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生铁烂铜,拿回家死人”是什么意思?有何道理?

看农村说农事


我们村里有个拾破烂的大爷,儿子和女儿都考上了大学,在城市里面工作了,他的女婿还是县里面的一个头。

生活条件好了,任凭家里人怎么反对,可是大爷就是不肯放弃他的老本行。有时候住在城里女儿家,也会偷偷摸摸出去捡破烂。喝水的水瓶子,人们扔出去的纸箱子,每个月收入千儿八百的不在话下。

村里人说,以前大爷经常走村串巷收购“生铜烂铁”,可是挣了不少钱!

我们也记得在小时候,小伙伴们一放学,就拿着箩头到灰渣坡上拾焦炭,就是城里面有人烧炭没有烧完的那种衍生品。

每每在这个时候,经常会看到大爷会来到我们中间,告诉我们“生铁烂铜,拿回家死人”!告诉小孩子们如果捡到了生铁烂铜这些玩意儿,千万不要拿回家,卖给大爷,大爷会给钱的。

奇怪的是家长们也是这样的说法。让我们捡这些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带着手套去捡,捡了以后不要拿回家,直接卖给大爷就好了!

后来我们学历史才明白,那些能拨拉出来的生铁烂铜肯定不是现代人的用品,那应该是古兵器,古战场上的,或者是古代坟墓里面的东西,带有细菌和病毒,还有一定的阴气,所以那东西人不能直接用手以皮肤接触,也不能放在家里面的。所以才有了“生铁烂铜,拿回家死人”这样的说法。

大爷深谙这一点,加上流行的这句老话,他就做了独行买卖!

其实我们想一想,这句话好像就是为大爷量身定制的一样。无论以前还是现代,如果谁能拾得到这样年代久远的东西,谁还不是大发一笔了。不过,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的这东西倒是真的,否则一不小心划个伤口,会得破伤风,甚至会传染一些更严重的疾病。

这些生铁烂铜你也捡到过吗?


表里乡村


我们村有个女人,那年她下地干活,歇息的时候在柿子树根跟前乘凉,在石头旮旯里看见一小块”黄铜”,她随手丢进了脚跟边的筐子里,丢的时候觉得这物件咋那么沉。



干完地里的活回了家,在院子里洗了手洗了脸,然后从筐里往外取东西,最后在筐底又看到了那块小小的”黄铜”,她取出来后用手掂了掂,对坐在马扎上的婆婆说:今个捡了块小破铜,看着和指头这么粗细,一点点的重量可不少。

婆婆一听立马变了脸色:媳妇,你赶紧扔了去,这么大年纪的人了,难道不知道生铁烂铜拿回家死人这句老话?赶紧滴,就怕这玩意不吉利啊,扔了去。

说话间女人的老公也回了家,男人放下手里的锄头,探头看了看老婆手里的那一点小黄铜,突然他觉得那铜不地道,于是赶紧从老婆手里抢过来嘴巴里嘟囔:咋看着不像铜啊?于是在水盆边把它放进水里洗了洗,取出来放在墙上的石头块上蹭了蹭,这一蹭,露出来更黄更亮的颜色,男人两眼冒喜光,赶紧用牙齿咬了一下。

然后开心的对老婆和娘说道:这不是烂铜,是金子,老婆,你捡到了金子啊!后来那点金子卖了一万块钱,

我们这里农民会过日子,但再会过日子,也从来没有人从山里往家捡生铁,铜是贵重金属,只不过我们这里几乎见不到,见到的话都会捡了。



俗语生铁烂铜,拿回家死人这话限制了农民们往家捡生铁的行为,烂铜基本上看不见,不过看见是一定要捡的,万一是金子岂不是发财了啊?!农村俗语里的生铁烂铜主要是强调生铁的,在我们北方农村,最忌讳的是在山里或者田地里捡到生铁,然后带回家去,说拿回家死人只是夸张的手法,是为了加重强调不能往家里带生铁烂铜这个行为而已。

我们老家自古到今不是什么富裕之地,从没听说过有什么朝廷重臣、皇亲国戚之类的大人物出现,以普通老百姓居多,而在过去,人死了是要土葬,一口薄棺材,条件稍微富裕的人家会在棺材里面加些铁器或者铜制器具陪葬。


在当年我们这里的陪葬物件大多是铁制器具,且多是生铁压制的器具,是特意为死人打造的器具,即便是穷苦人家,没有器具做为陪葬,也必须有一块生铁随逝者入土,再有就是棺材钉子,那些也是生铁压制的。

