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社大讲堂|须眉虽强,巾帼不让


E社大讲堂|须眉虽强,巾帼不让

2018年的3月8日,为了纪念国际妇女节,「纽约时报」特别增设了Overlooked 栏目,为了纪念那些未曾被时报重视的、过世的卓越女性,补登她们的讣告、叙述她们生平事迹。


其中就有Maria Bochkareva

她领导妇女们参加了一战

My heart yearned to be there, in the boiling caldron of war, to be baptized in its fire and scorched in its lava.

——她在1919年的自传中写道


E社大讲堂|须眉虽强,巾帼不让

这名女英雄也即将在我们的游戏中出现。


Maria Bochkareva 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妇女。

但战争改变了一切。

E社大讲堂|须眉虽强,巾帼不让

1914年

她申请加入军队,但被拒绝。

于是她直接给沙皇发电报,请求加入俄国军队。沙皇批准了她的请求,26岁的她和男人一起奔赴前线。

她曾从战场上救出50名受伤的士兵而被授予勋章,男兵也对她刮目相看。

E社大讲堂|须眉虽强,巾帼不让


1917年初

她提议建立一支由女性组成的作战部队,以女性为榜样,在战场上树立新的俄军战士形象。这个提议得到了陆军总司令布鲁西洛夫的批准,她说服政府首脑,并获得了组建妇女营的允许。

这也是俄罗斯成立的第一个女子营。


1917年5月

在彼得格勒,她号召妇女走出家庭,参军并加入她的妇女营。

当天就有1500名妇女响应,另外有500人随后加入。


E社大讲堂|须眉虽强,巾帼不让

1917年7月

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已成为陆军中尉的Maria Bochkareva 率领妇女营来到前线,在斯莫尔贡附近的进攻战斗中,妇女营遭受了严重损失,她也身受重伤。


尽管男兵对女子敢死营充满歧视,她们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证明了她们的实力不容小觑。从此,该营也被西方称为Women's Battalion of Death 即妇女敢死营。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军事革命委员会正式解散了妇女营。

被布尔什维克拘捕的Maria Bochkareva 拒绝与新政权合作,多次逃脱都以失败告终。


E社大讲堂|须眉虽强,巾帼不让

在她即将被处决时,奇迹发生了。

一名刽子手认出了她就是在德国前线拯救了他生命的女军官。于是,这名战士站在她旁边宣称:他会与Maria Bochkareva 死在一起。


在别人的帮助下,Maria Bochkareva 终于设法逃脱到了美国。


1918年8月,伊热夫斯克发生反布尔什维克叛乱,玛丽亚到达阿尔汉格尔斯克,重新创建了妇女营,数以万计的妇女穿上了军用制服。

1919年10月,她被布尔什维克再次逮捕。

1920年5月15日,被执行死刑处决。


E社大讲堂|须眉虽强,巾帼不让

电影「Battalion 」就改编自Maria Bochkareva 的故事

女兵营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了数次伏击战和偷袭,她们坚强、执着、全力奋战的精神深深鼓舞了俄罗斯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