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灰”中的墨骨精神——邢小刚新水墨马的艺术魅力

在中国绘画的用语中本没有“墨骨”一词, “墨骨”常常是因“没骨”而造成的笔误。在这里以“墨骨精神”为标题,到不是因为笔误,却是在看了邢小刚教授最新创作的一批以马为题材的水墨画作品后,在脑海中蹦出来的一个 “新”词。近年来邢小刚以马为题材创作大量写实造型与中国水墨相融合的作品,在画界受到广泛的关注与好评。有人说他的作品中西结合;又有人说他的作品是当代水墨画的探索;还有人说他运用了传统 “没骨画法”……。的确以上评论在邢小刚水墨马作品中都有所体现,这正是邢小刚水墨马作品受到画界好评的关注点。中西融合、水墨探索、没骨画法这些词加在一起,再细细品味他的作品,加之对画家品行的了解,脑海中突然冒出了“墨骨精神”这几个字来。

一、“墨骨”与“没骨”

所谓的“墨骨”来自于“没骨”。“没骨画法”是传统绘画的一种画法。“没骨画法”即直接用墨色或颜色描绘物像,而没有墨线勾勒的轮廓“骨”的一种绘画技法。邢小刚的水墨马作品同样以墨色直接描绘物像,虽然没有用线条勾勒马的轮廓,但以浓墨、淡墨、干墨、湿墨或上下染点、或左右皴擦,以墨为“骨”,正所谓“墨骨”也。


“黑白灰”中的墨骨精神——邢小刚新水墨马的艺术魅力

《龙马精神》作者:邢小刚材质:纸本水墨画尺寸:180×180cm

二、“墨骨精神”在邢小刚水墨马技法中的体现

“墨骨”不应理解为一种画法,而是体现出一种精神,即“墨骨精神”。

邢小刚水墨马作品中的“墨骨精神”体现在他对中国传统水墨画笔法、墨法精神的理解,在笔法上他运用中锋、侧锋、逆锋、拖笔、散锋等,以点、线、面构成马的形体势态。在墨法上利用墨、宣纸与水的交融,形成焦、浓、重、淡、清不同的变化。

用墨即“墨法”是邢小刚水墨马作品的灵魂,最能体现“墨骨精神”。中国传统水墨画有“墨分五色”之说,即黑、白、浓、淡、干、湿六种墨色效果。邢小刚水墨马作品将“墨分五色”的丰富变化延伸到一个新的领域,他运用新、焦、宿、退、埃的五种墨质和枯、干、润、湿、漓五种变化效果,将骏马表现得神形兼备,走进探索 “墨法”表现形体结构与意境的新水墨领域。用墨之法,讲究"活"和"变"。邢小刚的水墨马作品运用浓墨画马的五官;用淡墨渲染马的骨骼肌肉;用焦墨画出马鬃、马尾;用宿墨画出马的皮毛肌理效果;用破墨衔接调整;用积墨层层积染增强马的体积感;用泼墨增加画面的灵动感。传统水墨画中的浓墨法、淡墨法、焦墨法、宿墨法、破墨法、积墨法、泼墨法,在作品中得到了灵活运用。看似新派的水墨画马作品中包含着传统中国水墨画的精髓。


“黑白灰”中的墨骨精神——邢小刚新水墨马的艺术魅力

《静思》局部


“黑白灰”中的墨骨精神——邢小刚新水墨马的艺术魅力

《静思》作者:邢小刚材质:纸本水墨画尺寸:180×180cm

三、“墨骨精神”与“黑白灰”的力量

黑白灰是指色相相同,而明度不同的三种颜色。在西方素描造型中黑、白、灰色调是观察表现物像形体结构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中国水墨绘画中讲究“墨即是色”,是指以水调节墨的浓淡表现事物的五色之相。“墨分五色”是用水将墨调成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进行绘画创作的一种技法。可见西方素描中的黑、白、灰变化与中国水墨画中的“墨分五色”变化有着相同的意义。

邢小刚,自幼从学习绘画的起步就进入了系统严格的造型训练体系,建立了他对美术造型的最初认识。名家的指导和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使他对绘画造型中的结构、解剖、光影、色彩等有了更加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并熟练掌握了绘画造型的表现语言。近些年来邢小刚撰写出版了《素描教程》、《半身人像写生》、《人物头像写生》、《手部写生教学示范作品》、《人物速写教学示范作品》等10多本教材和美术技法书,其中《素描教程》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获“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显示出他对基本功的研究与基本功的彰显,这些都对其严谨写实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黑白灰”中的墨骨精神——邢小刚新水墨马的艺术魅力

《素描教程》“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作者:邢小刚)


