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巧用吸引力法則,破解“倒黴現象”,助你心想事成


《墨菲定律》:巧用吸引力法則,破解“倒黴現象”,助你心想事成

“怕什麼,來什麼”的倒黴怪現象,背後隱藏的秘密是什麼?

大家是否會經常被碰到這樣的經歷:

老師佈置課後要背誦課文,說好下次課要檢查,往往你認真背的時候,老師沒有叫到你的名字;但是一旦你沒完成或是沒背熟的時候,老師第一個點名的就是你;考前複習的混瓜爛熟的題目出的很少,但是沒有複習到的知識點,全部出現在試卷上。

第一次穿上剛買的小白鞋,出門前你祈禱著今天好好呆在辦公室不出門,回家千萬別下雨,結果那天不是下雨就是要出門跑外勤;當某一天你穿上心愛的白衣服,就餐的時候,越是小心翼翼,越是發現白衣上已經濺上星星點點的醬汁或油跡。

為什麼會這麼湊巧?有時候想想,發現生活真的挺能戲弄人,我們越是擔心的事情,它越是不請自來。

應驗了一句話:“怕什麼,來什麼”。

這難道是生活在故意刁難我們,給我們難堪麼?其實不然,最大的問題在於我們自己本身的心態,如果我們對這個問題太過擔心或者焦慮,那麼我們就不能以平常心去對待它,其產生的結果也會與我們的期望背道而馳。

《墨菲定律》:巧用吸引力法則,破解“倒黴現象”,助你心想事成

前段時間,我在一本叫《墨菲定律》的書裡,找到了與這種過度擔心相切合的理論依據,它就是被心理學家稱之為:“墨菲定律”的心理狀態。

“墨菲定律”誕生於20世紀中葉,是由美國一個叫“愛德華·墨菲”的工程師提出的,它也可以解釋為一種心理學效應。

愛德華•墨菲是美國空軍工程師,有次他與上司一起去參加一個火箭減速超重實驗。這個實驗是要測定人類對加速度的承受極限。

安裝實驗加速計有兩種方法,他發現竟然有人將16個加速計完全裝錯。理論上全部裝錯這種可能性是非常小的,於是他做了這樣一個“聞名”的論斷:

如果做好一件事有多種方法,假如其中一種方法有可能導致事故,那麼肯定會有人去犯這個錯誤。

《墨菲定律》:巧用吸引力法則,破解“倒黴現象”,助你心想事成

譬如你很討厭一個人非常不想看見他,那麼有可能這一天他都會圍著你轉。

如果你到售票廳購買火車票。售票廳裡有很多隊伍,你經過思考,選擇了一隊你認為是最快的,你毫不猶豫地排到那隊裡面。奇蹟發生了:你兩邊的隊伍走得很快,你排著的那隊一動也不動。你很生氣,決定換個隊。於是你換到了你認為更快的那一隊。你剛換過去,奇蹟又發生了:你新換的那隊一動不動,你剛剛離開的那個隊走得很快。

在股市當中也常見墨菲定律的影子:你怕跌,它偏偏跌給你看;你盼漲的,它偏不漲,你忍不住賣了,它也開始漲了;你看好五隻股,買進其中的一隻,結果除了你買的股票外,其它四隻漲得都很好……

這就是墨菲定律的秘密:事情如果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墨菲定律》:巧用吸引力法則,破解“倒黴現象”,助你心想事成


《墨菲定律》:巧用吸引力法則,破解“倒黴現象”,助你心想事成

太過於在意成敗,忽視事情本身的過程,是產生“怕什麼來什麼”這個怪現象的源頭

夏蓮是舞蹈演員,平時排練節目和登臺表演都很優秀,有一次,歌舞團應邀參加一個重大的文藝表演活動,作為團裡的臺柱子,夏蓮自然要擔起表演重任。因為之前都是常規演出,她都能以平常心對待,專心致志地沉浸在下自己的表演中,並出色地完成任務。但這次不同,如果表演出色,她就可以代表團裡參加更高級別的演出活動,團裡也非常重視這次活動,反覆叮囑她一定要好好表現。

面對這些壓力,她開始有點不淡定了,擔心自己的表演會失利,她在後臺不停地給自己打氣:這次表演很重要,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結果事與願違,夏蓮在表演之前,把自己弄得非常緊張,結果上臺開始沒多久,她就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她在表演過程中的一個翻躍的壓軸動作失利,自己則重重地摔在地上,幸好沒有大礙,但腳傷卻只能讓她暫時離開舞臺,接下去的幾個月時間也只能臥床休息養傷,晉級表演也無緣參加了。

夏蓮的這個舞蹈已經上演過數十場,每場都取得成功。但偏偏在她認為最重要的這場演出中失利,正好應驗了《墨菲定律》中的“怕什麼,來什麼”這個怪現象。

《墨菲定律》:巧用吸引力法則,破解“倒黴現象”,助你心想事成

能夠讓《墨菲定律》中“怕什麼,來什麼”這一怪現象橫行霸道的原因:

