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夜雨十年灯什么意思?

西行降魔


这句话出自北宋文人黄庭坚的《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这首诗创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此时黄庭坚在德州(今山东)任职。黄几复在四会县(今广东)任职,两人分处天南海北,黄庭坚遥想友人,写下了此首诗。

其中“江湖夜雨十年灯”,写尽了离别和别后的思念之情。

“江湖”一词,能使人想到流转与漂泊。

“夜雨”,联想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能引起怀人之情

“江湖”听“夜雨”,是多么的令人感到萧索寂寞,作者用“十年灯”一词,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两个各自在江湖中漂泊的朋友,在下着雨的夜晚,独自点着灯,相互思念着对方,略显寂寞孤独,而这种孤独,已延续了十年之久。


飞扬的小鸭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十多年之后,回首望去,那个天真烂漫的少年依然在岁月里深情款款,潇洒放歌。

江湖夜雨十年灯——写在前面的话

一直以来都想给自己十多年来的读书生涯做一个总结。少年时期的记忆是鲜活而美好的。细碎的家庭趣事,陪伴我成长的小伙伴,每每回想,都有温暖泛上心头。我的求学之路并不那么顺遂,这其间也充满着我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这些年,在网上连载过几部小说,出版过一本玄幻著作;当过记者,深入基层采访过许多人;有过短暂的教学体验,参加过不少课外活动。这其间,彷徨过,迷惑过,无数次对影自怜,无数次失落倦怠。这十多年来,我也无数次匍匐在书桌上,就着微弱的灯光,听着窗外江南的雨声,一字一字写下我内心的感悟。山谷《寄黄几复》诗有云:“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已一去不复返,阅历给生活增添了更为厚重的底色。光阴荏苒,杯酒之间却已是时过境迁,那微弱的灯火似乎还在远方摇曳。好友芳芳总说我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总能感染一大波人,让大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但她不知道,多少深夜,我一个人待在宿舍,在暗黄的灯下,感受到四周汹涌而来的黑暗,只能独自泪如雨下。太多渺小的心愿,太多去不了的远方,太多无法珍惜的情感,太多改变不了的现实。但这就是生活原本的样子,它打断你尖锐的棱角,模糊你清澈的眼神,泯灭你心中最深的渴望。它让英雄寂寞,美人迟暮!奇妙的是,多年之后,回头看去,竟还能依稀看见那个纯朴的自己。原来,我并没有走多远,归来仍是少年!

此本个人文集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多情少年曾有梦,是少年生活的一些回忆,关乎故乡与梦想。第二部分洛阳亲友如相问,记录了一些亲友,生活中的逸闻趣事以及我在北京生活的一些见闻与感受。第三部分腹有诗书气自华,写了一些我对中文学科的看法,记录了我的中文课堂和老师以及我们诗意栖居的生活。第四部分为问渠那得清如许,是观书有感,读书笔记,名篇诗文赏析。才疏学浅,大多个人感悟。第五部分江湖夜雨十年灯,则简略回顾了我的武侠创作历程,并收录了我的两篇短篇武侠小说创作。生活如水,细细品来,冷暖自知。此情可待成追忆,但愿此生不惘然。

人生在世,知音难求。谨以此书献给那些陪伴我走来的亲人和师友们。每一篇文字都带着我最深的祝福和情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悠悠千载,惟愿铅字不灭,真情永存!

《江湖夜雨十年灯》是个人文集,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多情少年曾有梦,是少年生活的一些回忆,关乎故乡与梦想。第二部分洛阳亲友如相问,记录了一些亲友,生活中的逸闻趣事以及在北京生活的一些见闻与感受。第三部分腹有诗书气自华,写了一些对中文学科的看法,记录了笔者的中文课堂、老师以及诗意栖居的生活。第四部分问渠那得清如许,是观书有感,读书笔记,名篇诗文赏析,大多个人感悟。第五部分江湖夜雨十年灯,则简略回顾了作者的武侠创作历程,并收录了之前的两篇短篇武侠小说创作。



