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我們要的不只是下線,更是安全!

滴滴順風車出事了,再一次。

8月24日,一名浙江樂清的20歲花季少女在乘坐滴滴順風車去參加朋友生日會的途中慘遭順風車司機殺害。

此時,距離5月6日空姐遇害案過去還不到4個月。

在上次的“滴滴空姐案”之後,真實職業故事編輯部曾採訪過幾名滴滴司機。

他們之中有的認為“司機殺人的事情太多了,只不過這個被報道出來了更廣為人知一些”;

有的覺得“司機原因佔80%,滴滴和女孩自己也各有一定的原因”;

有的嘆息“那個男的(犯罪嫌疑人)肯定也是一時想不開,現在都什麼年代了,網絡這麼發達,怎麼會想到做這種事呢?”;

更有甚者表示“一個女孩子深更半夜的,幹嘛要叫順風車呢?”

我們無法改變部分人群的觀點,但這次的事件無疑用——白晝行兇——這個明確的事實打了那些受害者有罪論者一個響亮的大耳刮子,也告訴了所有人,惡人就是惡人,無論是在白天還是黑夜,無論你打扮的精緻或是樸素,無論你穿的多還是少,從來都不是阻止他行惡的緣由。

與上次的事件相比,這次受害者更是曾向好友進行求救,還通過微信轉賬了9000給兇手,卻仍然沒能拯救自己的性命。

滴滴,我們要的不只是下線,更是安全!

圖|源自網絡

強姦殺人者罪無可赦,無論他是“內向”,“多次借錢創業失敗”,還是“從小老實”都不是他犯罪的理由,這點毫無疑問。

滴滴,我們要的不只是下線,更是安全!

然而除了去斥責兇手心理變態,憤怒惡性事件頻發、女性“生存環境”惡劣之外,我們還應該去關注什麼,以及,該如何來保護自己?

作為運營平臺,滴滴有著無可推卸的責任

兩次惡性案件的發生,作為運營平臺,滴滴出行本身有著無可推卸的責任。

我們梳理了這次案件的時間線:

8月24日:

13時,被害人從樂清飛虹南路上車

14:09,被害人給朋友發送定位,表示“怕怕”,“這個師傅開的山路,一輛車都沒有”

14:14,被害人發出最後2句話,“救命”,“搶救”,自此失去聯繫

15:42,好友多次與被害人聯繫未果後撥打滴滴官方客服電話進行溝通,

得到回覆“將有相關安全專家介入處理此事,會在1小時回覆”

之後在16:00、16:13、16:28、16:30、16:36、16:42共7次聯繫滴滴平臺,均未果。

與此同時,被害人的另一位好友在16:00左右向永嘉上塘派出所報警。期間警方通過該好友的手機與滴滴進行溝通,在表明身份的情況下要求獲得司機具體信息(電話、車牌等),均未果。

17:35,被害人家屬向樂清警方報警。

17:42,滴滴平臺反饋熱線來電錶示聯繫上司機(犯罪嫌疑人),司機表示被害人未上車。警方要求滴滴平臺給出嫌疑人具體信息(電話、車牌等),遭到拒絕,聲稱洩露隱私。

17:49,滴滴公司回電,要求提供介紹信以及兩名民警的警官證。

18:04,民警通過郵件,將滴滴平臺所需手續發送至滴滴公司。

18:13,警方獲得車牌、司機手機號等重要線索。

8月25日:

凌晨2:12,被害人好友在新浪微博發佈尋人消息,引發廣泛關注。

凌晨4點,警方在柳市鎮抓到犯罪嫌疑人

7:00左右,通過多次指認,警方找到拋屍地點

9:00左右,警方在永嘉縣峙口村查獲車牌號為川A31J0Z的作案車輛

11:18,樂清警方在官方微信號發佈案情通報《樂清警方速破一起強姦殺人案》

14:43,滴滴官方微博發佈“對於樂清順風車乘客的道歉和聲明”

通過時間線的梳理,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作為一個大型的打車平臺,滴滴沒有一個正確完善的應急機制,同時對自己用戶的安全問題不夠重視,這也直接導致了案件的推進緩慢。但在生命面前,每分每秒,都彌足珍貴。

而更令人感到可怕的是,這名犯罪嫌疑人,才剛剛被另一位乘客投訴過。

滴滴,我們要的不只是下線,更是安全!