就连现在火葬,农村还是延习着人去世之后,要准备一块生铁,到时候和骨灰一起埋进土里,因此如果到山里干活发现生铁烂铜一定不要捡,这些东西很有可能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埋在棺材里的东西,集阴气太重,拿回家自然是不吉利的。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看见铜,农民们哪有那么多顾忌了啊,卖破烂能卖不少钱呢。再说了,也不一定就是当年用在死人身上的东西啊。


悠然见东山


农村俗语,生铁烂铜,拿回家死人,听着挺吓人的,其实这句俗语的深刻意义不能从表面理解,应该透过表面看本质,去理解这句话背后的意义。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农村俗语很多时候都适应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应该心存敬畏之心。

在农村有一个现象,很多农村人在外面见到例如塑料瓶,易拉罐等可以卖破烂的东西,都会顺手捡回家,存起来卖钱花。其中比较值钱的就是这些破铜烂铁了,质量重,价格高。我记得有一次,我们一家在玉米地除草,我就挖出了一块生铁,锈迹斑斑。当时我也没跟家人说,顺手就拿回家了。结果回到家就被我爷爷训斥一番,说是这些破铜烂铁不能往家里拿,咱们那块地有几座坟墓,这是把不吉利带回家。最后爷爷把那块铁给扔了。

这里我们需要强调一下,农村老人说生铁烂铜不能拿回家,并不是说会si人这么恐怖,但是在他们的旧思维里确实认为这样做不吉利,尤其在荒山野岭古墓边上捡的东西。这很好理解,古代我们中华民族有很多传说,也有很多妖魔化的传奇,这些是影响他们思维老旧的根本原因。搁到现在,不仅没某科学依据,更没有合理解释。所以,很多时候农村老人宁可信其有 不可信其无。

其实这句话已经过时了,但是它依然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在对小孩进行拾金不昧的教育时,就可以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让他们养成不随便捡东西的优良传统。但是不能用后半句去吓唬他们,让孩子从小受到守旧思想的教育。

拾金不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那么,谁不爱钱呢?即使在今天,路上看到了百元大钞,估计很多人依然会捡,所以我们在对小孩教育的时候,教会他们这些传统美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长大后才能称为一个特殊的人才。





很多农村俗语不可不信但也不能全信,我们要从它字面意思去深刻理解,而且要考虑古代和现代的时代区别。古代的环境,人的思维,和现代人思考问题的方向,肯定是有区别的。


牧野小志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但我不知道和题主说的是不是一个意思,就当一个乐趣吧。

在我上中学时候有一天和一同学去到较远的地方玩耍,下午约四点多钟往回走,当走到一片树林旁那同学一下把我抱住,吓了一跳怎么回事?我正发楞时他用力一把推出我,我向前跑了几歩才停下,回头一看在我刚才走的路上有一把光亮无比的釜子。他捡起就跑我在后边追一会儿将他抓住,我向他要想看一眼,他说什么也不给我,并作出拼了的准备,我告诉他我不要一在表示决心,他才拿着让我只能看不能拿,好吧,我同意了他才从裤腰中拿出来,我这时才看清楚一把木把小釜头,闪着光亮十分好看。他边走边乐说我笨蛋一个,我也认了,谁让人家先看到呢。他经常拿着玩只要我看见就气我。

时间一过几年我们都各自工作,有一天邻居说前面楼出事了,有一老头在家被杀,过几天有人告诉我你的同学被抓了,我问怎么回事?听说被杀的老头经公安机关侦查是釡头砍的,调查后有人揭发他经常手拿一把小釜子,我一下就想起来那把捡来的釜子,文革时期一句话的事,先抓起来调查吧。后来我离开那地儿也不知道如何处理此事。巧合没有任何依据当乐子听吧。


悠闲的蜗牛86777788


“收废铜,收废铁,收纸紧啦……”这样的吆喝声在农村的小路上经常出现。那时候我们一听到这个吆喝声,赶紧会把家里可以变卖的东西拿出来变现。那时候很调皮,有时候都把一些有用的物品拆出来,把铜或者铁拿出来卖,可以卖零食或者买冰淇淋,有时候我们也会去工地捡废铁回去卖,总之小时候的时光是非常快乐的,大家都乐此不疲。然而农村流行一句话“生铁烂铜,拿回家死人”,这话是怎么理解呢?

