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盤古開天到大禹治水,我輩始終堅持一個道理:不服輸,不認命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我們身為土生土長的華夏子孫,更是無比的驕傲與自豪。


特別是在面對外來人的時候,我們的內心甚至會有著淡淡優越感。而支撐著我們骨子裡的自信的東西,便是那一個個氣勢恢宏的神話故事。


盤古開天、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等等這些往聖先賢的事蹟,最終塑造出了我們的民族自豪感。


但是,當我們面對自己深刻反思的時候,我們不禁也會產生一個疑問,那就是中國的這些神話,好像其他文明也有;而且從世界文明的起源時間來看,中國也不是最早的那一個。


那麼,我們中國文化的自信來自哪裡呢?


最後,我從這些神話故事中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我們祖先在面對困難時,相比其他文明,我們不服輸,不認命。


就像魔童哪吒說的那樣:不認命,就是我哪吒的命。

從盤古開天到大禹治水,我輩始終堅持一個道理:不服輸,不認命

一、盤古開天,開的是精神。


小時候,我們總以為盤古開天就是一個神話故事。


說有個叫盤古的巨人,在一片混沌之中睡了十萬八千年,醒來之後發現四周一片黑暗。於是一生氣,站起身,拿起一把神斧就向四周劈去。


那輕而清的東西都向上飄去,形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向下沉去,形成了地。然後盤古站在天地中間,不讓天地重合在一起。


天每日都在增高,地每日都在增厚,盤古也隨著增高。這樣又過了一萬八千年,天變得極高,地變得極厚,可是盤古卻累倒了,再也沒有起來。


最後,盤古的頭化做了高山,四肢化成了擎天之柱,眼睛變成太陽和月亮,血液變成了江河,毛髮肌膚都變成了花草,


呼吸變成了風,喊聲變成了雷,淚水變成了甘霖雨露滋潤著大地。


於是盤古,成為了我們心中最偉大的神。


但是,盤古從古至今,一直被我們津津樂道,難道真的只是因為他是開闢了天地的神嗎?


現如今,我們都長大了,當我們現在再來思考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們終於明白。


我們崇拜盤古,不是因為他拿斧子劈開了天,不是因為他是我們心中敬畏的神;我們崇拜的,是他那一股子敢幹的精神,當見到天地未開,我就劈開它的精神。


而這,也是我們民族的精神。

遇到未知,先劈再說,遇到困難,先幹再說,遇到坎坷,先衝再說。


所以,我們總是能夠逢凶化吉,總是能夠轉危為安,因為我們,相信自己。


從盤古開天到大禹治水,我輩始終堅持一個道理:不服輸,不認命

二、夸父逐日,逐的是夢想。


細數我們中國的古典神話故事,其實有好多都能帶給我們啟發,帶給我們精神引導。


它們時常指引著我輩在黑暗中摸索,在困難中前行,在絕望中堅定信念,然後讓我們時刻謹記,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我們都有根。


可唯獨有一個故事,它是那麼的例外,以至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列子·湯問》:“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於隅谷之際。渴欲 得飲,赴飲河渭。河渭不足,將走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


沒錯,上面這則故事,就是夸父逐日。


為什麼呢?夸父為什麼要追太陽呢?太陽怎麼能追上呢?追不上為什麼還要追呢?


不理解,不認同,覺得他好不自量力。


曾經我一直以為,他是我們的反面教材,以為這個故事流傳下來,就是要告誡我們後人,不要不自量力,而要有自知之明。


可是,當我踏入社會,開始為了自己的目標去努力,為了自己的夢想去奮鬥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夸父在我心中的形象,變了。


特別是在不想起床的清晨,想到自己內心深處一直渴望得到卻始終遙不可及的夢想的時候。


在遇到那些個明明看起來遙遙無期,明明知道沒有結果,卻還依舊堅持去做的日子。


我突然發現,原來人生,真的會遇到需要自己去傻傻地追求、去閉上眼奔跑的時光。


在那一刻,我終於理解夸父。原來生而為人,真的需要敢於逐夢,因為萬一,實現了呢?