圖|源自網絡

就在案發的前一天,這名司機曾因圖謀不軌而被投訴,但滴滴並未處理,而是放任這名有著前科的司機載走了才20歲的受害人。

滴滴,我們要的不只是下線,更是安全!

圖|源自網路

正是對客訴的無動於衷,間接釀就了本次悲劇的產生。

你是打車軟件,還是社交平臺

是的,針對這次的不幸,滴滴方進行了道歉和聲明。

滴滴,我們要的不只是下線,更是安全!

你對司機的審核方面存在漏洞,案發車牌是嫌疑人臨時偽造。

對於前一天的投訴你們沒能及時解決,導致這個司機還能繼續行兇。

你們的客服存在問題,未能及時處理問題,導致警方查案受阻。

是的,在之後的“關於樂清順風車事件的自查進展”中,你表示自8月27日起將在全國範圍內下線順風車業務,客服體系整改升級,同時將順風車事業部總經理、客服副總裁2名高管進行免職處理。

滴滴,我們要的不只是下線,更是安全!

圖|節選自滴滴出行微博《關於樂清順風車事件的自查進展》

但是,這有什麼用呢?

那名才剛剛20歲的花季少女,已經不在了。

一名虎撲網友在網上發佈了自己從滴滴客服部辭職的原因,“基本上沒有任何權利”,“碰到刁鑽一點的乘客司機你根本聯繫不到他,不接你電話毫無辦法”。

滴滴,我們要的不只是下線,更是安全!

圖|源自網絡

而那名在此次案件中被免職的順風車負責人黃潔莉,則在這個項目上線初期聲稱“獨有的

社交性還能為這一業務加分”,“就像咖啡館、酒吧一樣,私家車也能成為一個半公開、半私密的社交空間”,“這是一個非常有未來感、非常sexy的場景,我們從一開始就想得非常清楚,一定要往這個方向打”。

可以說,這些充滿“性暗示”的印象標籤,包括一些具有煽動性的文案與廣告,都吸引了更多別有用心的司機來加入。

滴滴,我們要的不只是下線,更是安全!

圖|源自網絡

滴滴,你到底是打車軟件,還是社交平臺?

與其去搶社交軟件的生意,難道門檻准入、安全管理體系、流程把控、員工培訓這些方面不應該是你更需要注意的嗎?

我們當然理解沒有任何一個平臺能夠真正做到絕對的安全,但是作為一個市值4000億公司,你難道不應該在自己的權責範圍內將危險不斷縮小嗎?

我們憤怒的是,迄今為止,距離空姐遇害案不到4個月,卻又再次爆發了更加惡性的一起殺人事件。

我們難過的是,受害的女生是我們身邊再普通不過的一個,她玩王者榮耀,追延禧攻略,因為身邊的小事而感動欣喜,有著你我的影子。

我們害怕的是,哪怕她運用了近乎所有的自救手段,向好友求救,甚至轉賬給兇手,但依舊無法拯救自己,就這樣被殘忍地殺害了。

那我們,究竟該怎樣才能保護自己?

最後,這是一份來自淘寶26日前後防狼相關搜索詞的數據曲線。

滴滴,我們要的不只是下線,更是安全!

圖|源自驚蟄的運營朋友

這一曲線看起來觸目驚心。

我們在關注什麼?我們在害怕什麼?我們想要什麼?

大數據都在告訴我們。

只願所有人都能一生平安喜樂,永遠用不到這些工具。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