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微信同學群裡,同學們越來越不愛說話?是世故嗎?

GuoHuaiJie


現在的微信同學群裡,大家越來越不愛說話,這不能歸咎於世故。

一般剛建群,群裡特別熱鬧,聊天、輪流發紅包,盼望聚會……畢業多年,想知道各自的近況。聚會過後,群裡越來越安靜了。

首要原因,共同的話題少。經過建群、聚會這一時段,學生時期的回憶、分離後的近況聊得差不多了。同學們各自有家,從事的行業各自不同,缺乏共同的話題。你熱衷的可能是他不感興趣的,你喜歡的可能是我無話可說的。

其次,群裡沒有幾個能帶起話題的活躍分子。要長時間帶動群裡的氣氛,除了能製造多數人共同的話題,更要有閒時閒逸緻。一個成年人,誰沒有生活壓力?天天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在群裡閒聊。

其三,有的群裡有一點點不和諧的聲音,讓大多數同學在群裡三緘其口。如個別同學不厭其煩地在群裡發保險產品、把自己在做的保健品吹得天花亂墜,甚至把自家孩子在興趣班的彙報演出圖片在群裡刷屏…

話說回來,微信群越來越安靜並不表示同學越來越不愛聊天。玩得來的依然會小規模聚會,有重大事情或社會焦點、熱點話題,群裡依然熱鬧。


桂花香露


不是世故了,而是話題太少了。我有三個同學群,小學,高中,大學。由於初中總分班,感情過淡,就沒有同學群。小學同學,都是鄰居,按居住局域劃的學區,所以都比較熟,聚會的次數也比較多,回顧往事,興趣盎然,彼此的父母兄弟姐妹們都認識,真的是重溫童年的舊夢,很開心的。但也就僅限於此了,現在層次差別太大了,學歷上,小學畢業,初中畢業大學畢業,碩士,博士,一應俱全。地域上,哪裡都有,工作崗位五花八門,不一一細說了,所以真的話題越來越少 說話的人越來越少,聚會也很少了。高中同學象徵性聚會幾次,比如畢業10年30年班級聚全年聚,小型的外地同學回來聚一聚,基本也沒有了,但群裡還能聊幾句,比小學同學群興旺。最熱鬧的是大學同學群,基本上不消停的,雖然分散在祖國的四面八方,但是話題不斷,聚會不斷,甚至相約一起養老,有幾個吧海景房都買在了一起。真能感受到濃濃的同學情。所以以我的經歷說同學群聊天越來越少,不是世故,是共同的話題太少了。


鼕鼕39533


記得剛建立微信同學群時,大家超級熱情,一天天嘰嘰喳喳的話,害我爬樓特別辛苦。後來不知哪天起,群裡幾天都沒人冒泡啦,起初我好奇,私底下問了幾個關係好的:咋回事啊?成緘默群啦?未料到得到類似的回覆“沒勁,尬聊死了。”我默默一分析,大家最開始的新鮮勁兒過去了,分散各地,各自有不同的社交群,隨著年齡的變化,交心一定找各人聊得來的。所以沒什麼好介懷的。


弓共


記得剛開始建同學群時,人員不多,就20來個。因為多年沒聯繫了。回想當初上學時的情景,開下某些同學的玩笑,互相調侃下,大家每天都聊的不亦樂乎。你發一個紅包,他發一個紅包,為了一毛兩毛,大家搶的熱火朝天。後來某些人只搶紅包一毛不拔,人員越加越多,遊戲就不好玩了,興致也過去了,聊天不方便了,慢慢的群裡只有偶爾過時過節的發些點贊圖片。大家的工作群,親朋好友群, 鄰居群,小區群,購物群,聊天群也越來越多,同學群就這樣慢慢的被丟棄在手機的末端。


央格納尼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生活領域創作者,願意和你分享我的個人經歷。

微信同學群,收錄的是青春年少時的同窗,他們擁有著和朋友玩伴全然不同的身份,於人生中屬於特別的存在!!!

高中群已經加了兩年了,兩年中不記得有在群中聊天的經歷,幾乎微信未響起過,偶爾發的都是一些鏈接,也沒有人回應,不過我要感謝發鏈接的同學們,能偶爾提醒我還有一個高中同學群,看起來有些無奈,但真的如此。

高中3年的同學群,由於文科班,全班65個同學,只有8個男生,那個時候就已經要好的同學結伴而行,加之學習重要,人際圈沒有那麼加深鞏固,畢業後孤身來到陌生城市,所有同學未再見過面,也沒有同學聚會的邀約,群中沒人說話也正常。

初中同學群,雖然只做了兩年的同窗,但是同學之間都是說過話,做過遊戲,一起嬉鬧過的,而且擁有比較有儀式感的記憶光碟,那時班主任特意找人拍攝,幫我們刻印的,我有時還會拿出來看看,即便現在光碟已不再是流行趨勢,但它承載的記憶是無可代替的,同學們逢年過節都會在群中發發祝福,有些同學都是私加的好友,現在還在朋友圈點贊,偶爾聊一聊生活日常,還是比較親切的。

所以我認為同學群不說話,不是世故,而是同學們可能已經變成了故事。

像我的這兩個同學群,有感情基礎的會聊一聊,但頻率也是少的,有些時候是真的不知該說些什麼,不瞭解同學所處的環境,沒有話題,各自過各自的生活,會對突如其來的問候感到受寵若驚。

也許僅僅只是因為彼此不再熟悉,分開多年後,青春已不復存在,只能相忘於天涯!!!