生铁烂铜,拿回家死人

题主所说的“生铁烂铜”指的不是我们去工地或者路边捡的那种混凝在水泥的铜铁,而是由古代时候造铸的利器,这种是指生铁锈或者生铜锈的铁器。小孩子觉得捡到这些铁器是宝物,拿回家储藏,等待有人来收购变卖。而老人家却把小孩子骂得体无完肤。相传,这些利器是古代战乱所用利器,用于杀戮敌人,而后留在战场上或者随勇士埋在坟墓里才会有这种利器。这是一种凶器,不吉祥的利器。如果小孩子把这种利器带回家,就是把霉运带回来,这样全家都会遭殃。

身边的真实经历

村里老张家特别困难,小孩也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经常去外面捡塑料瓶,啤酒瓶,废铜废铁等用来变卖。有天小孩去山上捡回来了两把生锈的利剑,足足有十来斤,欣喜万分。而老张也刚好外出农活,无瑕管小孩子,就是这样小孩把利器放在变卖东西的位置等待有人来收购。过了两天,小孩高烧不退,脸色发白,一度昏厥,这可吓坏了老张,赶紧送去医院抢救。经诊断是由于罕见的细菌引起血液中毒,医生叫老张把家里都消毒一下。当在消毒时,才发现变卖堆里有两把生锈的利器。后面证实也是由于这两把利器携带病毒,而小孩抵抗力不强被感染。所以可以说明古代生锈的利器是不吉利,有些还会有病毒细菌。

另外由于是生锈的利器,很容易被划伤,这样会导致伤口被感染而引起身体不适,严重者也会造成死亡。

老一辈人的经验是相当有指导意义的,我们必须传承它的经典,同时关于“生铁烂铜,拿回家死人”也是告诫世人不要贪图小便宜,不要因小失大。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期待您下方留言探讨。


农事农忙


生铁烂铜主要是指在古代的时候,人们用来定棺材的金属材料,一般棺材板需要用一些生铁直接将棺材板连接起来。如果是经济实力比较好,或者家庭比较富裕的人下葬的时候,棺材板就会用一些青铜器来进行定制棺材。在90年代的时候,农村地区有很多人会挖古代的坟墓,然后经常会挖到一些古董,他们可能会将值钱的瓷器或者是一些青铜器带走,但是棺材板上遗留下来的身体烂铜他们是看不上的。


记得以前小时候我们经常会去山上捡这些被人们挖出来的铁和烂铜,而这些大多数都是钉在棺材板上的,已经生锈了。当时我们家后山上是一个坟地,基本上都被挖遍了,山上到处都是人们挖的坑,在坑的周边泥土里面很容易找到很多的铁,当时这种铁的价格我记得是两毛钱一斤,所以我们每天捡个两三斤的话都足够一天的零花钱。

不过在农村地区确实有一些人说,我在山上捡到古人留下来的一些,用来定制棺材的生存问题,或者是古人遗留下来的物品,不能直接带进自家的房门。所以我们当时在山上捡到这些烂铁一般都不会直接带到家里面去,而是会放在大门外面,这样做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害怕这些东西携带比较重的阴气,害怕对家人的身体造成什么影响。



不过题主说的这句农村老话未免有点太夸张,毕竟,如果是捡到一些值钱的青铜器,那么会带来很大的一笔财富。其实现在有很多有钱的,人家都会收藏这些青铜器,其实都是古代遗留下来的,而且大多数都是从古代坟墓里面挖掘出来的,放在家里当收藏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这些农村老话其实说的有点过了,但是如果我们在山上捡到一些用来定制棺材的材料,确实不应该直接带回家,最好还是放到外面,或者是直接拿到废品站去卖掉,省得带回去会带来不好的运气,大家觉得呢?


少三番


正所谓“十里不同乡、百里不同俗”,同样的一句农村俗语,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听的解读。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我们当地对于这句农村俗语的解读:

我们当地流传的一个故事

相传在很早以前,村子里有一户人家,子孙众多、家丁兴旺,但是,女主人特别的吝啬。一天,在女主人去往地里送干粮的路上捡到了一件做工精美的铜器,她爱不释手,就拿回了家中私藏了起来。在以后的几年中,她的丈夫和两个儿子先后得了不治之症而去世,家道中落。迫不得已,女主人就去当地的寺庙求解,道人告诉女主人“她捡到的那件铜器是一件陪葬品,之所以家里人相继去世,是因为铜器的主人想得到原本就属于他的东西”。女主人听了之后大惊失色,立即将捡到的铜器埋在了捡到的地方,之后,一家人太太平平,生活也越来越好。

什么是生铁烂铜?