邢小刚在40多年的美术学习与创作过程中,始终贯穿着“黑白灰”与“水墨”两大情节。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的《邢小刚素描创作展》;在三江美术馆举办的《中法艺术家交流——邢小刚、奇斯兰艺术作品展》;在新华日报上以《黑白灰的力量》介绍其素描创作作品,以及出版的大量的有关素描的书籍,都体现了他对素描的酷爱,形成“黑白灰情节”。再看他的中国画创作,无论是牡丹、青竹还是日行千里的骏马,大都以墨为主,将“黑白灰情节”延伸到中国宣纸之上,形成水墨情节;将西方“黑白灰”的造型功夫与中国水墨画“墨分五色”相结合,形成了现在的新水墨画风格和“墨骨精神”。

“黑白灰”中的墨骨精神——邢小刚新水墨马的艺术魅力

《鸟语花香》(水墨画/邢小刚)


“黑白灰”中的墨骨精神——邢小刚新水墨马的艺术魅力

《观风思远方》(水墨画/邢小刚)

三、“墨骨精神”在邢小刚水墨马作品内涵中的体现

邢小刚水墨马作品的“墨骨精神”体现在他对马的忠勇无畏精神的赞美。马是人类的朋友与战友,它参与了人类推进历史的进程。随时代的进步,马的实用价值逐渐淡化,但马所体现的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昂扬向上、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被人们赋予了独立的认识价值和审美品格象征。在邢小刚的水墨马作品中无不体现对马的赞美与讴歌,画中的每一匹马都有各自不同的神韵、神态与气质。或精神抖擞注视远方、或意气风发昂首阔步、神骏气昂奔驰万里,让欣赏者在满幅墨气中享受马的动态美与马的精神美。


“黑白灰”中的墨骨精神——邢小刚新水墨马的艺术魅力

志在千里》作者:邢小刚材质:纸本水墨画尺寸:180×180cm


“黑白灰”中的墨骨精神——邢小刚新水墨马的艺术魅力

《奔马图》(水墨画/邢小刚)


“黑白灰”中的墨骨精神——邢小刚新水墨马的艺术魅力

《骏马驰骋万里疆》作者:邢小刚材质:纸本水墨画尺寸:134×34.5cm

四、 “墨骨精神”与画家人品

画品如人品,画如其人。邢小刚水墨马“墨骨精神”的形成还与他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邢小刚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跟随当兵的父母南征北战,先后到过北京、洛阳、贵州、南京等地生活学习,经历的风风雨雨,锻炼了邢小刚坚韧的意志品质。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在江苏省文联、台湾东海大学、南京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南京林业大学、三江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工作。30年间美术编辑、访问学者、教师、院长不同的角色体验着不同的人生滋味,也凸显了他不断追求,不惧坎坷的倔强性格。


“黑白灰”中的墨骨精神——邢小刚新水墨马的艺术魅力

路过凯旋门


五、邢小刚水墨马“墨骨精神”的艺术特点

邢小刚以马为题材创作的水墨画作品,以墨造型,用大小、深浅不一的墨色描绘马的形体结构与动态,整个画面没有墨线,只有墨块。经过多次焦、浓、重、淡、清墨色的渲染堆积,形成强烈的立体感,

他的墨马作品介于工笔画与写意画之间,集工笔画的工整、细致、准确和写意画潇洒、淋漓为一身,将墨色、水色与笔触于一体,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邢小刚的“墨骨精神”是对传统“没骨画”法的一种继承与扩延。

“黑白灰”中的墨骨精神——邢小刚新水墨马的艺术魅力

创作中......


军人家庭和人生经历给了他坚韧的的意志;“黑白灰情节”给了他严谨的写实功夫;不断追求的经历给了他倔强的性格;传统“没骨画法”、“ 墨分五色”、给了他充足的养分。这一切最终都凝聚在他的水墨画作品中,其作品以墨为造型手段,以墨为骨,画面墨气十足、,形成具有“墨骨精神”的艺术特点。著名理论家左庄伟教授在《小刚画马水墨画集》一书中写道“我推崇小刚的用素描功力与水墨相结合画骏马艺术,因为他是一种智慧和胆识的创造,在当今多元化艺术环境中,任何一种艺术样式都是艺术家的智慧、才能和创造的结晶。”

我们祝愿邢小刚的水墨画在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时代里,创作出更多、更新、更好的作品。


“黑白灰”中的墨骨精神——邢小刚新水墨马的艺术魅力

《八骏之赤骥》作者:邢小刚 材质:绢本宫扇


“黑白灰”中的墨骨精神——邢小刚新水墨马的艺术魅力

《宝马龙驹》作者:邢小刚 材质:镜片(金面)


“黑白灰”中的墨骨精神——邢小刚新水墨马的艺术魅力

《奔行万里》 作者:邢小刚 材质:镜片(金面)


“黑白灰”中的墨骨精神——邢小刚新水墨马的艺术魅力

《腾飞》(水墨画/邢小刚)


“黑白灰”中的墨骨精神——邢小刚新水墨马的艺术魅力

邢小刚(邢晓刚)教授、硕士生导师、金陵科技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江苏省动漫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秘书长、江苏省文联书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黑白灰”中的墨骨精神——邢小刚新水墨马的艺术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