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雲南,吃了還想吃的臨滄十大特產美食,每一個都不可錯過

歡迎關注“ 萌蒂美食說 ”,我們每日為您分享食材、美食做法、烹飪技巧、店面經營等關於美食的那些事。上千個美食菜譜,極具競爭力的餐飲創業方案,等你私信給我們哦!

旺子米線:旺子米線同屬雲縣風味小吃,是將新鮮豬血放入適量食鹽至泡沫翻滾加入3倍清水,靜置半小時。豬血凝為半固體用刀劃成核桃大小方塊,用溫水煮熟待用。食用時,將用上等優質大米,用天然山泉水浸泡、磨漿、過濾、蒸、榨、煮、清漂等八道工序精製、柔韌度極好的細長、潔白米線用滾湯燙熱撈出入碗,加入新鮮肉湯汁和豬血塊;然後在加上紅紅的辣椒油、阿佤芫荽、蔥、醬油、味精等佐料即成,其口味鮮美、香氣四溢,令人回味無窮。

舌尖上的雲南,吃了還想吃的臨滄十大特產美食,每一個都不可錯過

鳳慶臘肉:臘肉是很多地方都有的美味,而其中最具獨特風味的是鳳慶臘肉。鳳慶臘肉味道濃香爽口,尤其是豬腿肉,比外地其它的煙燻肉要好吃得多,可以說是臨滄市鳳慶縣的特產之一。

鳳慶臘肉是用酒、鹽和各種香料醃製一個星期左右並掛乾的豬肉。

具體做法是:將二刀肉和坐墩肉,洗淨,把抹好了鹽的肉放在由高度數的酒、白糖、老抽、鹽做成的料汁的盆裡醃7天,每天都要翻動一次, 七天之後,把肉拿出來晾在特別通風的地方,晾曬一週後,把肉取下來,將料汁直接抹在肉上,再在通風的地方晾1-2周的時間,就可食用了。

舌尖上的雲南,吃了還想吃的臨滄十大特產美食,每一個都不可錯過

紅茶燒肉:臨滄滄源的一道特色美食,融合了茶之清香和肉之美味,肥而不膩,香濃可口,是獨具風味之佳餚。紅茶燒肉,所有原料之一是五花肉,說起五花肉,很多人嫌它油膩, 尤其是想減肥的人,碰都不敢碰,但是它跟紅茶完美的融合後,可以去油膩,成為一道美味健康的飲食。

舌尖上的雲南,吃了還想吃的臨滄十大特產美食,每一個都不可錯過

耿馬毫崩:它是雲南省臨滄市耿馬縣的特色小吃。“毫崩”就是油炸米花糖。傣族製作的毫崩香、脆、甜,顏色金黃,油而不膩,既是茶餘飯後的食品,又是款待賓客的美味佳餚,還是教徒們的拜佛貢品。

舌尖上的雲南,吃了還想吃的臨滄十大特產美食,每一個都不可錯過

石板蕎粑粑:選用臨滄苦蕎麵,用石板烤制而成。找一塊很平整的石塊,把石塊在火塘上烤燙,用老鼠核桃樹皮燒成灰兌上水,過濾後倒入蕎麵中攪拌,然後攤在石板上翻烤,即成苦蕎粑粑。

舌尖上的雲南,吃了還想吃的臨滄十大特產美食,每一個都不可錯過

雞肉爛飯:佤族喜歡吃“雞肉爛飯”,視之為上等佳餚。其做法是把剛開口叫的公雞用竹籤戳死後放在火上把毛燒光,拔去毛根,掏去內臟,然後切塊,放入冷水裡煮。等水沸後放入大米、五茄皮、酸筍、姜、芝麻、辣椒、花椒、木漿子、香芭草、鹽、蘇子等佐料,邊煮邊攪,米煮成稀粥便成雞肉爛飯。佤族雞肉爛飯選用本地土雞,忌諱用白毛雞煮制。拉祜族也把雞肉爛飯視為上等佳餚。

舌尖上的雲南,吃了還想吃的臨滄十大特產美食,每一個都不可錯過

稀豆粉米線:它是臨滄特色風味小吃之一。製作以豌豆粉、米線為原料,配以佐料而成。將豌豆粉調成漿過濾後煮成稀粥燉好備用,在燙好的米線上蓋以稀豆粉,拌上芝麻、生薑、油辣椒、花椒油、蒜泥、青蒜葉、味精、醬油等,食之味香可口。

白花木瓜:

雲縣白花木瓜是雲南省臨滄市雲縣的特產。雲縣特定的氣候條件下生長的白花木瓜形成了繁殖力強、適應性廣、掛果早、果實大、香味濃郁、產量高、果肉肥厚、細膩、無渣等特點,其營養成分優於其他品種木瓜,是獨具歷史淵源和發展歷史的特色農產品。

糯食:圓糖粑的製作方法很講究,它是以糯米為主,加上適量的黏米拌和後,用石磨碾成麵粉,用籮篩篩過,將篩下的細粉放入盆中加適量冷開水攪拌浸透均勻,捏拍成圓形粑,以芝麻糖為餡,最後用甑蒸熟而成的。這種圓糖粑細軟、滑潤,具有糯米和芝麻香味的特色,在當地非常受歡迎。


舌尖上的雲南,吃了還想吃的臨滄十大特產美食,每一個都不可錯過

鳳慶毛豆腐:就是長毛的豆腐,可以烤了吃也可以炒了吃,屬於臭豆腐一類,但絕對不同於其它地方的臭豆腐,風味絕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