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的敬意應該留給醫生

多年來的就醫經歷,使我恨死了醫院和一些不良醫生。原因很簡單,一是就醫療費用高,二是一些醫生對待病人的態度很不友善。表面看起來似乎與醫生的關係最大,其實,人與人打交道,沒有幾個回合的交往,任何人不能有先入為主的思維慣性。說到就醫更不是一兩次的接觸就能瞭解醫生的。

二00三年,我的親人橫遭車禍,右腿小腹以下大腿到腳腂,被車輪碾壓,小腿全部粉碎性骨折,大腿的肌肉碾壓掉了一半,小肚破裂,腸子能見,會陰撕裂;事故現場長時間沒人施救,是我趕到現場才攔下一輛公安局的公務車,送到本地醫院救治。傷情嚴重,一到醫院簡單處置後迅即轉院。

其實,我們的敬意應該留給醫生


長途疾行,病人送到中國人民解放軍161醫院後,接診醫生們一邊處置、搶救,一邊簽發“病危通知書”給我,與我交底傷情,需要把小腹以下的腿鋸掉。當時那個絕望的心情,不是用言語能說明的。我央求醫生一定要用最大的希望保住右腿,醫生答應了,也做到了,他們用各種高超的技術接骨、植皮、療傷,病人康復了,而且無多大後遺症,走路都不顯形。後來,她再出現在外面時,人們竟不相信醫生有這麼大能奈、這麼高的技術!

往事記憶猶新,現在,高超的醫術和醫德再一次呈現在眼前。就是前幾天我所發“生活,擊碎你的不是無知,而是無奈”一文中,所述檢查一事,接下來的事情證明了我屬實的“無知”。

其實,我們的敬意應該留給醫生


醫生告訴我,術前的檢查很有必要,醫生的手術方案來自詳細的病種、部位、程度,還與人的體質、年齡、病齡密切相關,這些數據來源於所需要的各種檢查,這些檢查能幫助醫生精準施刀。事前如不做到了然如胸,術中就沒有‘’導航‘’,會增大手術風險和病人的痛苦,更會危及生命。對於需要手術的病人來說,這些檢查費用真的不用去“沽價”。

值得一說的是,所謂‘’醫德‘’的爭論不是不應該,應該的是針對個別或極少數人,而不是大多數。

我的主治醫師初時對於我並無多高信心,只是置身於三甲醫院的治病水平之下,知道並無很大風險。讓我敬佩服的是,咋天近十一個小時的手術,從專家、主任到醫師,還有助手、麻醉師、護士及其他成員,從早八點連續工作到下午十八點多,近十一個小時的緊張細緻的手術,安全地讓病人‘’下了‘’手術檯,我揪心地度過了十多個小時的等待,看到從病人體內割下的病塊,讓人熱淚盈眶,這樣的救人精神讓我能說什麼呢!

主治醫師梁治坤在告訴我手術風險的時候,據我的“經驗”判斷,他只是“說說”而已,只是盡個“流程”和為了“止損”,不得不嚴肅的交待;我簽字並未含糊,並且讓他“放心”,我說:既然選擇了‘’武漢市中心醫院‘’、選擇了你,病人交給你,我放心!

其實,我們的敬意應該留給醫生


手術室外漫長的等待,是一種焦慮,是一種期盼!醫生們在用高超的技藝救人,不!是在擊打我的誤解!他們沒有一個人出來找我,更沒有安慰。這——不是“冷漠”,是在釋放無言的安慰!沒有人出來給你“病危通知書”,這是醫生的醫德對世人的宣誓!也是對“誤會”的解答!2020.1.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