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薪嚐膽之外的話題:哀兵必勝,驕兵必敗

春秋末期天下大亂,在長江下游有兩個國家一一吳國和越國。兩國之間長達30多年恩怨與紛爭中,有著名的"臥薪嚐膽"故事,今天來談談這個故事之外的話題:哀兵必勝,驕兵必敗。

臥薪嚐膽之外的話題:哀兵必勝,驕兵必敗

二千多年前越國弱小,吳國強盛,吳王一心想吞併越國,擴大自己的地盤,為蕩平其他幾國解除後顧之憂。於是仗著精兵強將,又有軍事家孫子輔助,發兵攻打越國,此時越國兵少將寡,勝敗在預料之中。可是年輕的越王勾踐拜范蠡為軍師,施計謀打敗吳軍,吳王受重傷身亡,臨死前囑咐兒子天差報仇雪恨。‘

臥薪嚐膽之外的話題:哀兵必勝,驕兵必敗

夫差繼位後,發誓消滅越國。在大臣伍子胥的協助下,發兵攻打越國,兩軍在會稽交戰,越國大敗。越王勾踐向吳王投降,願意帶妻子一道到吳國做奴僕,吳王夫差不顧眾臣的反對,同意了勾踐的請求。越王勾踐淪為吳國奴僕,受盡人間屈辱,吳王對他毫無戒心,三年之後放勾踐回國。

臥薪嚐膽之外的話題:哀兵必勝,驕兵必敗

勾踐回國後,一邊發動民眾發展生產,一邊操練軍隊,並且獎勵生育增加人口。為了時刻牢記國恨家仇,晚上頭枕寶劍睡在柴草上,每頓飯前都要嘗一嘗苦膽。通過20多年努力,越國逐漸強盛起來。這期間,吳王卻在國內大興土木,國為逐漸削弱,自己過著驕奢淫逸醉生夢死的生活,揮霍無度,根本不把越國放在眼裡。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親率三萬精兵,發動突然襲擊包圍吳國都城,吳王在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的情況下,眼看大勢已去,只好自殺了。

吳越兩軍交戰證明了“哀兵必勝,驕兵必敗"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