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与武松在孔家庄相遇,他为何不劝武松改投水泊梁山?

老哥聊生活


这个可以从当时的环境和宋江的人生结局来分析。

宋江是一个向往体制内发展的人,从一开始,宋江是体制内的公务员,到接受朝廷招安,宋江一生都是为了向体制内发展为人生目标,因此从这里来看,宋江是看不起草寇的,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宋江不可能建议武松去落草梁山。

宋江当时是在柴家庄,还没有落草,而且梁山头领以晁盖为主,武松与晁盖是否相识还不知道,我们都知道,梁山入伙基本上是熟人带熟人,因此武松贸然上梁山也不会谋到什么好差事好福利。

从以上两点分析,所以宋江此时是不会推荐武松上梁山的。


公子选股


宋江与武松在孔家庄相遇,并且结拜为兄弟时,宋江并没有打算落草为寇,只是在命运的多次打击,仕途无望时才被迫投奔梁山!


第一次浔阳楼提诗被告黑状打入死囚,准备改日问斩,亏得众梁山兄弟拼命救了出来,就这还想回去看看。
宋江的刀在心里


这次回家彻底死了心,他已经是朝廷捉拿的要犯,纵有再大的本事也不能回去上班了!
人生如戏全凭演技

开始上梁山时还表现的谨慎和拘谨,小试牛刀使他名气和威望大涨,搞的大哥晁盖好没面子,才贸然发兵被箭射面门毒发而亡!
行者武松来也


然后才与武松第二次相遇,武松在梁山不算了不起的大人物,可是是一个彻底的革命派,打死都不会向黑暗势力曲服!在这方面,宋江还不如这个小弟!
宋江的厉害在于能让兄弟们赴汤蹈火而毫不犹豫!


黄蜂二师兄


武松醉打孔亮,酒劲上涌,卧倒在溪边,被孔亮的庄客缚了去。恰逢宋江在孔家庄授艺,是孔明孔亮的枪棒师父。真是不打不相识,武松得幸遇到宋江,要不早就被孔亮点了天灯。






宋江当初自己也不愿意落草,怎会规劝武松投梁山?

宋江与武松第一次见面是在柴进府上。宋江见到武松英雄威武,心中倾慕不已。此次再次相逢,两人叙旧之后,两人有一番对话。

宋江问武松道:“二哥,今欲往何处安身?”武松道:“昨夜已对哥哥说了,菜园子张青写书与我,着兄弟投二龙山宝珠寺花和尚鲁智深那里入伙。他也随后便上来。”宋江道:“也好。我家近日有书来说道,清风寨知寨小李广花荣,每每寄书来与我,千万教我去寨里住几时。此刻又离清风寨不远,因见天气阴晴不定,未曾启程。早晚要去那里走一遭,不若和你同往如何?”

武松昨晚已跟宋江说他要去投二龙山落草,而宋江又问了一遍。难道宋江昨晚跟武松酒喝多了,忘记叙旧曾谈过武松去向之事吗?实则不然。宋江既没喝醉,心里也记得武松说的话。

宋江之所以明知故问,是想再次试探武松去落草的决心,其实宋江传递的意思是,拉拢武松跟他去清风寨投靠花荣。



可中华的说话艺术博大精深,往往每句话顺着对方的意思说,不点透,却婉转地传递自己的想法。

当宋江说'也好'这两个字,似乎对他去投靠二龙山表示肯定。其实这话要反着听,表面不拂你意,实际却无奈至极。宋江后面的话才是真心话的表达。

他提到清风寨知寨花荣,这个粗听起来,好像是另一个山头的贼寇。难不成宋江要拉武松去投靠另一个山头?

其实知寨,是宋朝巡检的官员。每个县镇都有巡检司。相当于朝廷派驻县镇等关卡要地的机关部门。清风寨为设在清风镇的巡检司。

巡检司里有文知寨和武知寨。文知寨为正,武知寨为副。文知寨一般在巡检司负责内务,武知寨主要为州县所属捕盗官,负责带兵。巡检司在身份等级制度里,算是比较低的品级。

宋江要投靠的这个清风寨,不是山头,是官府编制的机关。虽然品级低,但当时宋江怒杀了阎婆惜,落魄潦倒,四处窜流。有人肯收留已是不错,哪容得他挑三拣四?

至于在武松面前说,小李广花荣多次寄书三番四次请他去,这话听听就好,那些都是壮场面留脸的话,千万别信。

这就好像有的人在朋友面前,吹嘘说哪个名人要请我吃饭,我因时间表安排不过来,所以一直推脱没去的意思一样。

宋江也找了个理由,天气的原因。诸位听了,会信么?