從盤古開天到大禹治水,我輩始終堅持一個道理:不服輸,不認命

三、共工怒觸不周山,撞的是不服。


當初黃帝軒轅在阪泉之戰中打敗了炎帝神農,於是兩族進行合併,成就了我們黃炎子孫的根基。但實際在暗地裡,炎帝部落還是不太服從黃帝,所以他們之間一直矛盾重重。


而水神共工,身為炎帝后裔,他是最不服的那一個人。於是在顓頊帝即位後,水神共工就召集那些心懷不滿的人們,共同反叛顓頊。


後來雙方經歷一番激烈的打鬥後,顓頊勝利,共工失敗。於是共工開始逃亡,最後到不周山,因為撐天大柱不周山擋住了共工的去路,於是共工怒觸不周山,以至天地傾覆。


那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


我想,它應該是在說:當自己遇到失敗的時候,我們可以退走,但決不能服輸。


既然天柱擋路,那我就撞過去,大不了玉石俱焚,但我絕不能服輸。


就像西楚霸王項羽,寧願烏江自刎也不願退守江東。


就像漢武帝派遣霍去病,硬是北擊匈奴三千里,哪怕之前從沒贏過。


而這,就是我輩中人,絕不認命,絕不服輸。


是故,共工的那一撞,撞出了我們民族的脊樑。我共工就是要告訴你,哪怕天傾,我也不服你軒轅。因為我輩,決不低頭。

從盤古開天到大禹治水,我輩始終堅持一個道理:不服輸,不認命

四、女媧補天:雖然世界很糟,但我希望變好。


那一日,共公敗北,怒而撞倒撐天大柱不周山,以至蒼天傾覆。霎時間,脈氣失常,洪水氾濫,大火蔓延,人類陷入了一片災難之中。


有人的被洪水淹死,有人的被崩塌的山石砸死,有的人被兇猛的野獸和大鳥殺害。


我們的祖先女媧,見眾生經歷如此浩劫,內心實在不忍,遂決定煉石補天。最後,女媧在天台山上,歷時四年,終於練出三萬多塊五彩神石,成功將天補全。


在以前,我只覺得女媧補天只是神話。但是現在,我看到了我們祖先曾經,即使生活很糟,但依然在努力變好。


而且也正是因為這種信念,使得我們中華文明能夠傳承五千年而屹立不倒,而且能夠很榮幸的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斷過傳承民族。


也許會有人說,我們是幸運,可我想說,我們是因為努力。


我輩先賢,也曾經歷過災難,經歷過入侵,經歷過生與死,經歷過風雨飄搖,我們經歷的磨難一點都不少,但是最後,我們總是能在危難關頭,堅強挺住。


這所有的一切,不是因為幸運,而是因為我輩足夠努力,努力想把糟糕的生活變好。


所以,不要因為自己拿著一把爛牌,就以為永遠不能打好;不要因為現在的生活很糟,就選擇放棄仰望星空;因為命運,都在自己手中。

從盤古開天到大禹治水,我輩始終堅持一個道理:不服輸,不認命

五、大禹治水,治的是人能勝天。


堯帝時期,大禹的父親鯀,治水九年無功,而遭貶羽山。


於是大禹,感傷先人,勞身焦思,在外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最後走遍華夏,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終於以疏導的辦法,解除水患。


在以前,我們傳說的都是神話,開天,補天,撞山,雖然他們激動人心,但終歸是虛無縹緲。


可是現在,當我們看到大禹真的能把水患治好,發現我們人類只要努力,真的可以戰勝自然的時候,我們華夏人徹底意識到:


我們真的,可以勝天。


於是後來,我們有了李冰父子修的都江堰,有了世代接力的萬里長城,有了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兩千公里的京杭大運河,有了近代紅軍的萬里長征路。


當失意的時候,我們說會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當絕望的時候,我們會說:山窮水復無疑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當與至強相對,我們會說: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


是故大禹治水,治出了我輩民族人定勝天的信念,治出了我輩先賢人定勝天的先河。


困難再大,大不過洪水,逆境再難,難不過山川。只要敢為天下先,那麼山川皆可平。

從盤古開天到大禹治水,我輩始終堅持一個道理:不服輸,不認命


天地未分,我就劈開它;大山擋路,我就撞開它;天空缺漏,我就補上它;大水氾濫,我就治理它;


還有那一個夸父,哪怕明知追不上,我也要追,因為我們有夢,我們是追夢人。


而這,就是中國文化,民族脊樑。不服輸,不認命,相信自己,人定勝天。


本人是文化領域愛好者,後期會不斷創作關於文化領域的文章,如果有覺得寫的不錯朋友,可以點擊上方紅色關注,後期小編會有更多的優質內容呈現,感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