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些50歲以上農民,仍要硬著頭皮繼續打工?

新大風歌


如果經歷足夠豐富,人會對生活有更多的理解,也會有更多的包容。


50歲以上的農民仍要硬著頭皮打工,當然是因為生計所迫,如果經濟條件足夠寬裕,誰又願意背井離鄉地打工呢。


農村大部分外出務工人員的收入普遍比在老家務農的要高,當然會選擇外出務工;


另外,雖然國家在農村養老保險這一塊已經在下功夫,但目前為止保障還遠遠不夠,他們當然還需要繼續攢錢為以後的養老做準備。


還有些家庭是因為要給到城市裡買房安家的孩子攢首付或者房貸錢。


錢不是萬能的,沒錢是萬萬不能的。如果有得選擇,誰都希望在五十多歲的時候開始計劃退休,頤養天年,享受天倫之樂。


但每個人的境遇不同,見得多了,也就慢慢懂了。


遇見梅花落


我也過50了,繼續打工中。我這個崗位的上任快70了,她也還在工作。我在17年接替她的,彼時她己65歲了。所以說硬著頭皮,我不是瞭解什麼意思[我想靜靜]。我公婆80+了,釆油茶子,摘茶葉等,種菜就小兒科了,不讓他們去,跟你急。我婆婆個子小,身體還不是很好,我經常對她說,你賺200元,還不夠買藥,她笑笑說,好,明天不去了,劃重點,是明天不去,後天又去了


東陳章望


現在建築工地上的民工,基本上是60、70年代的人,80後很少,90後更稀少。他們年輕的時候,春秋在家務農,夏冬則外出務工,已經形成傳統了,別的技術也不會,因此為了養家餬口,還是要去工地上打工的。50歲以上的民工,雖然子女長大了,但這些子女多數在城市裡安家,生活壓力更大,照顧父母也是力有不及。做父母的為了給子女減少負擔,給自己掙養老錢,同時給子女留些遺產,也只能去工地上打工了。

80後、90後的青壯力,多數進工廠工作了,畢竟工廠比建築工地要輕鬆些,不會熱到,也不會冷到,沒有風吹雨打。工廠一般不招收50歲以上農民,因為培訓不方便,同時工作效率也會下降。建築工地不是技術密集型企業,而是需要更多的勞力,模板工、鋼筋工、混凝土土、架子工、裝修工、水電工,需要的技術含量並不高,只要有人帶著幹,就沒有不能幹的。搶工期的時候,不是看你技術有多高,而是看你人多不多,人海戰術在建築工地上是可行的,因此建築工地招人不挑剔。

現在為了建築施工安全,保障農民工安全,建築企業也開始限制年齡了。工地上男性不得超過55歲,女性不得超過50歲,超過年齡的民工一般不要。這個政策讓建築企業用工更難,因為很難招到80後、90後的民工。現在建築業流行裝配式施工,用工量減少,機械化率提高,可以預見,以後工地上的民工數量將會更少。

50歲以上的人還去打工,主要是為了生活,如果能不工作,誰願意去打工呢?很多子女不但不能補貼父母,還需要父母幫著還房貸、車貸,這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在家裡種地,基本上是收不抵出,與其在山中種地,不如出去打工,這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大秦鐵鷹劍士


農村50歲的人,基本上還是壯年時期,也就是說正是年富力強的大好時期!說真的,現在農村70歲左右的人,還在外面打工的大有人在!現在的物價居高不下,特別是肉價,實在使人望塵莫及!還有如果沒災沒病,那還好說,但人一旦上了年紀,身體各方面都不如以前,只要去趟醫院,起碼幾百上千!不設法出去打點工,錢從哪裡來?這太正常不過了。


春意86719159


這個問題說簡單也非常的簡單,那就是為了生計,為什麼呢?因為農村裡的農民他們沒有退休金,60歲以後他要生活,他要花錢,並也逐步增多一些親戚的禮尚往來,也需要花錢,兒女們都大了,都成家立業了,兒女們花向也都挺大的,又不是大款,所以老年人老年農民出去打個零工,掙點錢補貼家用,可以說農大部分的老人都是這個樣子的,能吃能動,儘量的不給兒女添負擔,因為兒女們負擔也是挺重的


下定決心去爭取勝利


小編本身就是一個腦殘,農村農民工,不種地,不打工,就會餓死,等拿社保,男人要60歲,女人55歲都拿不到,一個人一月一百元能吃什麼?(水電費,電視費,公共網絡費,電話費,垃圾費),你還有多少錢吃啊?小編,我問你,五十歲有的工廠都招工要人,一月最少也三千多以上,不硬著頭皮靠自己,能靠別人,能靠國家嗎?不硬著頭皮,餓死了火葬費都沒人出,民政局的火化場不收費不火化,不信小編去試試。


用戶50346117136


農村老人沒有退休金!農村從七十年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第一次實行政策出身的都已五十歲左右了,而且孩子都三十歲左右,他們都有一家子人了。為了不給孩子們增添負擔,只好出去打工攢點養老錢!這就是那些狗屁專家嘴口亂噴的農村五六十歲的老人都去打工,不知道老了享福的原因!


沈國華15


農民何來的退休之說,幹不死就往死裡幹,知道生命的最後歷程,他們可能還在擔心家中田裡那幾分事,這是中國大部分農民的真實寫照,靠目前的農村養老真的能給他們養老嗎?

五十歲時,快三十歲的兒子剛結婚,家中買房以及孩子結婚花費的錢已經掏光了半生的積蓄,或許還背上了不少外債;孩子每月的工資在支付房貸、車貸以及養家餬口之後也基本所剩無幾,靠孩子養老也不現實,只能自己繼續幹,賺點養老錢。

六十歲時,孫子輩陸續出世,孩子們的家庭開銷也開始增加,房貸、車貸、育兒、養家餬口等等,看著孩子逐漸斑白的頭髮,想想還是幫孩子一把吧,拿出自己的棺材本,讓孩子的日子過得輕鬆些,自己還能幹,還能賺點。

七十歲時,孫子輩也基本成人,孩子們也快人生過半,操心完兒子又開始操心孫子;擔心孫子娶媳婦,擔心兒子身體;高速發展的世界對他們已然陌生,面對陌生的世界,何來的安全感那?那還是給孩子們留些錢吧,畢竟無論啥時候錢都不能缺。我還能繼續幹,我的孩子還是需要我,我不能成為他們的負擔,我給他們的遺產不夠多………

面朝黃土背朝天,我們最淳樸的父輩,最簡單的願望,只要你過得比我好。最後,推薦一部電視劇:父愛如山。


瓦倫木


不打工怎麼活呀,為了給兒子買樓,買車,娶媳婦,弄的欠債累累,而且很多人都沒交社保,也是沒有那閒錢交社保,為了還債,也為了老了有點過河錢,在農村要是到老了手裡沒有點錢,兒女未必真的會管你,老了會很悽慘……


用戶8316982502411


本人今年五十一,腎結石重度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為了生活(生存)還得硬著頭皮幹工地!做個保安兩三千塊一個月,夠交水電費還是夠買油鹽??兒子剛成家,正謀求立業。母親七十多正需兒女盡孝。上有老下有小,不硬著頭皮幹還能怎麼樣?難不成去上吊??生活就是這麼個模樣,希望在明天,明天會更好!為了家為了子孫,天大的苦都甘願承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