这里的生铁烂铜,并非指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类特制品,而主要指的是以前人们死后用来陪葬的各种生铁制品或者铁制品,又或者指的是以前在冷兵器时代双方交战时留下的各类铁制或者铜制兵器。

为什么会有拿回家死人的说法?

如果是双方交战时留下的兵器,会被认为带有血腥的意味,而且,势必会有人死在这类兵器之下,往往冤魂会附在兵器上面,如果带回家的话,会非常不吉利,不利于家里人的健康。如果是陪葬用品的话,会被认为阴气太重,而且,人在死后对于自己的陪葬品也是相当重视,如果拿回家的话,其主人势必会前来索要,更加的不吉利,甚至往往会以命来偿,所以,会有死人的说法。

告诫意义

其实,之所以有这样的农村俗语,是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要“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不要想着不劳而获,一口吃个大胖子,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如果凡是想着耍小聪明、走捷径,最终的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仅不会获得成功,而且还会败得一塌涂地。

您那里对于这句农村俗语又是怎样理解的呢?

欢迎点击右上方红色“关注”,“农策分析”为您解答更多此类问题,带您了解更多农村农事,帮您解读更多涉农政策。


农策分析


“生铁烂铜,拿回家死人”这是谁说的?我没听过这样的俗语,我觉得没什么道理可言。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本人小时候就特别爱捡破铜烂铁,当然了,每次捡回家当宝一样的攒起来,都被跟在身后的老妈直接又丢出去了,嫌我往家里捡破烂。


爷爷家里原来有个翻砂厂,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翻沙厂是干嘛的,就是把生铁回收后,放在一个大炉里边炼成铁水,然后再把铁水浇到提前做好的泥沙模型当中,这样烧制一些机器的部件,原材料生铁是要花钱收的,记得那时很多人往爷爷厂里送生铁,走的时候就拿着一小沓钱,小时候的我就知道原来用生铁可以换钱。于是我在村里走到哪捡到哪,专门盯着些破铜烂铁,不过都是些还没有手掌大的小边角料,“捡”了这么多年的生铁,也没见有啥事呀。不过这些都是小时候的一些囧事儿了。


铁和铜都是很值钱的,过去大街上的井盖都是铁盖子的时候,就会有一些“有眼力见儿”的人去捡“生铁烂铜”,这种“捡”法可真的是要死人的,想想本来人家井盖是用来盖井的,被偷偷拿走之后,谁如果走到那里,天黑看不清路,就有可能掉到井里,有个三长两短,这就不是个小事儿。不法分子们把这个井盖偷偷拿回家,倒是能卖个好价钱,可是等待他们的惩罚也是可想而知的。

还有很多爱淘货的古玩爱好者们,经常到村子里或者大集上去溜达,有时就能花很少的钱淘到铜铁制作的“宝贝”,也没见谁拿回家之后就出事儿的,反倒都赚了不少。


不知这“生铁烂铜,拿回家死人”是不是用来吓唬那些随便偷拿生铁烂铜的人,总之我们就本着一条,不义之财不取,相信乱七八糟的坏运气就不会找上门来。


一品小十六


小编生活的农村,确实经常听老人唠叨叮嘱小辈们“生铁烂铜,拿回家死人”的说法。

记得小时候,村里的小伙伴们在山里疯玩,会捡到生锈的铜弹壳,据村里老人说,1947年的胶东保卫战中,著名的道头阻击战,就是以南乡作为主战场,和敌人展开殊死一战,这里偶尔捡到弹壳就不足为奇了。


村里的王叔去年在地里干农活的时候,捡到一块比火柴盒略长些的铁疙瘩,看起来绿幽幽的,以为是青铜器啥的,回家仔细打磨,才发现是一块铜打火机,上面隐隐约约好似有几个英文字,看外观挺先进,只不过是在土里时间长了,生了铜锈而己,王叔也没放在心上,随手搁到灶台上。