1、我們卻往往把失敗和挫折看成是運氣、環境或他人造成等外部因素,所以才會陷入:怕什麼,來什麼的怪現象。

2、過分地看重輸贏和成敗,將自己置於一種緊張焦慮的高強度壓力之中,導致在做事情的時候,瞻前顧後,患得患失,終究沒能把事情做好。

正如夏蓮在重要場合中,表演失利一樣,正是因為她的心態已經改變了,之前一直心無雜念地表演,在乎的是表演本身;而這次,她卻太在意成敗本身,讓她無暇顧及表演,所以才產生了失誤。

看淡壓力,持平常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墨菲定律》:巧用吸引力法則,破解“倒黴現象”,助你心想事成


《墨菲定律》:巧用吸引力法則,破解“倒黴現象”,助你心想事成

巧用吸引力法則,把“怕什麼,來什麼”轉變為“想什麼,來什麼”,助你心想事成。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就是負面心理暗示會對人的心態及行為造成不良影響,而正面的心理暗示,則會讓人獲得從失敗走向成功的峰迴逆轉,這就是我們說的“吸引力法則”。

方林從小喜歡寫作,平時也有寫文的習慣,但是她對自己寫文一點信心都沒有,從不敢投稿,也不敢發到平臺上,因為她害怕寫不好被人笑話,投稿被拒。所以雖然她寫了很多文章,但從來沒有任何收效。

結婚生子後,家裡的開支驟增,才讓她產生通過寫作變現來補貼家用的念頭。非常巧的是,在她這個念頭後,正好打聽到同學小敏通過寫作,現在的收入遠比她工作的收入高的消息。

為此她很快地聯繫到小敏,詢問有關情況。小敏也很熱情,不但指導她寫作的技巧,還把她拉到寫作營裡和很多寫作者一起學習、交流。很快地在小敏的帶動下,方林迅速開啟了更寬闊的寫作之路。

現在的她,不僅自己經營著幾個平臺的賬號,還經常有投稿的資源,寫作變現的願望也隨之實現。她很開心地說,感謝遇到小敏,感謝自己的好運氣,讓自己夢想成真。

方林之所以能夠夢想成真,很大程度上就是“吸引力法則”的助力結果。

要打破墨菲定律的“詛咒”,我們就要善於利用“吸引力法則”,用積極的心理暗示,以肯定式的語言做表述,充分發揮自身潛力勇敢應對即將到來的事情,才能有翻盤逆襲的機會。

《墨菲定律》:巧用吸引力法則,破解“倒黴現象”,助你心想事成


《墨菲定律》:巧用吸引力法則,破解“倒黴現象”,助你心想事成

面對“墨菲定律”,巧用 3招法寶,助力我們夢想成真。

吸引力法則就是這樣一個過程:當我們想要解決某一個問題,或者實現某一個願望的時候,只要我們有意識地去專注於這件事情上,事情就會向著好的方面發展,因為你在奮鬥的過程中,能力已經在慢慢提升中。

想要能夠驅逐“怕什麼,來什麼”的黴運,提高我們成功的機會,我們可以通過這3個方面去努力:

1、 提前預判可能會發生的不利因素,防患於未然,做好防禦工作。

我們與其擔心可能會發生的不利情況,不如行動起來,儘量地將負面影響扼殺在搖籃裡,避免問題的發生。

比如擔心考試考不好,那就認真複習,把所有知識點都掌握好,那就能夠做到勝券在握。

2、 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坦然面對和處理事情。

我們在處理事情和問題的時候,應該保持平和的心態,把精力專注於解決事情的本身和過程上,而不應該去計較和憂慮事情的成敗結果。

這樣才能讓我們保持良好的狀態,才能保證事情的圓滿完成。

3、 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有更足夠的實力來應對問題。

成敗的關鍵與否,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足夠的實力 。

想要實現夢想願望,我們就應該多去學習和提高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解決問題的時候,能夠從容解決,讓成功的勝算更大。

《墨菲定律》:巧用吸引力法則,破解“倒黴現象”,助你心想事成

聽過一則分享:如果你喜歡一匹馬,不要試圖追它,你肯定追不上。你應該去種草種花,等到草長鶯飛的季節,馬自然會回來找你。 如果那匹馬就是不回來呢? 沒關係,你有了草和花,有了獨特的魅力和資本,這匹馬不來,別的馬會來。

夢想就像是一個頑皮的孩子,有時候你越想得到她,它就越會跑的更遠,甚至用躲避的方式來住弄你。但如果你在她面前蹲下,對他敞開雙臂,努力地對她示好,他反而會笑著撲進你的懷抱。

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主動去思考我們想要的東西,然後努力做到極致,我們周圍都會散發正能量的氣場,也就會吸引到積極地能量,助力我們走向成功的彼岸。

世界上任何的努力,或許不能給你帶來即時的回報,但它們卻能讓你在不經意間夢想成真。

《墨菲定律》:巧用吸引力法則,破解“倒黴現象”,助你心想事成

(本文為檸小檬果原創文章,轉載須經本人同意,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檸小檬果:崇尚自由,熱愛詩和遠方,專注情感心理和認知提升領域。請關注我的今日頭條號:檸小檬果,期待用有溫度的文字與您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