宋江无非想给武松传递一个信息,赶早不如赶巧,落草为寇的事还是别干啦,有损家门清誉。不如跟我一起去清风寨投靠官府,说不定还能混个一官半职。



武松是个明白人,岂能不知宋江心意,坚决婉绝宋江是有理由的

武松当时身份是啥,是个头陀。为啥从一个都头变成头陀,诸位读过水浒应该清楚。武松之所以杀人放火,一是家庭缘由,二是官府所逼。此刻武松早就心灰意冷。

宋江说拉他去投靠清风寨,你说他刚从火坑里跳出来,怎么又会重新入火坑?

说什么落草为寇名声不好,有损家门清誉。这与武松遭遇来讲,根本不值一提。而且他的哥嫂已亡,何来有家?原来倾心的玉兰,也背叛了他,何来有情?

武松可谓是最孤独最无牵挂之人,什么王权富贵,青史留名,对武松而言,不过是白马过隙,过眼云烟而已。

最能反映武松心声,是后来宋江搞的菊花大会,武松说过一句:今日也招安,明日也招安,冷了兄弟们的心!当然这是后话,可也深知武松对朝廷是多么的痛恨。





可宋江盛情邀请,倘若说话直工直令,那也会损了宋江的面子。那如何婉拒宋江呢,这里就体现出武松的高情商了。所言所语滴水不漏。且看这段回话。

武松道:“哥哥,怕不是好情分,带携兄弟投那里去住几时。只是武松做下的罪犯至重,遇赦不宥,因此发心,只是投二龙山落草避难。亦且我又做了头陀,难以和哥哥同往。路上被人设疑,倘或有些决撒了,须连累哥哥。便是哥哥与兄弟同死同生,也须累及了花知寨不好。只是由兄弟投二龙山罢。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

诸位细读这段话,武松的婉转回绝让宋江心里舒服又抱有希望。

1、武松先感谢宋江的提携之恩。这句话一开首,必须点到。毕竟当时在柴进府上一见之下,英雄相惜,互相结义,是生死兄弟。

2、武松为人着想,深虑而周全。告知自己罪孽深重,又是头陀。一身打扮,不是尘世中人。倘若跟宋江同往,必会招人耳目。而且自己是罪犯,如果官府追究下来,会殃及花知寨。

既然我与宋江是同生死的兄弟,连累兄弟的事我是不会做的。这话体现出兄弟之情,袍泽之义。

3、投靠二龙山只是暂避风头,不会是长久之计。武松知道宋江的意图,就是投奔朝廷。所以顺着宋江的意思,说哪天你被招了,兄弟我再去投奔你不迟。

武松最后一句,是客套话。当时大家都前途茫茫,各奔前程。至于哪天相遇,还未可得知。就算武松又见宋江,又怎能真的会投朝廷?





可宋江一听之下,心花怒发。说了一句掏心窝的话了。

宋江道:“兄弟既然有此心归顺朝廷,皇天庇佑,若如此行,不敢苦劝,你只相陪我住几日了去。”

这才是宋江的心里话,就是投靠朝廷。而且武松一陪宋江,在孔太公庄上,住了十天之上。诸位看看前文,宋江没去清风寨是因为天气不好,所以没启程。

其实,真的怪天气么,难道十天后,天气才转晴,所以两人才赶路。倘若当时,武松应允宋江去清风寨,只怕当即便启程赶路了。

所以,天气不好,只是宋江欲陪着武松,说服他去共同投靠清风寨的借口而已。

临别时,更能彰显宋江的心意。宋江再三重申投靠朝廷的意图。

宋江道:“兄弟,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枪一刀,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得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进步。兄弟如此英雄,决定做得大事业,可以记心。听愚兄之言,图个日后相见。”

而武松听了宋江这番话,只是喝酒,并未发一言。其实,武松心中有数,该说的已说了,此刻再说,也是无用。




武松敬重宋江忠义,当自家兄弟。可在思想和理念上,彼此大相径庭。此刻不发一言,做个伏笔。

等到了宋江义聚梁山,在菊花大会上,当着诸位英雄好汉面前,才说出自己心声。

所以武松是大才,可惜跟了宋江。





湾火


一哥“俗人读水浒”之——

       走投有路二龙山

话说武松在白虎山庄偶遇宋江,武松细说前情,二人唏嘘有加,说起前程之事,武松说自己去投二龙山,宋江要去清风寨,看官或许会问,那宋江为何不推荐武松到水泊梁山哩,其中原因且听俗人分析。

