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體溫測試功能集合到手機上嗎?

持9


在今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019-nCoV,NCP)一開始的時候,我也天馬行空的想過這個問題,如果我要能立馬做出一款能夠用測量體溫的手機,不但能解決當下測溫設備短缺的問題,還能為手機新增加一項新功能,方便更多人隨時隨地通過手機就能測量自己的體溫,每年的手機需求量這麼大,只要有那麼一部分人來買這種手機,豈不是能大賺一筆錢,當時心裡美滋滋的,感覺我實現“一億元”的小目標不遠啦!

但往往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今天我就帶大家全面的瞭解一下實現“測溫手機”的可行性、原理、具體措施及所遇到的難題,希望大家通過我的介紹,能對這種紅外線測溫手機有個全新的認識。

在技術層面上,實現用手機進行測量體溫是完全可以實現的,下面我就來探討、分析一下,具有測體溫功能的手機,應該具備的條件和所涉及的元器件、原理等內容。

▲一臺具有紅外體溫檢測功能的設備由:

光學系統、光電探測器、信號放大器及信號處理、顯示輸出等部分組成。

▶涉及到的硬件有:

熱電堆紅外傳感器、存儲、MCU(微控制單元)、模擬芯片、信號調理、運算放大器、LDO(線性穩壓器)以及電源類芯片等元器件。

其中,熱電堆紅外傳感器為核心元件,供應商以國外為主,目前也可以用國內少部分廠家的產品替代。

熱電堆紅外傳感器是利用物體的輻射能量隨溫度而變化的原理製成的,在常溫下,自然界的所有物體都是紅外輻射的發射源,只是紅外輻射的波長不同。

例如,人體溫度37℃,紅外輻射波長範圍在9~10μm之間;400~700℃物體的紅外輻射波長在3~5μm之間。

熱電堆紅外傳感器是一種根據塞貝效應機理,採用硅基微加工工藝,在硅片支撐層上排布熱電堆的若干個熱電偶,把這些熱電偶串聯起來,就構成熱電堆芯片。

傳感器接收紅外輻射時,熱點堆芯片上各熱電偶的電壓疊加輸出,從而將測試溫度轉變為電壓信號,變成人們可以直觀讀取的溫度值。

圖:熱電堆示意圖(來源:網絡)

圖:熱點堆紅外傳感器實物圖(TO-46封裝 來源:網絡):

▲紅外線傳感器原理圖:

當外界紅外輻射照射到探測器的吸收區,吸收區吸收紅外輻射並將其轉換成熱能,在熱結區和冷結區就會產生一個溫度梯度,通過熱電偶材料的塞貝克效應就可以將溫度梯度轉換成電壓信號輸出。

▲紅外線測溫示意圖

紅外線測溫就是採用熱電堆型紅外傳感器,將人體輻射的紅外線轉換為電信號的變化,再轉換成溫度值,通過顯示裝置顯示出人體溫度。

這種測溫方式相比傳統水銀溫度計,電子體溫計具有更安全,讀數直觀,時間短,精度高等優點。

弄清楚了“測溫手機”所涉及的相關元器件、原理等等,接下來我再分析一下,如果把這些元器件集成到手機中所涉及到的細節問題:

▲實現手機測量體溫,總體來說有二種模式:

㈠ 集成模式(手機和溫度傳感器一體化)

集成模式是指,將微型溫度傳感器模塊集成在手機機身上,再開發一款用於讀取、記錄、分析傳感器信號的應用軟件,這樣可以實現用一部手機就能進行非接觸式紅外體溫測量的功能。

集成式紅外線測溫手機樣機

這相當於要把一個完整的非接觸式紅外線手持探測器才能實現的測溫功能,經過優化後集成在手機內,難度可想而知!


非接觸式紅外線手持測溫儀 實物圖

▶這種集成模式所面臨的2個問題:

❶手機空間有限

用“寸土寸金”來形容手機的空間一點都不為過,如何將眾多的紅外體溫傳感元件集成在有限的手機空間內,既要保證原有手機的基本功能又要實現手機測溫功能,這給手機廠商的設計能力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如果採用擴大手機的體積,來容納溫度探測裝置,勢必會造成手機體重的增加,這和現在手機用戶追求的“輕”、“薄”的理念相左。

❷手機續航問題

目前智能手機的電池容量一般在2500-4000mAh,個別手機達到5000mAh,“測體溫手機”中集成了眾多電子元件,意味著手機耗電量增大,電池續航能力勢必下降,這是手機使用者所不希望看到的。

㈡ 外置模式:(手機+溫度傳感器)
▶實現手機測體溫的外置模式可分為2類:
❶USB數據線方式:
將紅外線體溫探測總成做成一個大小如同一隻口紅或者一隻筆大小的外置裝置,然後通過UBS數據線連接到手機上,將外置微型體溫傳感器採集到的信息傳輸到手機上,通過對應的軟件進行讀取、分析等數據處理,實現手機紅外線非接觸測試體溫的功能。


