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疫情结束后的资金面?

一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把全球的利率水平带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低水平。不仅欧洲日本这些传统的低利率水平国家和地区再创新低,连强调和珍惜货币政策空间的美联储,也通过降息使美国国债收益率创下历史最低。

中国被动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各期限投资级债券收益率突破16年次低,距离历史最低只有一步之遥。

低发生概率、高破坏性的“黑天鹅事件”,对整个金融系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因为投资者的情绪是很难量化。极端事件会带来市场的极端反应,最近外围市场特别是美国资本市场的高波动性充分说明这一点。

与之相对应的,作为全球主疫区的中国,资本市场的表现出难得的克制

股票市场总体竟然走出独立行情,出现大幅上涨,3月10日在外部股票市场大跌的背景下,A股竟然完成日内惊天逆转,这在以前简直不敢想象。债券市场收益率也快速下行,但是幅度也低于美国。换句话说,在黑天鹅事件引发的“类危机”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出现了意外的股债双牛。

实际上,中国在这次疫情中,无论是政策制订者还是投资者,都给人一种成熟理性的感觉。

当然对于我们债券投资者来说,低利率是难受的,因为这意味着无论你采取什么样的投资策略,整个组合的绝对收益率水平是下降的。资产回报率下降,对资金的吸引力也是下降的。

而在低利率水平上,无论事情向哪个方向发展,好像都不是好消息:

如果利率向上,意味着债券熊市来临,这意味着调整快速猛烈,16年那次债牛转债灾让大部分从业人员都心有余悸;

如果持续保持低利率水平,那意味整个固收类资产的吸引力在降低,行业在黄金时代结束,从业人员可以考虑兼职做司机了;

如果直接梭哈到零利率甚至负利率,能够爽一时,但是职业生涯也就倒计时了。因为股票理论上一直可以创新高,但是债券的利率是有下限的。

现在大家都明白,在党和政策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结束只是时间问题,最快可能3月底就可以结束。

那么,疫情结束后资本市场怎么看?

疫情期间,央行在流动性上给予了市场充分支持,整个市场流动性泛滥,随着疫情逐步结束,这种流动性的极度宽松能否持续,还有待观察。

我个人觉得疫情结束后,资金面会在边际上收紧,至少DR007利率会向7天OMO利率水平靠拢。

只不过随着美联储进一步降息的意图明确,中国的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大概率也会伴随下行,但是幅度肯定小于美联储降息的幅度。

同时,DR007也不会一直在2.2%以下,因为如此宽松的资金面,特别容易推动债券投资拉长久期和加杠杆,不利于金融系统稳定性。

所以我认为央行会在疫情结束后,会把资金面向紧平衡引导。

我们可以参考2003年“非典”疫情结束后资金面的走向,我们以一年期国债收益率为资金面指标的话,可以看到,以5月份为界,“非典”前后资金面呈现明显的先松后紧的走势。


怎么看疫情结束后的资金面?


因此,对之后有资金面,不宜盲目乐观。

而资金面与债券市场高度相关,资金面趋于紧张,短期债券型基金应该表现不会很好,建议规避。

同时,在各项资产里,创业板指数与资金面相关性更高,资金面宽松时,创业板表现良好,但是现在资金面可能会紧,创业板也有可能会出现回调,建议保持关注。


怎么看疫情结束后的资金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