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足現金究竟有多重要


先跟你們說下我個人的事情,我趕在過年前買了套房,那個盤因為跟二手房倒掛很明顯,學位也很好,當時本來打算買2套的,因為預期有些資金很快就會到賬,我先找朋友週轉一下。


但最後想了想,我還是等後面資金充裕點再買也不遲,不要把自己搞的壓力太大。


因為我一向厭惡高槓杆,也不喜歡超出自己能力範圍內買房。


哪怕我知道買一套房子3年後可以賺到錢,但是我覺得機會每年都有,保持一定的現金在手上才有安全感。


當時還沒有疫情發生,過完年之後,我這種體會更深了。


因為原來預期很快到賬的資金,受疫情影響恐怕是遙遙無期了,一段時間沒有收入進賬,一邊又要還房貸,如果手上沒有現金的話,人真的會很焦慮。


這次疫情真是讓我感受到了現金流有多重要,留足月供資金,不管什麼黑天鵝,都不會擔心萬一失業怎麼辦了。



前天我在粉絲群裡跟大家聊這個話題,疫情讓你對工作生活房子有什麼新的認識。


我總結一下他們的回答,大概有這些:


1、最害怕的是失業。


問了那麼多群當中,我發現大家最害怕的還是失業,畢竟這是一切生活來源的保障。


有人說,上有老下有小,左有房右有車,現金流只備了半年。萬一失業了就沒有現金流,當然更害怕感染,不能工作,沒有收入就完蛋了。


武漢很多公司都沒復工,很多人工作生活都受到影響了,那些夫妻兩人工作比較穩定,沒有被裁掉,工資不受影響,還能在家裡上班的人都暗自慶幸,真是要感謝老闆們。


廈門群裡有人說,這段時間一直都是在家辦公,但是在家辦公無法很好的解決積極性和效率,很多人都是早上露面群裡打個卡,生活上因為疫情無法出門,收入也變的不穩定,很多東西也是儘量節儉。


2、現金為王。


我發現有房子的人給自己準備的月供資金一般是6-12個月不等,但他們這次會發現,以後可能還要多準備點才行。


一個武漢的群友現在就非常焦慮,他要還房貸、保險、日常開銷,沒想到的是,有可能2個月不發工資,而他只准備了3個月的月供錢。


“眼看著2個月就過去了......現在好想回武漢努力加班。以後會把活動資金週期拉長一點,至少6-10個月。”


長沙群裡有人就吃過虧,以前因為生病三個月,公司停發三個月工資,手頭現金流一下就斷了,所以他認為現金流最少不要低於半年。


留足現金究竟有多重要


他們都覺得有足夠的現金流真的太重要了,應對任何突發狀況,都不至於太窘迫,也不至於把自己逼入絕境。


特別是那些開店做小生意的,一般不會留太多現金在手上,有錢就加租店面,一旦不讓開門,每個月就是零收入,一邊是龐大的生活開支,還貸款,壓力確實大。


像我姐他們都是個體工商戶,所以我非常能體會到這群人的不容易。


3、多存點錢買房


很多人通過這次疫情體會到租房的難處了,有些地方租房不讓回城的歧視性政策更讓人無力吐槽。


所以很多人痛下決心,以後花錢不能再大手大腳了,改掉刷信用卡的習慣,當務之急,首要目標,還是要存錢買房子才行。


我發現深圳群對買房的追求是最積極的,儘管深圳並未歧視租房。


而已經買了房子的人也發現,房子太小了!下一步急需改善大房子!


畢竟蝸居家裡一兩個月不能出門,兩房真的太小,三房也嫌空間不夠大。


最好是大平層帶個大院子、大陽臺要麼就是別墅,複式。


當然,這樣的想法很好,也算是你以後奮鬥的動力了,但在一線城市想住大平層和別墅,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現在地段稍微好點的,都是動輒兩三千萬以上。


當然也有人想開了,以前一心想著往大城市奔,現在覺得在自己能力範圍內買套房,少點貸款壓力也蠻好,還是要多留點現金,不然物價如此高漲,活下去都是問題。


我看武漢群裡有個人說,他本來打算到武漢買房的,現在也放棄了,計劃去長沙看看。


4、遠離高槓杆


我聽說了不止一個兩個案例,就是手裡有多套房,又是利用高槓杆的人,現在到處在借錢,快扛不住了。


因為什麼呢?


有些人樂觀估計了現金流的回籠,比如電影行業、餐飲、旅遊行業這樣的,一般春節都是旺季,如果從事這些行業的人,通常都會預期我未來靠春節能大賺一波的話,可能就會提前加槓桿。


因為春節很快就能回籠資金了嘛,但沒想到遇到這樣的黑天鵝,所以資金鍊可能就會突然很緊張。


就好像我一樣,假如年前買了2套房,我現在資金鍊也會很緊張,因為我的未收賬款不能如期回籠。


親眼所見高槓杆扛不住的那些人就說,以後再也不想做高槓杆的產品了,還是穩步前行踏實。


深圳群裡有人說,他的一個朋友,高利貸炒白銀,家破房賣,妻離子散,陷入失信黑名單。就發生在自己周邊,感悟深刻。



我個人為什麼厭惡高槓杆,喜歡追求穩健呢?


我跟大家說句心裡話,因為我是農村出來的。奮鬥到今天,我覺得生活來之不易,我不指望利用高槓杆去一夜逆襲暴富,寧可穩打穩紮,一步一個臺階爬。


這樣至少不會一夜歸零,有了一點基礎後,重返赤貧的那種風險是無法承受的。


因為時代不同了,十年前,中國還處於高速增長的時代,房價還很便宜,你可以去搏一搏,市場機會還很多,你有輸掉的時間和資本。


但十年後,中國現在進入了中速增長時代,房價已經到了高位,後面增長沒那麼快,市場機會雖然也有,但是要有擇時擇地的能力了。


這時你再去賭,輸一次,就可能再也翻不了身了。


早幾天看到群裡有人說,京東和蘇寧很多貨品開始支持24期免息分期了,以前搞活動才有3期或者6期免息。


這說明什麼呢?現在消費是不是更加乏力了?


以前我們喜歡儲蓄,中國居民存款多,負債少,不喜歡消費,但經過2015年以來的這幾年房地產市場的暴漲,居民負債大幅上升,所以消費下降。


現在90後,00後消費慢慢起來了,但他們都不喜歡儲蓄,賺多少花多少,還喜歡借錢消費。


有爹的還好,沒爹的就只能靠自己了,否則哪天突然失業,借錢消費真的很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