兰芝常生Lucky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

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

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沈德春


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爽爽的大跟班


江湖夜雨十年灯是黄庭坚《寄黄几复》中的诗句,上句是桃李春风一杯酒。整首诗表达的是怀念友人,对友人怀才不遇、天南海北的遭遇而无尽的惆怅。

这两句是诗中的名句,意思是当年在春风下我们观赏桃李共饮美酒,而如今江湖落魄,一别已经十年,常常夜晚对着秋雨思念你。

通过这两句诗我常会想起和我在一起工作了六年的好朋友,因为我们曾经吃饭同桌,卧床同铺。受我的影响,跟我一起玩同样的游戏,只是匆匆一别达四年之久,没有音信。曾经的桃李春风,如今的江湖夜雨,只有思念让我们在梦中相遇。

这让我想起了白居易和元稹的友情,白居易在元稹死后很多年里,写下了的“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这样的诗句,如今我们之间虽然没有阴阳两隔,但是却已经白发初生。


而今又到落花处


江湖夜雨十年灯出自黄庭坚《寄黄几复》一诗。全诗如下: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大意是:

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

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

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书剑客申联军


江湖夜雨十年灯什么意思?

“江湖夜雨十年灯” 意思(译文):

十多年来的漂泊生话,有多少个寒雨之夜,(我)独对孤灯,对老友(黄几复)无尽的思念。

下面对相关“江湖夜雨十年灯”全诗的相关内容进行赏析,以便更好、更全面的进一步理解此句。

“江湖夜雨十年灯”,是著名的诗句,出自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寄黄几复》诗中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个性豪放不羁,豁达大度,即使处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谈笑风生,不改其乐。黄庭坚一生最崇拜苏东坡,处处以东坡为榜样;后与东坡一起被卷入党争的璇涡中。

黄庭坚(黄山谷)生平:

① 原籍金华(今属浙江),后祖上迁家分宁(今江西修水),遂为分宁人。

②历任国子监教授、秘书郎,曾为《神宗实录》检讨官等等。

③尤长于诗,与苏轼并称“苏黄”。与张耒、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

④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艺术上讲究修辞造句,追求新奇。

⑤工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⑥撰有《山谷集》、《山谷琴趣外编》等。

《寄黄几复》诗的背景简介:

一、此诗是黄庭坚作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

二、诗名《寄黄几复》即以诗人的好友黄几复命名。

1.黄几复,名介,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与黄庭坚少年时就有交谊,交情很深;黄几复的事迹可见《黄几复墓志铭》(《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三)。

2.黄庭坚为黄几复写过不少诗,如《留几复饮》、《再留几复饮》、《赠别几复》等。

3.黄庭坚写作《寄黄几复》时,此时的黄几复在广州四会县做县令,黄庭坚也在德州德平镇做官。他写这首诗,叙述了与黄几复之间长久的别离和深切的思念。

《寄黄几复》全诗主要内容:

首联句:“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①我居住在山东德平,地近黄海(即北海),你居住在广东四会,地近南海。

表达含义:两地相隔实在太远。

②我们之间好久没有通讯了,不是不愿意写信,而是书信根本无法投寄。即使请鸿雁投寄,也被鸿雁谢绝了,这是因为广东四会在衡阳的南边,鸿雁根本飞不过衡阳。

表达含义:说明地阔天长,音信难通。

颔联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回溯二人过去的欢聚:

①在桃花李花盛开的季节里,我们在京城相聚,一道赏花饮酒;可惜只有一杯酒的光阴,时间实在是即短又快。

表达含义:喻相聚的时间太短。

②分别后,天各一方分散在远方,各自过着漂泊的生活;十多年来,多少个寒雨之夜独对孤灯,引发对老友的思念。

表达含义:别离的十年中,对老友说不尽的思念。

颈联句:“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①家里缺少家具,家里只有立在那儿的四堵墙壁。

表达含义:县长家里,竟然是家徒四壁,说明黄几复是清官。

②一个人三次趺断胳膊,就能积累治疗和护理的经验。喻:黄几复己有政绩,并显露出治国救民的才干,为什么得不到重用,还要在下层“跌撞”?

