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拿父母賣豬錢去創業,今夫妻身價440億,被稱為魚飼料大王

之前講過憑藉賣飼料發家的新希望集團的劉永好兄弟,而今天要講的這位同樣是靠賣飼料發家,不過他賣的不是豬飼料,而是魚飼料。當初拿著父母的賣豬錢去創業,20歲就發明了“渠道金屬網箱式流水養魚”技術,後來研製魚飼料年產600萬噸,人稱“魚飼料大王”,如今夫妻二人身價440億元,他就是通威集團的創始人劉漢元。

他曾拿父母賣豬錢去創業,今夫妻身價440億,被稱為魚飼料大王

劉漢元1964年出生於四川眉山,現擔任通威集團總裁、上市公司通威股份董事長、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漁業協會副會長等職位。然而,縱觀劉漢元先生的創業經歷,可以說是非常的傳奇。在1978年到1981年年間,劉漢元就讀與四川省水產學校,畢業後被分配到了眉山縣水電局工作。當時,整個四川省不怎麼產魚,而由於龐大的市場需求,魚類養殖在當時的四川蓬勃發展,於是,工作期間的劉漢元拿著父母賣豬的錢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


由於學的是水產專業,於是,劉漢元就開始在自己家鄉的一條運河裡開始了漁業養殖。由於對養魚技術的痴迷,在1985年,20歲的劉漢元發明了“渠道金屬網箱式流水養魚”技術,這也成為了劉漢元創業成功的一個起點。網箱養魚最早起源於我國南方的沿海地區,劉漢元參考了其中的思想與觀念,將技術進行創新與改進,更加的適合內陸運河與渠道的水產養殖。“渠道金屬網箱式流水養魚”技術取得成功後,正常來說,劉漢元很快就能成為當地的養魚大戶與養魚專家,發家致富並不困難。然而,劉漢元想的卻更加的長遠,他想的是把這種養魚的技術推廣開來,讓四川出現千千萬萬個養魚大戶,然後自己再專門的生產魚飼料,來實現共贏。

他曾拿父母賣豬錢去創業,今夫妻身價440億,被稱為魚飼料大王

隨後,劉漢元就利用家裡的一臺小型絞肉機來做魚飼料配方,經過多次試驗,終於配出了能讓魚苗在五個月里長到一尺半魚飼料,並受到了當地養魚大戶的歡迎。1986年,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劉漢元自籌資金,在自己的家鄉眉山縣永壽鎮建起了我國西南地區第一家集約化魚飼料工廠,取名“科力”,寓意“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且,劉漢元的第一家魚飼料工廠,完全是劉漢元自行設計、自行施工、自行安裝建起來的,當時的年產量5000噸。


劉漢元的魚飼料工廠一經投產,市場上就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景象,附近的養魚戶紛紛而來,為了購買劉漢元生產的飼料,養魚戶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隨著飼料廠的蓬勃發展,1992年,劉漢元再次自籌1000萬元,在縣城裡建起了一座現代化飼料工廠,取名通威飼料有限公司。這座現代化的飼料工廠,每年的生產能力達到了10萬噸,按照當地人的說法,就是每天生產的飼料能裝100多輛汽車與拖拉機。

他曾拿父母賣豬錢去創業,今夫妻身價440億,被稱為魚飼料大王

1995年,通威集團將總部遷到了四川省的省會成都,並先後兼併和發展了8家分公司,控股飼料廠20多家,子公司遍佈全國18個省市。隨後,通威集團又在美國與德國相繼建立分公司,魚飼料遠銷海外。截止到如今,儘管通威集團已經發展成一家多元化的集團,旗下除了農牧業務,還發展了光伏業務。但是,農牧業務仍然是通威集團的核心業務。根據上市公司通威股份公佈的財報數據:通威股份每年農牧業務的營收高達160多億,光伏業務營收約90多億元。其中,通威集團每年的飼料生產能力超過了600萬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水產飼料生產企業,水產飼料在全國佔據了25%以上的市場份額,已經連續16年位居第一位。

或許當初連劉漢元自己也想不到他會憑藉一個不起眼的魚飼料做到今天的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