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从哪里形成?为什么比地球小几十亿岁?

扭转科学


这是一个缺乏常识的问题。

不知道此公从何得知月亮比地球小几十亿岁,是神仙告诉他的吧?

你知道地球有多少岁吗?既然不知道,为什么说月球比地球小几十亿岁?小几十亿岁,也就是说至少二十几亿岁到九十九亿岁之间啰?

科学研究认为,我们太阳系形成约50亿年,太阳系最早形成的当然是太阳老大啰,太阳年龄约45.7亿岁,而地球的年龄也差不多,比太阳稍晚一点点。

不过宇宙天体年龄是个大数值,并不十分精确,因此也有是把太阳年龄说成50亿岁。

如果月亮比地球小几十亿岁,那是不是月亮昨天才出生的?或者说此公就是与月亮同时出生的?要不是他爷爷那时或者爷爷的爷爷那时出生的?

这当然都是扯淡。月亮的诞生其实与地球差不多,这一点通过对月岩的研究早就证实了。

对于月球的成因,科学界的基本共识已经认同碰撞说。

在太阳系形成初期,恒星吸积盘里生成了大量的“星子”,就是一些稍小的行星天体,这些天体不太守规矩,轨道不稳定,其中有一颗闯入了刚刚形成不久的地球轨道。

研究者们把这颗天体称为“忒伊亚”,质量约地球的14%,比火星略大,它闯进了地球势力范围,以每秒约5千米的速度和地球拥抱了。

惊天动地的大碰撞把已经成型的地球又撞成了熔融状态,一部分岩浆飞上了太空,会同撞碎溅飞的“忒伊亚”部分混合在一起,在地球引力下形成一个炽热的星环,随后又碰撞凝聚形成了一个较小的星球,这就是月球。

因此月球是两颗星球相撞的混合物,上面既有地球的血统,也有“忒伊亚”的血统,经过对宇航员们取回的月岩物质分析,为这个假设提供了证据,由此建立了月球成因模型。

地球被这样巨大的一撞,发生了很大变化。

地球质量增加了近八分之一,自转轴被撞歪了,使自转赤道与太阳黄道面形成了一个23°26’的夹角,从此完全改变了地球的环境状态。

地球从此“歪着个脖子”围绕着太阳公转,太阳照射到地球的角度就不是过去中规中矩只是直射赤道了,而是在赤道上下形成了一个南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以南纬23°26’为界,北回归线以北纬23°26’为界,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就一年之中在这两条线之间上下移动,晒到了那里,那里就最热;而远离的地方就最冷,这样,地球气候就形成了一年四季。

而由于有了月球,地球引力潮汐就大了许多,有了水形成大海后,就有了更大的涨潮和落潮。太阳对地球也有引力潮汐作用,但由于比月球远很多,引力潮汐比月球小很多。

地球就成了一个和活跃有生气的星球。

地球从一个死气沉沉的星球,有了一年四季,有了潮起潮落,就生动活泼了许多,这总变化为生命孕育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如果没有这一撞,没有月球,地球很可能就没有生命诞生,就没有今天的你我他和万物葱茏。

月球这个小兄弟,或者说地球这个女儿,伴随着地球已经有45亿年了,而人类的有记载的历史才几千年,这几千年里,人类社会伴随着咏月的歌谣而启蒙生发,对月球充满了幻想和憧憬。

所以,月球与地球年龄差不多,都有45亿年了,一起走过了蛮荒的年代,见证了地球生命和人类的奇迹。


时空通讯


关于月球是怎么来的,众说纷纭。有说是月球是地球分裂出去的一部分,有的说是的月球是被地球俘获的。不过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月球是在地球形成之初被一颗行星撞击形成的。让我们一起回到45亿年前,看看月球是怎么来的吧!