表达含义:说明黄几复是有功绩的下层官吏,却一直得不到提升。

尾联句:“想见读书头己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①黄几复己是白发萧萧,却乃像从前那样好学不倦。

表达含义:说明黄几复好学上进。

②所处小县密箐深林,荒凉僻远,常常猿猴伴着读书声在哀叫。

表达含义:说明黄几复处境凄凉。

《寄黄几复》中“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解析:

一、“桃李春风一杯酒”

1.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

2.用“挑李”、“春风”两词,把春天美好的景象描绘了出来,给人以美感的同时,暗示了彼此在少年时,春风得意的神情和快感。

二、“江湖夜雨十年灯”

1.在“江湖”而听“夜雨”,更增萧索之感。

2.两个朋友,各自飘泊在江湖,每逢雨夜,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这番景情,已延续了十年之久。


沿流溯源


大家好,我是海海文化闲谈,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这句话出自黄庭坚的《寄黄几复》,全诗内容为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全诗的意思是说:我住在北海,而你却住在南海,我想鸿雁传书给你写信,但却路途遥远,无法送达。想起曾经,我俩在桃李树下迎着春风共饮美酒,如今却已相隔十年,远隔两地只听到夜雨簌簌而下。你勤俭持家但依旧家徒四壁,古人曾说,三次折断肱骨之后,便成为治病的行家,我希望你不要如此。你为了读书头发已花白,却仍旧没有出路,隔着溪水能隐约能听到猿猴的啼哭。

"江湖夜雨十年灯"指的是诗人与好友已经十年不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仕途不顺的遭遇感到痛心和不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相别多年的好友的思念之情


海海文化闲谈


江湖便是东风恶,夜雨十年恰孤寒。

这首诗与其说是回忆当年和发小的无忧岁月,不如说他们两个人如今都活成了“让自己讨厌的样子”,准确地说“活成了让自己悲伤的样子。”

当年的想法不是这样子的,当年是桃李春风,兴致满满,抱负凌云,情趣盎然,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是好的,一切都是可以改的。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这首诗里还有一个潜台词,就是“欢乐是那样短暂,而忧伤却又如此漫长”,作者的表述极为精巧和深沉。

快乐是“一杯酒”

忧伤是“十年灯”

饮一杯酒需要多长时间呢?几秒钟的事情罢了。而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却用了“十年”,一刹那和十年,便是快乐和悲伤的对比冲突。

同样,还有一重含义。

冷与暖。

室外的酒,欢宴的酒,交际的酒可能是凉的,但不在乎,因为年轻,因为气盛,因为根本不在乎。

屋里的灯,夜晚的灯,而且更让人感到孤苦的是还下了雨。一盏灯如何捱得过漫漫长夜。

这一句越读越悲伤,越读越断肠。应当是作者有感而发,否则不会写得如此动人。

首联,颈联,尾联都是典型的江西诗风,每个字都能看明白,但其中的典故却云山雾罩,看起来在吊书袋,而且还全是客套话,应酬话,甚至是不痛不痒的废话。

黄山谷相当牛掰,他可以写出许多类似的这样的句子,偏偏没有写,究其原因就是想突破,不想重复杜甫的老路。杜甫第二的名声不如黄山谷第一。


亦有所思


“江湖夜雨十年灯”来自黄庭坚《寄黄几复》。黄几复与黄庭坚少年时就是好友,交情颇深。写此诗时,诗人监德州,在今山东,黄几复为广州四会县令。


首联: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交待此时,两人一南一北。寄雁传书为何不能呢?相传大雁南飞,至衡阳而止。王勃诗云:“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秦观《阮郎归》也写:“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诗人借用这些典故来说明两人通信的困难。


颈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想起那年桃李芬芳,春风拂面,你我把酒言欢。

恍惚还是昨天的事情

分别后,各自踏上前程,“江湖多风波”,你过的还好吧?

“窗外雨潺潺”,这样的夜晚,孤灯相伴,夜不能寐,更加想念兄弟你了。

这一别竟然有十年之久了。

颔联: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左传》:“三折肱,知为良医。“

是一句古代谚语,大致是说:多次断臂就成为了(治疗断臂的)良医。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持家,但有四立壁,是要说黄几复为官清廉,人品正直。治病,不蕲三折肱。以治病比喻主政,”不蕲“是不希望,不祈求的意思。为什么呢?诗人认为黄几复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政绩,还只是一个县令,希望他不需要再多摔断几次手臂(再多写磨炼),才可以得到重用。

这里其实是承接第二联说的,据考证,”桃李春风一杯酒“,是在熙宁九年(1076年)黄几复“同学究出身,调程乡尉”。他们在京城欢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未来充满憧憬。

十年后,两鬓微霜,还在江湖沉浮。江湖是相对京都来说的。

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


尾联: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读书头已白,还在江湖浮沉,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听着那猿猴攀援深林青藤时发出的哀鸣,想着离庙堂还那么远。

思来,怎么不凄凉!不平之鸣,怜才之意,都蕴含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