其一,同是上贼船,上那条贼船都是上,况且此时二龙山的贼船也不小,而且路也近,且有义兄义嫂举荐,张青、孙二娘不久也要上山,这样对于武松而言简直有回家之感,对于二龙山老大鲁智深,张青夫妇与之交际深厚,也是上山的指路人啊。

其二,对于武松内心而言,上山只是暂时避祸,而重新出人头地才是其真实目的。武松说“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而要达到这个目的,跟着两个曾经的朝廷军官混自然要比晁盖一伙有“前途”,当然宋江也是这样认为的,还一再叮嘱义弟“入伙之后,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     

其三,就宋江本身而言,此时绝无上贼船之意,其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东山再起,晁盖那里事情并未见官,晁盖的信件也已经付之一炬了,他此时也只认为杀了一女子的罪过而矣,当然也不想与晁盖牵涉太多,更不会主动承认与晁盖的交往,掩饰还来不及呢,岂会自投罗网。至于后来介绍清风山加入晁盖已经是反了青州,此一时彼一时也。

其实,弟弟有地方可去,哥哥不愿说出与梁山贼船的交往,看官们也不必操此闲心了啊。

 





一哥于一


当时宋江虽然与晁盖等人熟悉,但还没有下定决心上梁山,还幻想着有朝一日再入官场,报效朝廷!

宋江还把自己当朝廷这边的人,知道武松本领高强,可以作为自己的心腹,知道武松重忠义,对朝廷也还心存幻想,可以引导武松有招安的念头,不想武松上梁山,只想着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生活,被晁盖等人笼络。

宋江知道武松已经受菜园子张青与母夜叉孙二娘的介绍,要去投二龙山鲁智深那里入伙。宋江知道鲁智深和杨志的大名,知道他们都是官兵出身,都是迫不得已才落草为寇的,也都是可以引导的,在主观上是可以招安的人选,想着武松去那里落草,如若遇到朝廷招安,三人都可投降,日后好报效朝廷。

武松去二龙山入伙后,二龙山就成了宋江能影响和观察的地方,能当老大的地方,如再发生事故,宋江跑到青州地界,那里有了武松等人,多了一条后路!


说槽点


读汉民族经典,不能只看字面,更要思实质。
宋江太想武松投水泊梁山了

汉语言承载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智慧,博大精深。

拜读那些经典著作,如果缺少敬畏之心,没有仔细品味,疏忽认真咀嚼,漠视全面推敲,那就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

一、审时度势,前因后果

武松大闹飞云浦,逃亡路上又遇险,被孔亮所捉,幸得宋江帮忙消除误会,宋江当然想武二哥到水泊梁山了,但宋江若是亲自游说,必减少“及时雨”的“义”字光环!

因为菜园子张青与母夜叉孙二娘早已做媒,将武松许配给二龙山宝珠寺鲁智深了。且两地可互为关照,你宋江半途截花轿,是哪门子道?武二哥岂不是一女嫁二夫了?

这个锅,及时雨是不可能背的!

二、透过表象,潜台词丰富

武松道:“....只是武松做下的罪犯至重,遇赦不宥,因此发心,只是投二龙山落草避难....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宋江道:“兄弟既有此心归顺朝廷,皇天必佑。若如此行,不敢苦劝,你只相陪我住几日了去。”

潜台词:我俩惺惺相惜,盼皇帝老儿临幸之心不死,朝庭那天下聘礼,好八抬大轿,嫁个大户人家,圆那个黄粱美梦:封妻荫子、青史留名,到时不管哪个祖坟冒烟,得到皇帝老儿临幸,一定要“苟富贵,勿相忘!”

三、考虑周全,关系微妙

现在打好关系,日后武松能撺掇鲁智深、杨志等人,给及时雨作陪嫁,一箭双雕。

人际关系是微妙的,朋友的朋友也未见得就会是朋友。当林冲怀揣着柴进的推荐信,不也是受到了王伦的百般刁难?武松上水泊梁山,必定得到晁盖的青睐,及时雨也会吃干醋的,不如自行带上去,可是两种结果。毕竟武松一人可带来另二位大将人材。

所以武松上山还不是时候。现在只能以虚情假意相客套与笼络。

四、含蓄委婉,留有余地

及时雨的所有语言,无不在暗示:你武二郎可以随时随地到水泊梁山去,但必须找我宋江及时雨,否则,别人(晁盖)是不会相信你的,所以要等我宋江办完事情回来(宋太公已乘鹤回姥姥家了),我及时雨是举双脚欢迎的!


天涯坐看


当时宋江还不打算上梁山,所以他也木劝武松上梁山。


萧孙申子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