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觉悟灵山笑,满目慈悲世事歌


南海观音露天铜像位于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之东南的龙湾岗巅。菩萨脸如满月,眉目清秀,左手托法轮,右手结无畏印,显现大慈大悲相,光耀天日,壮丽无比。像高33米,重70余吨,乃当今观音铜像之最,也是海天佛国的象征。

上普陀山需要从朱家尖蜈蚣峙码头,或是从沈家门半升洞码头乘船。

游船的内部。

登上普陀山码头,就会看到这个帷幔。

岛上的道路。

大大的放生池。

岸边就是普济禅寺。

普济禅寺又称前寺,始建于宋元丰年间,是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第一大寺,也是中国重点寺院,历代全山方丈均住锡于此。寺院规模宏大,有“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之称,全寺殿堂六进,自南向北贯串在一条中轴线上。其中大圆通殿是普济寺主殿,殿中供奉高8.8米的毗卢观音为菩萨正身法像,两边端坐观音“三十二应身”,以示观音大士感应世间万物众生。

普济禅寺内,正在为观音庆生。

















宝陀讲寺外的焦木。

宝陀讲寺外,变成焦木的树根。

宝陀讲寺的气势恢宏。





宝陀讲寺山门







宝陀讲寺就在普陀山普门万佛宝塔的对面,内设千人讲堂,以讲经弘法为主。寺内的左右两边厢房为江南园林风格,依山而建,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传经授业的地方。





讲堂内景















万佛宝塔

佛顶山又名白华顶、菩萨顶,为普陀山之主山。山分支脉,分别向南、北、东伸延,主峰海拔291.3米,从远处眺望,诸峰若拱,峰顶垒垒如杯瓢,覆于积水之上。这里视野可望千里,是观日出的最好去处。

有人说“不上佛顶山,等于没到过普陀山”。佛顶山上主要有慧济寺、海天佛国崖、云扶石、菩萨顶、鹅耳枥树、佛顶山索道等几处景点。











海天佛国的牌坊。

远远望去,巨石似乎要翻滚下来。

海天佛国石位于香云路尽头处,路侧有一石大如屋,斜置若扑,上镌海天佛国大字,今已成为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之代称。岩顶累一石,长方形,如同一面风帆,镌云扶石。崖间尚有云海、别有一天题刻,为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摩崖石刻较为集中处。

磐陀石侧面。

磐陀石由上下两石相累而成,底石隆起十余米,上石高约2.7米,宽6米,体积庞大。上石略尖,下石面广,相接处仅十余厘米,上石凌空孤峙,观之若悬,望之欲坠,被誉为天下第一石,相传是观音大士说法讲经处,而“磐陀夕照”为普陀十二景之一。

二龟听法石在磐陀石西下山岩间,岩上突有巨石崛起,仿佛石龟两只,一蹲岩顶,昂首延颈,起身欲行;一在岩壁,缘崖上爬,仿佛在追赶上面的同伴,称二龟听法石,为1亿5千万年前的海底花岗岩,因燕山运动而形成了今天的奇景。



梵音古洞位于普陀山风景名胜区青鼓垒尽头,高80余米,宽3至6米,深邃莫测。两崖劈裂如门,中间嵌一巨岩,海潮日夜冲击,如奔马脱缰,飞涌入洞,浪花相击,声若惊雷。从瞻圣阁望梵音洞,岩石在水气中各呈异彩,朝晖夕阴,变幻莫测。































观音现身处











观音跳又称观音眺。由西方庵沿陡峭的山径而下,只见海岸尽处斜置一岩石,上镌“观音跳”大字。岩巅有一只长42厘米、宽14厘米的天然大脚印,深陷入石。传说观音菩萨从洛迦山纵身一跃至此留下圣迹,故名。观音跳一带风光旖旎,环境清幽,到此参访,往往会产生一种隔绝尘寰、置身世外之感觉。









轮渡码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