图示:地球和月球

45亿年前原始地球形成了。和原始地球同时产生的还有大约100颗原始行星。这时期的太阳系一下子变得十分热闹起来。这么多的原始行星在太阳的周围来来去去的,上演着一场太空桌球大赛。它们之间会发生碰撞,有的行星在碰撞中变得更大,有的则被撞得粉碎。

在这么拥堵的太阳系中,原始地球也难以独善其身。最终一颗名字叫做忒伊亚的原始行星和原始地球相撞了。科学家研究发现,忒伊亚行星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十分之一。这是一场十分惨烈的大碰撞。忒伊亚星球以每秒钟5公里的速度像地球飞来。你可以想象一下,当忒伊亚撞向地球上的那一瞬间,整个天空都是忒伊亚星球。


图示:忒伊亚星球和原始地球相撞

在这次碰撞中,忒伊亚星球彻底的被撞碎了,撞击产生的碎块,大部分又落回到了地球上,其中的一部分碎块则在地球以外相互吸积形成了月球。因此月球的形成并不像题主所说的那样比地球小几十亿岁。科学家认为,这次大碰撞发生于原始地球形成以后的3千万年,也就是说,月球形成于大约44.7亿年前。

图示:原始地球和月球

对于我们人类来讲,我们要感谢忒伊亚星球,它不仅让地球有了月球这个伴侣,还让地球的质量变得更大了,能够留住空气了;地球的自转轴倾斜了,地球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四季。忒伊亚星球对地球的生命的产生功不可没。

大家觉得我分析的有道理吗?点个赞呗!


兔斯基聊科学


月亮从哪里形成?为什么比地球小几十亿岁?这个提问的后半句明显是错误的,没有任何可靠资料显示月球比地球小几十亿岁!至于月亮是从哪里形成的,这一切就要从太阳系的诞生说起。

关于月球

不可否认,不同于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月球应该是地球上的人们最关注的一颗卫星。虽然,它不及白天里的太阳那样耀眼夺目,也不像夜晚的满天繁星那样似乎总在对着我们眨眼睛。不管是古代神话,还是流芳百世的诗词歌赋,其中不乏与月球密切相关的内容,这也印证了月球从古至今都在人类的心中占据着不一样的地位。

早在数十年之前,人类就已经多次踏上月球的土地,我们不仅从那里带回了月球尘土,了解到了曾经以为的“月海”不过是一些低洼的平原;更通过放置的地震仪,了解到月球上也经常有“地震”现象的发生,并因此而对月球的内部构造结构有了清晰的认知。

那么,宇宙中到底是先有地球,还是先有月球?为什么地球从任何角度看上去都是一个球形外观,而我们眼睛看到的月亮,却在不同的时间呈现出各种形状?这看似复杂的一系列问题,其实围绕的核心信息不过就是月球和地球的诞生和演化,当然,其中还涉及到了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恒星太阳。

关于年龄-地球“先来”月球“后到”

同处于太阳系之中的月球和地球,它们都会受到太阳引力的作用,而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自诞生之日起便持续至今。截至目前,星云假说是太阳系形成推测理论中被普遍认可的观点,不管是恒星、行星,还是卫星,它们都始于大约46亿年前的巨大分子云的坍缩过程。

关于地球的诞生时间,我们一般将其界定为46亿年前左右,而它的年龄则被预估在40到46亿岁。关于月球的形成时间相对就没有地球那么确定(大约45亿年前),但科学家们认为月球的形成时间比地球形成的时间更靠后。倘若用先来后到来描述两个星球的诞生时间,那么,地球会比月球更早地出现在太阳系中。

月球的形成-从分裂说到大碰撞说

月球的形成过程,一共有四种说法,它们的区别在于:分裂说、俘获说和同源说是以往科学家们的几种主要观点,而大碰撞说则是建立在以往的几种观点和新研究的成果之上。

分裂说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但大部分人对他的儿子就知之甚少。不要感到意外,月球诞生的分裂说,其实就是乔治·达尔文在1989年提出来的。简单来说,该假设认为月球原本是地球组成的一部分,之所以它能在之后的时间里飞离地球成为一颗独立的卫星,只不过是因为地球当时的旋转速度过快而已。

而太平洋则被视为一个大坑,成为了该假说中地球失去月球物质之后的证据。但这个最早被提出的假说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因为很难解释地球的速度要快到什么程度,才足以将月球如此大块头的物质甩出行星。而且,从后来的探测数据来看,月球的物质成分也和地球相去甚远,如果它们本是一体,理论上就应该拥有极度相似的物质成分才对。

