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史經典戰爭片之一,來自前蘇聯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一個每一位影迷耳熟能詳的名字,影史上當之無愧的大師,蘇聯詩意電影的代表人物。也是目前豆瓣上為數不多全部作品都在8分以上的導演。

這位被影迷朋友們親切地稱呼為“老塔”的導演,對於電影的貢獻是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更忠實於電影本身的語言,讓那些觸及人的內心的沉重主題在他詩意的電影敘事風格中緩緩流淌。

這裡要聊的,是他的處女作,蘇聯電影從寫實到抒情的過渡之作,《伊萬的童年》

影史經典戰爭片之一,來自前蘇聯

影片獲得第27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是塔式電影風格逐步成型的一部作品。

把一部戰爭電影拍得很美極具詩意,但同時又很殘忍,它會是什麼樣子?他就是《伊萬的童年》的樣子。

影片的開頭是伊萬的一個夢境,夢裡母親還活著,那時候還天真無邪的伊萬在山裡遊蕩,見到提著井水的母親他跑過去大口喝著桶裡的水。

影史經典戰爭片之一,來自前蘇聯

此時伊萬醒來,他穿著破舊的衣物,臉上佈滿灰色的塵土,青澀的臉龐被成熟與堅毅所取代。

他小心翼翼地跑出躲避的房子,從河的這邊遊了過去。

影史經典戰爭片之一,來自前蘇聯

隨後,伊萬被蘇聯的士兵抓獲,通過與西尼爾上尉的交流,我們得知年紀輕輕的伊萬由於身形較小行動方便而成為了一名偵察兵,剛從德軍佔領的對岸跑了過來。

通過與上校取得聯繫之後伊萬驗明瞭自己的身份,上校派科林上尉前去接他。

晚上,伊萬又一次夢見了母親,他和媽媽望著一口井,媽媽說,當一口井夠深,你可以在白天看到星星。伊萬去井裡抓那顆星星,然而井的上方傳來一聲槍響,隨後伊萬的母親倒了下去。

影史經典戰爭片之一,來自前蘇聯

關於夢境的穿插是老塔的電影裡最喜歡的表現形式,或是交代劇情又或是表達人物的內心世界,以夢境的方式去接近人物理解人物。

上校覺得伊萬年紀尚小,認為戰爭不是小孩子的事情,堅持要讓伊萬去戰線後方進行學習,伊萬拒絕無果便逃了出去。

伊萬見到一位家庭支離破碎的老人,戰爭摧毀了他的房子,帶走了他的親人,他抱著一副相冊,說要修好這棟房子,等他的妻子回來。電影再一次將鏡頭對準了戰爭對於每個普通平民的創傷。

影史經典戰爭片之一,來自前蘇聯

出逃的伊萬被上校發現並抓了回去,多次乞求之後科林上尉答應讓他參加下一次的偵查行動。

伊萬一個人呆在房間裡,黑暗中他似乎看見了那些慘死的親人與夥伴。為他們報仇,這是伊萬心裡唯一的執念。

與上尉中尉吃過飯後,行動開始的前夕,伊萬躺在地上望著天花板,他睡著了,夢起了自己的姐姐。

一個下著雨的夜晚,他和姐姐坐在裝滿蘋果的貨車上,身體溼漉漉的,臉上卻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接著貨車駛過河邊,掉落一地的蘋果,旁邊的馬匹圍過來啃食。

影史經典戰爭片之一,來自前蘇聯

夜深,行動開始了。科林上尉與西尼爾上尉乘船護送伊萬到了對岸。漆黑的夜裡,河邊樹影婆娑,照明彈與槍彈的聲音此起彼伏,伊萬一個人毫無猶豫地向著敵佔區衝了進去。

影史經典戰爭片之一,來自前蘇聯

隨後畫面一轉,戰爭勝利了,再次看到關於伊萬的消息,是在德軍監獄裡,影片最後以聲音的方式,回顧了伊萬將死之時的樣子。

最後的結尾,影片又回到了伊萬的以前,他喝著母親桶裡的水,與姐姐捉迷藏,兩個人歡樂地奔跑在海灘上。

影史經典戰爭片之一,來自前蘇聯

劇情到這裡就算講完了,這是一個無比簡單的故事,但是在老塔的手中,他依然玩出了花樣。

我從未見過這樣美而殘忍的電影,它因什麼而美?

因為在這部電影裡,我們能看到老塔對於戰爭中每一個人的人文關懷,他在電影裡對於搖晃攝影與配樂的運用、對於意象的巧妙化用、對於夢境與人物內心的探析,也讓電影有了一種詩意的朦朧美。此時塔式電影雖未完全成型,但已初具模樣。

古今中外,詩歌都喜歡化用意向,以使它本身更加美妙,詩意電影自然如此。

影史經典戰爭片之一,來自前蘇聯

影片中曾多次出現水這個意向,伊萬多次喝母親提的水、和姐姐坐在車上淋雨又或是在海邊玩耍…這是電影裡對於意象最巧妙的運用,老塔在電影裡將戰爭比喻成了火,而身處於戰爭之中的伊萬最需要的就是水。

老塔希望以水讓伊萬平靜下來,只可惜的是,他最終還是墜入了戰爭的深淵,死亡是他的歸宿。這當然不是他最好的歸宿,不過我想只要伊萬活著,他仍然難以原諒自己,他會不停地戰鬥,只願死後,伊萬能夠與他的母親姐姐相聚。

影史經典戰爭片之一,來自前蘇聯

電影裡上校說得沒錯,戰爭本來就不屬於小孩子,但是戰爭摧毀了他的家人,摧毀了他的樂園,從此他的心裡便種下了復仇的夢想,也只有在戰鬥中,他的心裡才能得到寧靜與好受。

一場戰爭改變了一個本來青澀少年,使他變得成熟穩重,而他本不該屬於這裡,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殘忍。

影史經典戰爭片之一,來自前蘇聯

這場戰爭,讓伊萬變成了士兵,讓孤寡老人再也等不到妻子,讓相互愛慕的人兒不能夠在一起。

但在這場戰爭之中,我們依然能看到善良的人性,它表現在伊萬留給失去家人的老人食物,表現在軍營裡的長輩們關心同情伊萬,把他當親兒子一樣對待。在戰爭中,我們能看到人生百態。

我們需要戰爭片,因為我們不能忘記那些戰爭所帶來的傷痛。它時刻警醒我們,戰爭從不該被宣揚,它沒有好處,只是一場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