这时王叔的母亲王奶奶过来了,看到后问儿子是从哪里得来的,王叔如实说了。王奶奶对儿子说:“生铁烂铜,拿回家死人”你不知道吗?谁能把这么好的东西扔了,肯定是有原因的。年轻人不懂这个道理,你也不懂吗。王叔被母亲劈头盖脸好一顿训斥,在老人的监督下,灰溜溜的又放回原地,埋了起来。把王奶奶吓得当场祷告,请东西的原主人原谅儿子的鲁莽。


在农村老人眼里,从土里刨出来的生铁烂铜是不吉利的,不是祭祀用品,就是战争遗留物,都是和灾祸有关的。也有的老人说,不小心碰到了阴间用品会掉运,并举例说明谁家孩子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碰了不该碰的东西,回家整夜发烧胡言乱语,是家里的大人弄明白了原因,大费周章赶紧烧纸祷告,才好的。

其实孩子的生病发烧,并不是因为触犯了老人说的灵性生物,极有可能是沾染了土里的细菌啥的,不过当时人们意识不到,以为活蹦乱跳的孩子突然间行为异常,定然有怪异。

而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过日子是勤俭持家,能省则省。在山里干农活的时候,或者回家的路上,捡到的生铁烂铜什么的,会过日子的庄稼人,都会捡回家。在过去五里八村的都有铁匠铺,农户在铁匠铺加工铁锨大镢的时候,需要加料能用上最好,如果不能,大都卖给收破烂的了,换几个零花钱贴补家用了。



小编是家在南乡,愿和您分享关于农村的点点滴滴,您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分享。您的点赞、关注和转发,是对小编最大的肯定和鼓励。


家在南乡


铁、铜是金属,铁、铜制造成的铁制品、铜制品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的生活中,人们都有在用,如铁锅、铁栏、铜碗、铜盆等等;虽然生活中铁制品、铜制品的用处很大,但使用的时间久了,护理不当,有些会变成生铁烂铜,失去了应有的作用,被人丢弃,而捡这样的东西回家被认为是不好的。

有这样一种说法“生铁烂铜,拿回家死”意思就是说别人扔的生锈的铁铜制品不要拿回家,可能会对家里人有不好的影响,有安全隐患,深层的意思是告诉人们不要贪小便宜,把些来历不明的东西拿回家;下面具体分析:

在我国古代,用铁、铜制作成铁门、铁犁、铁锅、铜盆、铜锤、铜筷、铜铃等用品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但毕竟是金属,受到使用环境的影响会生锈,成为生铁烂铜,影响其使用的,有些人懒得修复再使用直接扔了,在户外雨水侵蚀多了,生铁烂铜损坏更快。

而尽管成了生铁烂铜,在一些人眼里,却觉得是好东西,捡回家了,哪天自己处理下,还可以变废为宝使用呢;而这样真的好吗?

毕竟成了生铁烂铜,也不知道之前谁用过,用来做什么,什么时候扔的,扔在户外多久了,是东西还好好的时候扔还是已经坏了才扔?这些你都无法确定!若是用得好好的却扔了,有可能是因为忌讳些什么而扔掉的,比如之前是生病的人用的,人家病好之后,把那些东西扔掉,因为留着晦气;而你捡这样的东西回家用,还是不太合适的。

而若是人家用坏了而扔掉的,那些生铁烂铜应该是不怎么好用了,就算拿来用也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你拿回家用,这不是给家里人制造麻烦带来危险吗?

就比较说铁锅吧,都生锈得比较严重了,你拿回家刷刷,虽然看着表层干净了,但里面很有可能也生锈的,没看到而已,之后家里人拿来煮东西,高温加热之下,可能那些铁锈会慢慢的渗出来,吃这样的食物吃得放心吗?

还有被氧化发绿的铜也一样,要经过专门的处理才能去掉那层铜绿的,若不弄掉,带着,跟人的皮肤接触摩擦,有可能导致过敏等等,多不好呀。

就算拿回家暂时不拿来用,生铁烂铜的一般也不会刻意存放起来的,而是随便放在角落里,若是被家里不懂事的小孩子拿来乱玩被刺到或者刮到弄伤就麻烦了,长锈的金属制品弄的伤口若是不及时处理伤口,严重的话破伤风是会危及生命的。

像农村老人常说种田要防“铁蛇”咬,这“铁蛇”咬其实说的就是铁钉、铁耙、犁田工具配件等铁制品遗落在田里生锈了,踩到很危险。

所以说,“生铁烂铜,拿回家死”虽然说得有些夸张了,但话糙理不糙,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毕竟已经是生铁烂铜了,使用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的,不要贪小便宜捡回家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