同源说

这一假说的大意,其实就是表达了不管是月球,还是地球,它们都因在太阳系中弥漫的星云物质而诞生。并且,太阳系中这些天体的诞生时间和过程都是同步的,大家都要在这个区域里面吸积、并不停旋转,只是这个过程中形成的天体类型和大小则各不相同。

虽然,同源说认定地球比月球年龄大,是因为地球在形成的过程中,其吸积效率表现得更高。但是,自从阿波罗飞船从月球带回岩石样本之后,这一说法便受到了质疑。因为,月球岩石样本的化验结果并不如大家所想,月球和地球在岩石的化学成分上有很大的不同,而且这些岩石的年龄甚至比地球上的岩石更加古老。

大碰撞说是什么

在大碰撞假说中,地球的形成并不是一气呵成,而是首先通过星子的碰撞和吸积形成原始地球。在后期的演化过程中,原始地球逐渐形成了类地行星(硅酸盐)所拥有的内部构造(金属核、壳和幔)。但由于原始地球和另一个星球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再加上两者之间存在质量悬殊,所以,当两颗星球发生碰撞之后,彼此的运行轨道都发生了变化。

比如,地球的自转轴开始变得倾斜,而在撞击过程中从地球飞离的尘埃和气体,则并没有彻底摆脱地球质量产生的引力所带来的影响,它们因为吸积作用而再次结合起来,并最终形成了一个几乎处于熔融状态的月球。由于该假说解释了月球和地球的密度差异、成分差异,以及年龄差异,因而获得了更多人的认可。

为什么你眼里的月亮有各种形状?

众所周知,月球和地球都拥有球状外观,只不过地球的表面相对更为平滑,而月球的表面则坑坑洼洼。但这并不妨碍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大家在夜晚看到的月亮经常都是不同的形状,于是才有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然而,月亮从来都没有缺少过哪一个部分,这不过是月相变化的关系而已。

简单来说,之所以我们眼里的月亮很少是圆的,本质上是因为地球、月球和太阳这三个天体之间的位置变化所引起。由于月球是卫星,本身并不能发光发热,我们平时看到的月光其实是太阳将月球照亮了。而所谓的月相,其实就是在地球上生活的我们,所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射时反射阳光的部分。

相信大家都知道宇宙中的这些天体并不是静止不动,都有其既定的运行轨道,之所以我们不能经常看到满月,并不是因为太阳光被地球遮挡住了(这是天文学中的月食),而是因为太阳就只照亮了月球的那一部分区域,而剩下的不发光的部分则是月球的阴影部分。简而言之,月球反射太阳光区域的大小,主要跟月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有关(黄经差)。

事实上,月相除了会带给我们不同的视觉体验之外,它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日历中的阴历,其实就主要是根据月相的周期来安排历法,月球完成围绕地球运行一周便是一个月;而地球水圈的潮汐也和月相有关,我们会发现每当月相为满月的时候,海洋通常都会因为月球引力而引起大潮。并且,由于地球存在维度差,所以,分别生活在南北半球的人们会看到完全相反的月相。


悟空科学


月球怎么来的,这是一个在科学界众说纷纭的事情,在早期,月球的起源甚至形成了五大假说,分别是分裂说、俘获说、同源说、撞击说、核爆炸说,但是月球的年龄,这是一个科学界大致确定的事情。

这要感谢阿波罗登月计划所带回来的月球岩石,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等机构研究人利用铀铅测年法对“阿波罗14号”航天任务采集的8颗月球锆石微粒进行了分析,这些锆石的碎片极其微小,甚至没有一粒沙子大。但即便如此,它们却记录了惊人的信息。

铀铅测年法是放射测年法中最早使用,并且准确度最高的其中一种测年方式。本法可测定距今100万到45亿年前物体,固定精确度大约是测定范围的0.1至1%。

铀铅测年法依赖两个独立的衰变链,即半衰期44.7亿年的铀238(U)至铅206(Pb)的铀衰变系;以及半衰期7.04亿年的铀235(U)至铅207(Pb)的锕衰变系。

