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人没死,北京可能不会成为首都,西安有可能不止是六朝古都


众所周知,自明成祖朱棣开始,北京一直作为中国的首都延续至今。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北京差一点就与首都的地位失之交臂。

这是为什么呢?

事情是这样的:

在朱元璋统一天下的初期,明朝的国都定都在南京。但是,很多文臣谏言说"中国自秦始皇扫六合以来,还没有哪个大一统的王朝把首都定在江南地区的,与社稷不利。"

朱元璋听了这话,嘴上虽然没说什么,心里却早已任何这个建议了。

如果此人没死,北京可能不会成为首都,西安有可能不止是六朝古都

朱元璋

朱元璋认可的原因很简单,古代中国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来自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而如果国都设在南京的话,边关的军报在路上就要多耽误个十天半个月的,再等皇帝做出决定再下达到边关的话,又要十天半个月的,这样一来一回,就是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而军事行动的从来都是瞬息万变的,所以,早一天能够实现上传下达也是对国家安全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这也是后来朱棣为什么把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作为六朝古都的西安就进入了朱元璋的视野之中。

如果此人没死,北京可能不会成为首都,西安有可能不止是六朝古都

古长安城

于是,朱元璋派太子朱标,去西安做实地考察。并在公元1380下令在西安开始建造都城规格的"钟鼓楼",为迁都之前的都城兴建开启了第一项工程建设。

如果此人没死,北京可能不会成为首都,西安有可能不止是六朝古都

西安钟鼓楼

这里就要好好说说这位太子朱标了,就是因为他的死,直接导致了朱元璋打消了迁都西安的念头。


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朱标,生母就是大名鼎鼎的大脚马皇后,是朱元璋的长子。

朱标的出生,可以说给朱元璋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当时正在外攻打张士诚,得知这一消息,便在附近山头的一块石头上刻下了"到此山者不患无嗣"八个大字,可见朱元璋心中的喜悦程度。

如果此人没死,北京可能不会成为首都,西安有可能不止是六朝古都

张士诚画像

公元1368年,朱标十三岁时,朱元璋登基称帝,立朱标为太子。

朱标十九岁时,生长子朱雄英,二十二岁时,生次子朱允炆(这就是后来的建文帝)

如果此人没死,北京可能不会成为首都,西安有可能不止是六朝古都

朱允炆

从此,朱元璋开始让太子朱标"行监国事",每日由太子临朝,所有奏事一律由太子处置,然后奏报。

朱元璋这样做的意图很明显,就是为了让朱标多与大臣接触,多学习治国理政的方法,以便于日后继位,不至于一时慌乱无度。


朱元璋给朱允炆四个字的告诫:"仁、明、勤、断。"

1、仁者,能仁才不会暴虐;

2、明者,能明才不会宠幸奸佞;

3、勤者,勤勤恳恳处理政务,才不会荒废朝政;(明朝皇族的后世子孙,大多都没做到)

4、断者,要有果断的决断力,才不会收到文人礼法的制约。


而太子朱标比起朱元璋,则仁慈有余,狠辣不足,在"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时,曾与朱元璋发生过激烈的争吵,从而引发了朱元璋著名的"拔刺理论"。

就是说,"这些人虽然都是能臣,但是不会臣服于你,在我不在了之后,很有可能是你指挥不了的,甚至会起来造反,就像树棍上扎手的刺一样,所以,在我活着的时候替你拔掉这些刺,免得你以后难做。"

如果此人没死,北京可能不会成为首都,西安有可能不止是六朝古都

仁慈的朱标

公元1391年,太子朱标的母弟秦王朱樉,多次被人举报有"行为不端"之事。

于是,朱元璋便派三十六岁的太子朱标,又一次到西安,去调查此事。朱标到西安调查回来后,极力为弟弟辩解,朱元璋也就释放了秦王朱樉。

但是,太子朱标也就从此一病不起,最终病逝。

太子朱标去世,朱元璋悲痛至极,扶尸痛哭,赐谥号"懿文太子"。

至朱允炆继位后,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

至朱棣登基后,恢复为"懿文太子"。

如果此人没死,北京可能不会成为首都,西安有可能不止是六朝古都

懿文太子朱标

由于,朱标的薨逝,朱元璋认为西安是个不祥之地,也就打消了迁都西安的念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