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他们亮相天安门时,西方媒体惊呼:沉睡的东方巨人醒了!

北京长安街,堪称全世界最长、最宽的街道,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治象征,被誉为“神州第一街”。

街名长安,取自盛唐大都城,寓意长治久安。街道两旁坐落着许多庄严肃穆的地标建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川流不息,尽显一派热闹祥和景象。

若在平时,很难将这条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大街,与常年驰骋在大漠戈壁、隐匿于深山高原的战略导弹部队联系起来,但在某些特定历史时刻,火箭军与长安街也曾有过特别的故事。

砺剑春秋 | 当年他们亮相天安门时,西方媒体惊呼:沉睡的东方巨人醒了!

1984年10月1日,为隆重庆祝新中国第35个生日,欢欣鼓舞的人们再次聚集到雄伟的天安门前,观看一场即将呈现给全世界的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阅兵仪式。如果稍有些历史记忆,我们就更清楚这次阅兵的不同凡响。

1984年的中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拐点,改革开放的春风早已吹遍祖国大江南北,中华大地到处都迸发着勃勃生机。国际战略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新的战略搏弈正向中国军队提出全新的挑战。

可以想象,在这个世人瞩目的时刻举行最能代表共和国国防实力的大阅兵,将承载着怎样特殊的历史使命,不仅要展示能够粉碎一切来犯之敌的决心和力量,更要从中获取战胜未来无数激流险滩考验的信心和勇气。中国战略导弹部队首次亮相,正是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牵动着全世界的神经。

威武雄壮的战车方阵缓缓驶过长安街,宛如一条钢铁洪流组成的巨龙,涌动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当9辆导弹牵引车装载着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程、远程和洲际战略导弹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十里长街瞬间沸腾,各国武官一片惊呼。

中国战略核力量首次亮相天安门,吸引了全世界无数双黑眼睛蓝眼睛。英国《泰晤士报》不无酸涩地写道:“一个沉睡的东方巨人醒了,美苏两国在决定世界事务时,不得不考虑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存在。”

砺剑春秋 | 当年他们亮相天安门时,西方媒体惊呼:沉睡的东方巨人醒了!

担任战略导弹部队受阅方队某分队总教官、后成为第二炮兵副参谋长的杨智国将军回忆说,导弹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后,车上官兵鸦雀无声,没有任何人说话,都沉浸在巨大的震撼和自豪之中。回到训练场,大家却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所有人拥抱在一起泪流满面。

的确,多么光荣的使命,多么伟大的荣耀,是他们亲手揭开大国长剑的神秘面纱,并且这是历史性的第一次!从此,一支能够震慑任何对手的战略导弹部队,在波诡云谲的国际战略格局中日益彰显定海神针般的伟力,为保卫祖国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说起战略导弹首次通过长安街,还需把历史时针拨回1959年初夏一个深夜。军委决定,将一枚P-2导弹秘密运至位于北京南苑的国防部五院一分院。那时的京郊,道路狭窄且坑洼不平,导弹拖车转弯半径又大,只能由长辛店转至天安门广场再运抵南苑。

为严格保密,一个警卫师全部出动,将西长安街以远的复兴门大街全部封锁,所有路口更是警戒森严。导弹运载车子夜时分从长辛店启程,悄然驶入长安街。

第一枚从苏联引进的近程地地导弹,在天安门广场接受华表、雄狮和悬挂在天安门城墙上毛主席巨幅画像的检阅。一年多后的11月5日,我国仿制的首枚“1059”导弹呼啸升空,准确命中目标。

砺剑春秋 | 当年他们亮相天安门时,西方媒体惊呼:沉睡的东方巨人醒了!

自1984年10月战略导弹部队第一次加入阅兵方阵,长安街就与火箭军紧紧联系在一起,从核到常、由常到新,从执戟卫疆的导弹老兵到矢志砺剑的长缨新锐,不断发展壮大的战略导弹部队,每一次都给长安街两旁充满期待的人们带来新的惊喜和底气。

1999年世纪大阅兵,飞速发展的第二炮兵再一次成为最受瞩目的焦点。如果说,15年前惊鸿一瞥的首次亮相,这支年轻的战略部队还隐隐显得有些单薄,那么这一次由东风家族最新的“东11甲”“东15”“东21”“东31”总计4种型号27枚“两常两核”导弹组成的巨龙方阵,沿着十里长安街隆隆驶过,则更加鼓舞激荡着无数华夏儿女祈盼祖国强大的心。

砺剑春秋 | 当年他们亮相天安门时,西方媒体惊呼:沉睡的东方巨人醒了!

2009年建国60周年首都国庆阅兵,战略导弹部队第一次组成徒步方队。为迎接这历史性的一刻,官兵们在300多个日日夜夜承受着超常强度的历练。严冬,气温达零下十几度,队员的手冻僵、冻裂成为常态。

为练就40秒不眨眼的硬功夫,挺立寒风中眼泪像线珠子一样往下流。盛夏,阅兵村机场跑道地表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军姿训练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很多队员嘴唇干裂出血,有的队员出现尿血和关节受伤,却无一人叫苦叫累要求退出,这就是火箭兵的战斗意志、顽强血性和精神底色!

而2015年9月3日胜利日阅兵,不仅仅是庆祝一个国家的新生,而是纪念全世界和平与正义的胜利,很多参加过抗战的老兵也乘受阅车通过天安门。

在第二炮兵受阅方阵中,有一名乘载员叫刘斌,他的爷爷是一名老红军、抗日英雄,已过世多年。这次阅兵,刘斌特意把爷爷的一枚军功章揣在胸前。战友们知道,他是告慰爷爷在天之灵,英雄军队的红色基因和革命血脉正在自己身上延续。

砺剑春秋 | 当年他们亮相天安门时,西方媒体惊呼:沉睡的东方巨人醒了!

雄伟的天安门和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见证着战略导弹部队英姿勃发、威武雄壮的气势和风貌。喧嚣的长安街终会归于平静,但映照在历史天空中的砺剑故事,必将写进人民军队迈向世界一流的恢弘史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