衰变过程示意图


一般来说,1克的铀238(U)经过一年后,有1/7400000000克的铀会衰变为铅和氦。经过44.7亿年以后,1克的铀238(U)里会有1/2克发生衰变,铀238(U)衰变至铅206(Pb)的半衰期是44.7亿年。

具体要进行测量方法是选一块含铀的岩石,测出铀和铅的含量,就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年龄。

分析结果显示,月球在45.1亿年前诞生,比太阳系晚6000万年。研究人员认为,误差只有1000万年左右。


而地球的年龄为45.5亿,所以月球并没有比地球小几十亿年,月球和地球的年龄甚至差距不大,所以主张月球是地球分裂出去的假说就站不住脚。

而最早被否定的同源说则认为月球和地球是姐妹关系,它们同时诞生,这个假说力图合理解释地球与月球成分差异和月球的核、幔与壳的组成,但其模式与太阳星云的凝聚过程和地月系的运动特征不尽相符。

由此月球起源五大假说两个都站不住脚。

科学家分析了月球物质的化学成分,发现地球和月球是同一起源。这样俘获说也不攻自破,俘获说地球与月球由不属于同一星云团的物质形成,由于地-月轨道的变化,在1~10个地球半径范围内,外来的月球在飞过地球附近时被地球的强大引力所捕获,最终成为一颗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

而核爆炸说则主张月球并非是由于太空撞击或太空爆炸所造成的,而是由于地球自身的一次核爆炸而从地球分离出去的。但是它们无法解释形成月球的那一部分熔岩是如何分离出去的。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撞击说甚至成为了科学界的主流。

过去,科学家一直认为在45亿年以前,地球和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发生了撞击,残留的碎片形成了月球,这颗撞击地球的天体被称为忒伊亚(Theia),忒伊亚被认为与火星体积十分接近,该假设最早是由普林斯顿科学家爱德华·贝鲁诺和里查德·戈特提出的。这个理论被称为大碰撞假说,得到了许多证据的支持,比如地球自转和月球公转方向相同等。

但是,在所有的月球样本中,我们没有发现任何微量忒伊亚的成分。如果一个巨大的物体确实撞击我们,那么在组成月球的碎片中应该包含了它的微末成分。除非忒伊亚的化学成分和地球一模一样,但是这可能性太小。

所以科学家对撞击说进行了修正,认为月球并非是一次撞击形成,而是多次撞击形成,

以色列研究人员在一篇论文中发表了这样的观点,月球可能是由一系列撞击形成的,而非一次巨大的碰撞。这解释了月球为什么看起来主要由类似地球的物质组成,而不是地球和其他行星物质的混合体。

他们利用数据模型模拟了众多体积并不属于巨型级别的较大行星撞击原始地球的状况。这一模拟过程中,撞击产生了碎屑盘,其中许多都主要由地球物质而非撞击天体物质组成。每次撞击后,碎屑盘会吸积成一颗小卫星。

研究人员认为,地球可能曾经有许多卫星,地球受撞击形成一个卫星时,可能另一个卫星已经存在。地球的潮汐力会将卫星“向外推”,不同卫星之间的引力作用又让它们改变轨道、撞击甚至聚合。

大约要20次能形成卫星的撞击,才会最终“组装”成一个月球。月球的成长可能耗时数百万年,而非地质学意义上的一瞬间。

这个理论目前也还处于验证阶段,人类如果想要实证月球的起源,必须要在月球建立基地进行长久的考察之后,才可能得出结论。

所以除了月球年龄确定之外,关于月球起源的目前的一切都是假说。


胖福的小木屋


月球距离地球约为38万千米,它和地球组成一个独特的系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地月系统。地球和月球是同时诞生的,因此它们不存在的年龄的差距。可以说它们来自于两个物质团中,今天的月球,它的轨道被地球牢牢地锁死的。由于它的自转和公转都是处于同一时刻,所以我们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永远看不到它的另一面。

45亿年前,那时候我们的地球已经存在了。它是一颗古代的地球,由于它的地核产生的能量无法产生磁场,因此也不存在着大气层,如果地球以这种方式存在的话,那么今天就会没有我们。但是在这一时刻,一颗巨大的天体撞击了它,它就是小行星忒伊亚。