青青草原上的放牛妹


我個人的情況是,可能是因為常年沒有見面了,基本最少也10年了,每個人變化都很大,我大概瞭解了下,基本都是在老家孩子一兩個的,主要還是沒什麼共同話題了吧,實在不知道該說啥的,很多同學還是原本的樣子,沒有變化的,讓我覺得很親切同時又感覺很疏遠,他們還是張嘴就是鍋碗灶臺,點不新鮮的髒話(口頭禪)或許是我自己的原因,但我實在找不到一點點共同話題


用戶4703460304


記錄一下,這是第一次受到邀請。昨天下午申請的頭條號,正在審核期,開始回答問題,第一反應以為是普通的問答題,只做了簡單回覆,留意到其他同學的回覆,才恍然發現,真的是,大家都太用心了,有很多精彩的回覆,關鍵是都特別認真和有心。為大家點贊。

同學群初建,很熱鬧,越來越不愛聊天了,個人觀點,也許是沒那麼多共同語言了。群裡,大部分都是湊熱鬧,開玩笑,真的要聊什麼事情,還得一對一單獨溝通,開玩笑的內容,無非是同學期間的那些回憶和點滴。湊熱鬧,就是分享身邊的及時新聞等等,隨著年齡增長,開玩笑和湊熱鬧都分時候和人,特別通過這次疫情,可能大部分人會想著,如何開心,如何隨心,如何過。或者會想著,需要工作,需要賺錢。大家會把時間花在需要的地方。世故?不太好這麼定位~同學情,至真至純,有需要,依然會一呼百應的。


黃丹8299



南柯一夢話人生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擔子的加重,勢必是做出一些取捨。

以我為例,以前單身的時候,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家裡人也都不要我照顧,自己想旅遊就去旅遊,想用多長的時間跑步就用多長的時間,不想吃飯了,就不吃,想睡懶覺就睡個昏天黑地。

但是結婚後呢,可以問一下自己身邊已經結婚的朋友,這些幸福的日子都離我們遠去,每天需要努力工作,用盡心力去建造自己的小家庭。

在家庭和工作上面的精力已經弄的大家筋疲力盡了,還哪有功夫去閒聊。

而且同學群裡的人太多,估計發個廣告還可以[捂臉]真正關係好的,都是私聊或者約著吃飯了,對於熟悉的陌生人也就只能存住以前美好的記憶,有緣再見的時候伸出手,兄弟好久不見[祈禱]



在下原小白


無需懷疑,就是世故了。

張作霖說過,江湖就是人情世故。

做學生時,除了學習和戀愛的煩惱,還能有什麼煩惱?衣食住行別人都給你解決了,完全沒什麼壓力。踏入社會以後,與校園生活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結婚了成家了生子了,所有的壓力撲面而來。

成年人的生活,每個人都心知肚明。如果是高中同學,加了微信群,沒啥聊的,非常正常。高中畢業讀大學了,和這幫同學幾乎是此生都不會有機會在見面,感情逐漸梳理,越來越遠,直到彼此隱沒於茫茫人海。

如果是大學同學,加了微信群不聊天,更正常了。

大學畢業後,不出三兩年,隨著你所從事的工作與行業的不同,社會階層慢慢拉開距離。你們也從無話不談漸漸貌合神離,對彼此逐漸陌生,直到沒有話題。

即使有話題,又聊什麼呢?如果這幫同學裡有當了老闆的,一天到晚都是公司的事情,忙的要死,哪有人會蛋疼得在微信群裡打牙祭?如果那樣,那真是腦殘了。以他的身份,以他的工作性質,如果沒有業務來往,完全打從心底裡厭惡這種群散群聚式的聊天,全部都是無效溝通。

如果做了工薪階層,就更沒啥談的了。原本中國人就是好面兒,如果沒混出個什麼名堂,在群裡只能裝聾作啞。因為實在沒什麼可說的。因為你發言,也不會有人理會你。如果你混得很好,那就不一樣了,勢利眼的人就會和你套近乎,以期日後能用到這個關係。

但話說回來,混得好的,不就是上面說的第一種人群麼?別人已經混得很好了,要麼做老闆,要麼做高管,憑心而論,對方才沒有時間在這裡與爾等聒噪,因為純屬浪費時間。換句話說,社會就是個現實的社會,人是現實的人,不聊也罷,何必浪費光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