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兒子一般大的小男孩,我想對你說......

湯山的夜很寧靜,從宿舍沿著標好的紅線步行到達B座5樓,量體溫、測指脈氧,換上防護服,戴上口罩、帽子、手套,同伴觀察互相檢查是否穿戴完備,正式進入半汙染區,看到了傳說中的機器人,專門負責運送藥物和化驗單,時代發展,享受科技帶來的便捷。


前線日誌/跟我兒子一般大的小男孩,我想對你說......


與我並肩作戰的還有很多90後,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將她們推向一線,她們選擇迎戰,在苦難中成長。

進入第一間病房,只見一家三代,外婆、媽媽、兒子三人都在抹眼淚,問詢後得知10歲的孩子因為住院太久無緣由的嚎啕大哭發脾氣,媽媽安撫無果,責罵無效,氣得哭著。外婆心疼孫子和女兒,找孩子舅舅遠程視頻聊天講道理也無效,傷心地坐在床邊邊抹眼淚邊嘆氣。

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場景,說實話我都忘了這三位是具有高度傳染性的新冠患者,在我眼裡,她們就是我的病人,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內心的煎熬可想而知。


前線日誌/跟我兒子一般大的小男孩,我想對你說......


我告訴小男孩:你是個十歲的孩子,我家裡有個十二歲的哥哥,我離開他來這裡就是為了早點把你治好送回家,所以你要想想在醫院照顧你的叔叔阿姨們,他們比你還想回家,我可以理解你的情緒,但不支持你這樣隨意發脾氣,比你難受的人很多,能讓你早日出院的只有你自己,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等待。


前線日誌/跟我兒子一般大的小男孩,我想對你說......


安撫完小男孩接著安撫家長:孩子的成長中會遇到叛逆期,加上這一特殊事件,要嘗試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的內心波動,做家長的有時候也要學會做一個“垃圾桶”,讓他盡情倒出負能量的東西和宣洩情緒,等他情緒穩定了再講道理,熬一熬就過去了,一家人團結一心才能共度難關!

親愛的小男孩,我不想說災難是財富,但希望這場災難能成為你人生中的一本珍貴的教科書,教會你感恩、勇氣和愛!


前線日誌/跟我兒子一般大的小男孩,我想對你說......


王毅 中共黨員 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 兼十病區主任助理,2月28日作為第三批醫療隊支援南京“火神山”——南京市公共衛生醫療中心。

作為一名黨員、一名從醫18年的呼吸科醫生,得知疫情需要,王毅第一個報名支援武漢。

她說,“03年非典的時候,我院就是定點醫院,我們是看著前輩們奮戰的身影成長的,這一次,看著同事同學們紛紛馳援前線,身在南京,心繫病人,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外,隨時聽候組織的召喚!”

接到要去支援的通知,她激動地說“終於輪到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