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古洞村的“汉函谷关”的藏兵洞埋藏在地下千年,终于重见天日


新安县城新区西南7公里的郁山国家森林公园北侧有一个古老的村庄,名曰:土古洞村。

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和朋友相约来到郁山脚下,走进了这个听起来古色古香的村庄—土古洞踏访寻踪。



2000年前东汉时期,秦函谷关东移至现在的洛阳新安县,在那个时候,这里是军事咽喉之地——崤函古道,自此以西称为“关外”,为了区别认识两个“函谷关”,新安县“函谷关”被世人称为“汉函谷关”。



在很早这里都有藏兵洞的传说,但洞在哪里?一直是个谜!直到1976年当地一何姓村民在自家后院打窑洞时,无意中才发现的,后来在村里郑向东支书的带领下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埋藏在地下的古洞时隔千年,终于重见天日。



土古洞“汉藏兵洞”就是“汉函谷关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藏兵洞”的“出现”像是一个被历史遗忘很久的老者突然站在世人面前讲起了那个时代的故事,这是中国最后的地下部落!



20多年前,这个村同这座山一样名不见经传,山脊荒凉,村庄破败,生活贫穷。如今,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洛阳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文明村、小康村。

土古洞因村里有一个100多米深的土洞而得名。历史可追溯到明末清初,那时村子以白、张、郭、郝姓氏人居多,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各家族与世无争、和睦相处。后来郑氏、王氏、洪氏、陈氏、周氏、孔氏、苏氏等30多户人家相继“逃荒要饭”聚集到此打孔窑洞定居下来。











感受红色文化,沐浴温泉甘露;探秘藏兵古洞,穿越历史时空;观赏田园风光,领略农家风情;品尝生态菜肴,享受幸福人生。

全村7个村民组,1078口人,276户,1200亩耕地,空气质量一级,水质常年丨丨类以上。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土古洞村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