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挺:应加大中小企业纾困力度,基建项目提高回报

记者 | 胡颖君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相当大,我们预测今年1季度GDP增速是零。”在3月11日下午举办的媒体沟通会中,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作出上述判断。

在疫情得到控制后,一个颇为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后续是否要快马加鞭,把1季度丢失的GDP补回来?

陆挺表示,根据测算,如果今年GDP要保6的话,后面三个季度增速至少要达到7.8%。他建议可以设置相对比较宽的GDP增长区间,比如5%~6%之间。

“ 我们更应该关注此后三个季度的增长目标,而未必一定要使GDP增速达到一个全年很高的增长目标。”他说。

由于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济的担忧加剧,3月3日美联储紧急下调联邦基金利率50个基点,这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单次最大幅度降息。

“我们预计中国央行将在未来几个月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而下调基准存款利率的可能性也在增加。但是我们认为,如果央行降息的话幅度可能也不大,因为央行尚未恢复在2014-16年宽松周期内“透支”的降息政策空间。”陆挺表示。

对于经济而言,尤其是对受疫情严重影响的小微企业而言,在当前情况下,运用降准、使用抵押补充贷款(PSL)等贷款工具为贷款展期、减税、减租和减息提供资金可能比降息有效得多。

面对“新基建”概念的火热,陆挺对此保持审慎态度。他表示,政府确实需要推出一定规模的刺激计划来稳定总需求,但应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清醒地认识到以下几点:

一是不能将产业混淆为基建,不能借疫情让政府过度补贴某些产业。二是基建不分新老,关键是提高回报,应根据国情来选择合适的项目和确定基建的区域布局。 三是在逆周期调节方面,积极推进在建基建项目和房地产项目的复工,加速推进已规划项目的开工。

陆挺认为,此次疫情既是需求冲击又是供给冲击,因此应格外重视复工复产,加大纾困力度。给予封城之中的武汉乃至湖北全省居民现金补贴既能促进公平,又是高效的逆周期调节政策,能显著扩大消费需求。

“我们应该看到过去十几年来,经过三轮宽松刺激,我国刺激需求的空间大为缩小,政府应慎用手中资源,珍惜调控的空间。”陆挺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