我自己来说吧,大盘在2700点以下我觉得就可以买,假如我有一百万,现在2700点,我会投入60万,如果明天再跌我就再投,具体投多少看跌多少而定。基本上大盘很少有2400-2500点位的机会了,所以一般到2600点,我的资金就全部用完了。

之后就是耐心等待期,我的卖出点是4000以上,4500基本也卖完了。


韩小寒233


当基金已成往事: 基金涨多了你赎回,跌多了名声差没人买,那就涨一点再跌回去上下拉锯,你不挣钱不赎回,那我就用大家的钱稳赚手续费(管理费),年薪不高几十万、上百万没问题。还能偷偷的玩个老鼠仓挣点私房钱,个个基金之间还可互相接盘此消彼涨,捧出个名星基金(基金公司内部人员或相关人员可提前买入该基金不违法,还能因其上涨而获利)及其经理人,引诱更多的人买基金。这就是基金公司的套路,基民的死路。 基金公司挣钱的方式不改,百姓永无宁日。

公募与私募基金的业绩报酬不同。公募基金不提取业绩报酬,只收取管理费。而私募基金则收取业绩报酬,一般不收管理费(也有收的)。对公募基金来说,业绩仅仅是排名时的荣誉,而对于好的私募基金来说,业绩则是报酬的基础。

现在实际上,基金已经没一个好鸟了。挣钱是你命好,赔钱是你的归宿。因为规则就这么定的。谁不知道基金靠手续费挣钱。牛市基民命好,熊市就活该赔钱了。定投基金也是扯淡,不是牛市也赔个底掉,赶上个股市小反弹能喝点汤吧了。电视剧《天道》中丁元英那样的私募经理百姓们是不会碰上的。而且有朋友做担保,只赚不赔。而现实生活中这种私募只有富豪们才能组织并实行。

想当基金经理要上大学,好好学习金融知识,考个证就行了。当然哪个基金公司要你就靠实力了。如怎么自己又挣钱又叫基民说你好!赔钱了基民还不骂你。整老鼠仓又查不到。坑爹,爹还没发现。不违法又坑人的招都要会。2019年股基挣钱是股市反弹小牛市,你要会往自己脸上贴金说是自己操作的好才使基金挣钱。其实散户买个格力电器股票放着能挣一倍的钱。等等。


三教九流一枝花


大跌后基金很便宜,其实指的是市场相对以前便宜了,而不是基金净值下跌就便宜了。

很多人拉个基金净值曲线,看当前的基金高或低,这是误区之一,其次还有的人买指数基金,看K线研究当前指数值不值得买,这更是错误的。

虽然指数基金的持仓是一篮子股票,但并不是满仓,所以跟踪指数有误差,其次指数的成分股权重和指数基金的权重不一定一样,还得看此指数是否为市值加权指数还是策略加权指数,结果很多人看K线图买基金,这是不对的。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我认为做投资理财最重要的就是心态,要做到理性思考。现在大多数人都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市场涨个200点,很多人就会买进,有的人还会说牛市要来了。市场跌个200点,很多人就会卖出,因为有人会说熊市要来了,这就是典型的追涨杀跌。

所以做投资理财,一定要学会独立思考,理性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