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贤孝《韩湘子卖袍》考证与赏析

凉州贤孝《韩湘子卖袍》考证与赏析

赵大泰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首诗是唐代韩愈所作的《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的来历还有一个有趣的神话故事。

题目中的“侄孙湘”,在道教传说中指的是八仙之一韩湘子。按照题目中的说法,韩湘子是韩愈的侄孙,但在民间传说中,说韩湘子是韩愈的侄儿,三岁时父母双亡,由叔叔韩愈抚养长大。韩湘子生性放荡不羁,不好读书,只好饮酒,痴迷于修仙,师从汉钟离和吕洞宾。十八岁时,韩湘子和林英成亲,结果在新婚之夜逃婚,独自前往终南山修行。韩湘子得道后,回家度化林英和叔父韩愈。在凉州贤孝里,《林英女降香》这个曲目讲述度化林英的故事,而《韩湘子卖袍》则讲述度化韩愈的故事。

这一年,韩愈庆贺64岁生日,韩湘子身着道袍,变化成一个小道童,邋里邋遢地也来拜寿。韩湘子来到韩府门口,说是有件宝物要进献给皇帝,需要韩愈引荐。门童拦住韩湘子,死活不让进去,韩湘子只能使个隐身法遁了进去。

韩湘子见到韩愈,说要进献的宝物就是这件道袍,这件道袍遇水不湿,遇火不着。韩愈不信,就让人找来水盆、火盆当场试验。道袍浸在水盆中一刻,拿出来之后丝毫未湿,还显现出奇异的景象,上至三十三天的各路神仙,下至十八层地狱的森罗阎王。道袍放在火盆中一刻,拿出来丝毫未着,一抖还抖出了霞光万道的莲花和斗大的珍珠玛瑙。

韩愈一看非常高兴,就提出要购买道袍。韩湘子说,之前遇到了四个买主,一个是扬州的州官,一个是南京的富商,一个是东海的龙王,一个是高丽国的国王,但无论是金银财宝,江山美人,道袍都没卖。

韩愈说,这是前面四位与着宝物是前世无缘,今世不会,自己与道袍有缘,合该买到。韩湘子说,要想买到道袍,必须要四人作保,西方的如来来说和,王母娘娘亲手儿过,画字人请上李太君,写约的离不开了观世音。

韩愈一听,说是这样的条件怎么能做到,便命令家丁把道童吊到西廊,拷打招问道袍的来历,是不是使用了邪门妖法偷出来的镇国之宝。

韩湘子就说出了宝物的来历,这件宝物可不简单。盘古开天辟地之时,混沌大仙背着一个葫芦,葫芦里有一粒棉花种子。这粒种子在各路神仙的照看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摘得棉花后,织女纺织成布,王母娘娘借来三霄娘娘的金蛟剪,裁剪成形,九天玄女缝制成衣。在三月三日王母娘娘的蟠桃盛宴上,王母见韩湘子没有道袍穿,便赐给了韩湘子。这件道袍阴着是个里来,阳者是个面,穿到人的身上能行保阳胆,热了穿上如水浇,冷了穿上如火烤。

韩湘子提出,若要买这件道袍,金子要把海填满,银子要堆成一座山,铜钱串子要有黄河长。韩愈一听,勃然大怒,就命令家丁把韩湘子吊到西廊上拷打。韩湘子早就使了个隐身法儿逃到了空中。韩愈派人锁住府门到处寻找,却听到

韩湘子在云端笑着说话。韩愈要韩湘子下凡回家,韩湘子却说,要想父子重相见,除非那“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惊讶不已,就问诗句是什么意思。韩湘子笑而不答,只说天机不可泄露。唐宪宗时,韩愈因谏迎佛骨,惹宪宗大怒,贬韩愈为潮州刺史,限日动身。韩愈历经艰辛,行进至秦岭蓝关,又逢大雪纷飞。就在韩愈惆怅之时,只见一人冒着严寒,扫雪而来,一看竟然是韩湘子。韩湘子问韩愈:“您还记得那句诗吗?”韩愈嗟叹良久,才说:“既然有此定数,我为你补齐这首诗。”于是,这首《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就写成了。

韩愈本来是无神论者,排斥佛老,主张以极端的手段消灭佛、道二教,因而教众对其恨之入骨。或许正是为此,教众干脆臆造故事,让韩愈皈依宗教,佛教方面编造出大颠禅师化韩愈,而道教方面则造出了韩湘子度韩愈。

研读凉州贤孝曲目《韩湘子卖袍》的唱词,能发现三处明显的谬误。

一是故事发生的时间。曲目开头交代,“一句表到唐时代,唐朝手里表古人”。故事的发生时间在唐代,这个没错。但曲目接着交代,“唐主的天子坐西京,文武百官把朝定。在朝丞相叫魏征,左面丞相韩文公。开唐国公程咬金,在朝军师徐茂公。在朝元帅叫秦琼,正殿将军尉迟恭。征东的元帅薛仁贵,扫北元帅叫罗成。文武百官表不清,单说大人韩文公。”显然,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手下有魏征、韩文公,程咬金、徐茂公、秦琼、尉迟恭、薛仁贵、罗成等文武大臣,《隋唐演义》等小说评书的内容被嫁接过来,这与历史事实是相违背的。韩愈(768-824),生活于唐代宗至唐穆宗时期,已经是唐朝中晚期了,病逝后谥号“文”,故称“韩文公”。

二是,提到了南京富商沈万三。曲目中唱到,南京富商沈万三要买道袍,拿出了一桌金子一桌银子,还要把年方二八的女儿许配给韩湘子,但韩湘子不为所动。沈万三是明代朱元璋时期的著名富商。在此,凉州贤孝艺人明显嫁接了其名声,用来代表某个富商。从“沈万三”的出现来看,这个曲目很可能最早创作于明代。

三是,韩愈过寿的场景。韩愈是朝廷高官,曲目中也说是“在朝丞相叫魏征,左面丞相韩文公”,但过寿场景的描绘中,有类似皇帝的排场,如“那一天大人寿席的宴,文武百官来朝见。”

传统上,凉州贤孝是由盲艺人演唱的,曲目的传承全靠口传心授,加上盲艺人知识水平有限,张冠李戴这样的谬误倒也不足为怪。

《韩湘子卖袍》和《吕祖买药》《林英女降香》一样,是凉州贤孝中道教故事类的曲目。中国传统文化一般认为是佛释道三教合一,这三教在历史长河中此起彼伏,最终交汇融合,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根基。每一种文化,在其推广宣扬过程中,都会利用民间文艺这种有效手段来通俗化地传达到普通大众,这就是“道教俗讲”、“佛教俗讲”,“儒教俗讲”,也是凉州贤孝、凉州宝卷等民间曲艺的说教渊源。


凉州贤孝《韩湘子卖袍》考证与赏析


凉州贤孝《韩湘子卖袍》考证与赏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