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有個百年西醫遺址,外國傳教士主持修建,卻拯救了上萬重慶人

隨著城市的不斷髮展,原有的面貌發生變化,泥濘小路被翻修成康莊大道,低矮樓房變成了摩天大廈,越來越多的老建築被翻修或者摧毀,讓人不禁感到惋惜。我想老建築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僅見證了過去的歷史,更是承載著城市的記憶和歷史,是大家最想留住的風景。

南岸有個百年西醫遺址,外國傳教士主持修建,卻拯救了上萬重慶人

重慶南岸是片人傑地靈的地方,這裡不僅有下浩老街和慈雲寺,在小小的馬鞍山上,更是藏著一棟棟見證了重慶曆史的百年老建築。這些建築修建於重慶開埠時期或者民國時期,是老重慶人民難以忘記的記憶,穿梭在大街小巷,撫摸著周圍的一磚一瓦,聽著它們講述一個又一個故事。

順著上新街蜿蜒的小道往上走,就踏入這片神秘的領地,一眼望去周圍鬱鬱蔥蔥,樹影搖曳間顯露出一棟又一棟的低矮老建築。最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棟4層歐式建築,雖然看著低調,但是它的真實身份不免讓人大吃一驚,是萬國醫院馬鞍山舊址。說起萬國醫院就不得不提提他的主人,著名的外國傳教士馬嘉禮。1921年,馬嘉禮先生在重慶南岸開辦了南岸第一家西醫院。據《重慶市南岸區衛生志》介紹,1920年,寬仁醫院(重醫附二院前身)失火,院長馬嘉禮引咎辭職,這才創辦了這所醫院。

南岸有個百年西醫遺址,外國傳教士主持修建,卻拯救了上萬重慶人

這棟建築青磚黛瓦搭配著歐式拱門,房頂是歇山式的,是一棟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築。建築除了風格外,其構造也是別有洞天,從醫院正面看有4層,可是從背面看卻只有2層,完完全全彰顯了重慶山城的特性,依照山形地勢進行建造。整棟建築有41間房間,房間的大小格局千差萬別,有的不足3平米,有的卻有20平米寬,有的下一個臺階就可以進屋,有的房間卻要連上3個臺階才能開門,極具特色。


1927年馬嘉禮病故去世,在他去世後他的夫人於40年代將醫院房屋出售給了鄭石均。抗日戰爭時期,日軍轟炸重慶,重慶的醫療服務需求增加,南岸紅十字醫院6位醫生共同集資租借此地,更名為馬鞍山醫院,給當地居民提供相應的醫療服務。

南岸有個百年西醫遺址,外國傳教士主持修建,卻拯救了上萬重慶人

抗戰勝利後,馬鞍山醫院因租賃合同期滿在1949年宣佈停診歇業。這棟挽救了不少人的建築,人們自然不捨得它就此淹沒。隨後社會知名人士集資贊助,這棟醫院被南山協和醫院醫護人員接手,同時還推選工商界知名人士楊曉波等人擔任董事,繼續開展醫療服務工作,為周圍的人民服務。

在抗戰時期,這一處4層醫院救助了不少傷員的性命,挽回了一個又一個家庭,現在它雖然歷經滄桑,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破損,但卻是不少南岸人心裡難忘的記憶。

南岸有個百年西醫遺址,外國傳教士主持修建,卻拯救了上萬重慶人

緊接著出現在我眼前的是一棟2層高的樓房,青磚黛瓦,也是一棟中西合璧式建築。小樓林立在樹林間,周圍藤蔓環繞,屋簷上還散著不少樹葉,微風吹拂不僅吹落房簷上的葉子,更是帶領人們探尋這處秘密花園。這棟小樓是上海益豐電池廠老闆賀師能在20世紀30年代修建的別墅,這裡環境清幽,時不時的能看見兩隻軟萌小貓小聲嗷叫,是一處居住的好地方。賀師能去世後,這裡由他的兩個兒子居住。“文革”期間,這裡曾被沒收為公房,20世紀80年代初才再次歸還賀家。

提及賀師能就不得不說說他所創辦的益豐電池廠。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遷都重慶,電池需求量大增,大大促進了電池行業的發展,後來上海人賀師能和他人合資,在重慶城四牌坊開辦上海益豐電池廠,後來又在南岸馬鞍山新建了電池廠。後來產業結構發生調整,政府對23傢俬營企業進行公私合營,合併為了重慶益豐、重慶華豐兩家電池廠。我們最為熟悉的“火車牌”電池,就是益豐生產的,這可謂是一代人的記憶。

南岸有個百年西醫遺址,外國傳教士主持修建,卻拯救了上萬重慶人

緊接著往前走,一棟極具民國特色的建築出現在我的眼前,建築有著民國時代的特色,是磚木和土木相結合的構造,除此之外,這個建築還帶有挑廊和閣樓,樓邊的窗子是木製的,上面還雕刻著各種美麗的雕花,讓人一眼望過去就被帶入民國時期。這裡就是南岸馬鞍山265號,南洋兄弟菸草公司和華福捲菸廠宿舍舊址。據瞭解,1938年10月,南洋兄弟菸草公司重慶分廠從漢口內遷到重慶,由孔祥熙代理人籌建,是重慶捲菸廠的前身,當時的產品主要有花王、紅花、雙喜、高塔、金黃龍等牌號香菸,是不少老重慶人的記憶,說不定小時候大家父親抽的香菸,就是在這裡生產的哦!

南岸有個百年西醫遺址,外國傳教士主持修建,卻拯救了上萬重慶人

如今的重慶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而這些老建築也漸漸破敗衰落,但是它們的歷史和故事卻傳唱在一代又一代南岸人口中。建築不僅僅見證了舊重慶的繁榮昌盛,更是成為一道最美的風景線,靜靜的向人們講述著獨屬於它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