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闾中正≠收臀,练太极拳的你一定要明白

在《十三势行功歌》当中有“尾闾中正神贯顶”一语。这是对练太极拳,乃至练好太极拳的重要指导。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或者有些人做了却做的不对。



这里的关键是,首先没有搞清尾闾指的是哪里,其次没有正确的解析什么是中正。当这两点缺一个的时候,你都没法练好太极拳,更不要提两个都是错的了。



尾闾中正≠收臀,练太极拳的你一定要明白



当你看到上图,或许会惊叹的认为,原来这就是尾闾啊!我告诉你,先不要那么高兴,仅仅这个还不是尾闾的全貌。因为,尾闾一词的出处及其描述才是它真正的所指。



《庄子.秋水》中有:“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之句。这是尾闾一词最早的出处。从中可知,尾闾者,海水之聚而泄之口也!



故,认定长强穴即尾闾是错的。因为,人体之气血犹如江河湖海,经络血管好似渠径沟壑。在如此对应下,任督二脉又为周身气血的总归之海。因此,尾闾所处之位置实际是指的是会阴。





尾闾中正≠收臀,练太极拳的你一定要明白


会阴为督、任、冲三脉的交会之处。此处又聚集在人体两阴之间,故名会阴。所以,任督二脉为人体十二经络之六阴经,六阳经最终的汇聚之所,其勿论任脉还是督脉,低而泄者皆在此处。故真正的尾闾指的是这里。



在道家的丹道修行体系中,小周天是关系着整个修行层面的关键一环。而小周天启动的标志就是背后(督脉)三关会有内景效应显现。其中,尾闾关即为启动的第一关。



道家有“开关展窍”一说。在小周天阶段,开关就是开的尾闾,夹脊,玉枕这三关。关就好像城门关,通过了就能见到城里的景象了,这就叫做展窍。关不开,窍不展。人体内部的奥秘就无从感知得到。



尾闾中正≠收臀,练太极拳的你一定要明白



为什么通关要在尾闾关呢?这就好比火箭发射,它的能量推动是在下端的。所以,通背后三关实际就是人体能量聚集在尾闾这个部位首先达到相当冲击量的时候的效果。在印度瑜伽的修行体系中,对此称之为“根达尼”。只是用词描述的不同,实际都是一回事。



当然,这不是我们这篇推文所要表述的所在。我只是告诉大家人体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奥秘,而尾闾到底指的是什么。进而,我们练太极拳才能结合正确的认识理解并做对。



在开篇的时候我提到了,认定长强穴即尾闾是错的。但这并不是说习练太极拳的时候和长强穴这里没有关系。且关系还非常的重要。当然了,更准确的说,是骶骨乃至骶髂关节这一块。练太极拳,这个地方必须要能活且内收进去。



尾闾中正≠收臀,练太极拳的你一定要明白


也许你看到这里会马上做试验体验,如果是这样,那么你也更大的可能是感觉不到变化,或者变化后了的不是那么的舒服。这两种情况是普遍的大概率现象。问题其实很简单,就出在腰这个地方。



很多人都说太极拳是很科学的,但是却说不明白科学在哪里。让我告诉你,它的科学就科学在合理的运动及整体的构建。说白了,就是要到处部位产生变化。因此,上述两个问题就是因为没有多处产生变化,尤其是腰(命门)这个位置。



我们练太极拳应该都听过松腰这个要求要领吧?在《十三势行功歌》中开篇即告诉我们:“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所以,练太极拳中的要求都是有前人实践话语依据的。因为,只有松腰才能真正的让尾骨活起来。



尾闾中正≠收臀,练太极拳的你一定要明白


上图右侧的人像是杨式八十五的创编者杨澄甫。它的这个姿势在现在人看来不好看,而且倾斜的很明显。完全是不合现在的太极拳练习的规矩。但你敢说他是错的吗?



其实,古代的太极拳恰恰就是这么练的!因为,当人体整体都朝着一个目标而去做的时候,它只能是这样。这就好似百米起跑必须是“各就位”——蹲下→→“预备”——下肢角度发生变化,身体前倾→→“砰”——以最大的蹬地之力结合前倾角产生最佳的推动力。否则,优雅的站立是永远也不会有瞬间爆发起跑的效果的。



所以,松腰才能让尾骨活且舒服,想尾骨能做前收运动就必须要松腰。这个时候结合练拳中的不同姿势,大多时间里身体都不会是标版溜直的,而这反而是正确的结果。且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最为关键的就是虚线里所标识的“百会会阴一线穿”——上下对正。



尾闾中正≠收臀,练太极拳的你一定要明白


太极拳是阴阳共存且还须平衡转换的运动。可以说,其无处不阴阳。阴阳既是相对而言,也是看得见和看不见而言,也是内外而言。所以,在太极拳的正确练习中,不仅要有阳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部位的整体结构变化,还要有阴的,看不见的,摸不着的玄妙变化。



而这种阴的变化是必须要借助阳的变化而不可的。这是一切高级拳术体系的奥妙所在。也是所谓的内功的所在,更是人人可以复制,可以实操的科学性所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已经把尾闾的定义搞清楚了,如何让尾骨动起来的原理也搞清楚了,尾骨动这个太极的阳是为了实现百会和会阴上下虚虚相对这个阴也搞清楚了,剩下的就是对这种变化后的火候的拿捏以及保持。这就涉及到了中正。



尾闾中正≠收臀,练太极拳的你一定要明白


中者,不偏不倚;正者,正正好好。周身的变化的尺度能做到不偏不倚,正正好好,即谓之中正。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则神自贯顶,则自然顶头悬。练拳的从始到终就能感觉到轻松圆活了。是谓: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所以,尾闾中正≠收臀,练太极拳的你一定要明白。希望本文能对你更加深入的练好太极拳有所帮助。如有不懂之处,可以扫下方二维码进我们的学习平台,我会用视频+音频+图示+文字的方式和大家进行沟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