忒伊亚是一颗完全由铁构成的小行星,对于它的体积和质量非常的大,在它和地球相撞的时候发生了融合。而它的本体也融进了地球的内核,地球的内核在于我的大量的铁的时候,其自转就会产生巨大的磁场,这为后来大气层和生命的诞生,提供了铺垫!忒伊亚和地球撞击使远古时期的地球被撞得粉碎,一大部分的物质团凝聚为今天的地球,而另一部分物质团则被抛飞出星际空间,而这些物质形成了月球。

而这两个物质团同时出现,不过由于早期的地球,它的质量要比月球要大,因此它牢牢的吸引多了月球。月球距离地球最最最最近的距离约为是3万公里,这是史上最近的距离,由于地球质量的影响,所以在这个距离之内是不会受到地球洛希极限的影响。

而在太阳引力的影响下,月球每环绕地球一周就会逐渐地向外偏移,而他到达今天的38万公里之后,成功的被地球锁死了轨道。如果月球继续向外偏里,那么在到达一定程度之后它就会变为一颗小行星,而非是地球的卫星。

我是宇宙V空间,一个科普天文爱好者!本文由宇宙V空间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你对这篇文章有疑问,请在下方评论和留言!

宇宙V空间


人类对夜空中那一轮明月一向就十分痴迷,东西方文明都有大量关于月亮的故事,但当伽利略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望向月亮后,一切都变了


因为伽利略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月球,一个布满陨石坑且毫无生机的月球,从此人类知道了月球并不美好也不神秘,它只不过是一颗38万公里外的石球罢了,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每一个月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球神话破灭之后,科学家开始对月球的年龄和起因有了兴趣,在此期间诞生了一系列月球起源说,但那些理论都没有证据支撑,因为没人去过月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导弹技术发展而来的航空航天技术让人类有了离开地球进入太空的能力,随着苏联发射人造卫星和太空人,倍感压力的美国开始进行阿波罗登月计划,最终在1969年成功登上月球并安全返回。

到阿波罗计划结束之时,美国已经拥有了380千克左右的月球岩石样本,这些样本是当年外交场上最有面子的礼物。


科学家们研究分析这些月岩后发现其年龄在46亿年左右,这个数字与地球年龄基本相当,最重要的是科学家们还在一堆月岩中找到了一块来自地球的石头,这意味着在地球诞生之初曾发生过一次天体撞击。

一颗只存在于早期太阳系的火星大小行星“忒伊亚”被认为是月球诞生的主要推手,确切来说月球就是由忒伊亚和早期地球相撞后产生的碎片聚合而成的,地球也因为这次撞击有了一个倾斜角,从此太阳光不在均匀照射在各纬度上,一年四季因此诞生。


虽然“忒伊亚撞击说”目前也没有什么证据,但天文学家目前正在地月系附近寻找当年撞击的碎片


宇宙观察记录


原创思想,有关月亮从哪里形成的,关于这一问题的科研资料我好象是没有看过的,而又好象是看过的了,但就是记不起来月亮是从哪里形成的而忘记了。但为什么月亮会比地球小几十亿年形成的呢?又是不是由于月亮是在天上的缘故,而有着时间性的差距,而正应着古人说的一句"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的这种说法呢?就算地球与月亮是同一时期性形成的,而亦会使到月亮会变得比地球要年轻几十亿年以上了。但究竟有没有这样的事情而就不知了,因为关于这个时间差的问题是有的,故此就有着这样的猜想而作是回答了这条问问了。但不知是不是这样的认为,而下面就交给砖家们继续的讨论吧!


踏浪而来37326050


月亮和地球是千千万万宇宙尘埃(星系和星象)或形态之其一,没有为什么或者说宇宙尘埃有无数个为什么谁也说不清道不明。人的活动范围太小太小以至于就像宇宙大海中的一个水分子,要想说清宇宙现象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超然智者


据老年人传说。月亮是七宝合成的。


艾淑华33


太阳系每天都在不断产生新物质来维持能量流动和守恒,老子认为物质都是炁产生的,道法自然,月亮应该也是炁演化而来,至于小地球多少岁就不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