❷藍牙方式:
利用手機中的藍牙功能,將外置的紅外線體溫模塊採集到的溫度等信息等通過藍牙模式傳導到手機對應的軟件進行讀取、分析等數據處理,實現手機紅外線非接觸測試體溫的功能。

採用藍牙連接模式擴展性非常的強,比如我們把外置感溫裝置設計到,耳道式體溫計、體溫貼、感溫衣、綁帶式體溫計等物品上,就可以實現在手機端24小時不間斷的讀取體溫,可以更加直觀的分析人體溫度,實現發燒預警、24小時監控人體溫度、自動生成每個人獨特的溫度變化曲線等。

圖:感溫衣

USB數據線和藍牙方式相對於集成模式:

▶優點是手機並不直接接觸人體,而且在不改變手機原有外觀、功能的前提下,通過USB數據線或手機藍牙功能連接外置的紅外線溫度探測器,就能實現手機非接觸測量體溫。

▶缺點也顯而易見,這種方式需要額外增加一個外置紅外線探頭裝置,不便於用戶攜帶和使用。


▶以上內容詳細介紹了測溫手機必備的硬件要求,但是如果將紅外線探測裝置採集到的紅外熱電信號轉換成可供人們直接讀取的溫度值,還需要開發相對應的應用軟件,相對於硬件來說,這部分數據處理相對簡單,所以不在本次討論範疇。

總結:

本人通過以上內容介紹了:

一:手機測體溫必須具備的硬件條件

一臺具有紅外體溫檢測功能的設備由:

●光學系統、光電探測器、信號放大器及信號處理、顯示輸出等部分組成,

●涉及到熱電堆紅外傳感器、存儲、MCU(微控制單元)、模擬芯片、信號調理、運算放大器、LDO(線性穩壓器)以及電源類芯片等元器件,其中熱電堆紅外傳感器為核心部件。

二:紅外線探測器工作原理

熱電堆紅外傳感器是一種根據塞貝效應機理,採用硅基微加工工藝,在硅片支撐層上排布熱電堆的若干個熱電偶,把這些熱電偶串聯起來,就構成熱電堆芯片,傳感器接收紅外輻射時,熱點堆芯片上各熱電偶的電壓疊加輸出,從而將測試溫度轉變為電壓信號,再變成人們可以直觀讀取的溫度值。

三:分析了實現手機測量體溫的2種模式

❶集成模式(手機和溫度傳感器一體化)

實現手機測體溫的集成模式是,將微型溫度傳感器模塊集成在手機機身上,再開發一款用於讀取、記錄、分析傳感器信號的應用軟件,這樣可以實現用一部手機就能進行非接觸式紅外體溫測量的功能。

❷外置模式:(手機+溫度傳感器)

實現手機測體溫的外置模式有2種方式:

▶USB數據線方式:

將紅外線體溫探測總成做成一個大小如同一隻口紅或者一隻筆大小的外置裝置,然後通過UBS數據線連接到手機上,將外置微型體溫傳感器採集到的信息傳輸到手機上,通過對應的軟件進行讀取、分析等數據處理,實現手機紅外線非接觸測試體溫的功能。

▶藍牙方式:

利用手機中的藍牙功能,將外置的紅外線體溫模塊採集到的溫度等信息等通過藍牙模式傳導到手機對應的軟件進行讀取、分析等數據處理,實現手機紅外線非接觸測試體溫的功能。

通過上面的介紹和分析,儘管手機和紅外線探測器能夠有效的結合在一起,達到手機測試體溫的功能。


但是要將這款具有特殊功能的手機做出來,並推向市場得到用戶的認可,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目前華為、小米、OPPO 、vivo、魅族等主流手機廠商的反映來看,均沒有一家手機廠商發佈對這種手機投入研發和生產的消息。


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具有紅外線測溫的手機,很可能是叫好不叫座的產品,之前我天馬行空的賺錢想法,在理性和現實面前顯得那麼的蒼白無力!不知你對這種手機有何看法?


內涵視頻專場


作為一個手機行業的老兵,實際上這個功能早就實現了,應用場景是老年人專用健康手機。

技術原理:通俗的講一下技術,利用紅外線加一個熱度測量模塊,基本原理和測溫槍沒有差別,只不過數據通過手機屏幕顯示。

需求場景:滿足老人機通話和廣播功能外,還能有體溫測量的功能。而且老人也能夠方便的讀取相應體溫數據,主打健康牌。

前期銷售情況:其實非常慘淡,因為老人手機基本上價格在199元左右,但是加上測溫模塊後價格在300元左右,價格太高而且只有體溫計功能,在老百姓心目中在使用機會太少。

疫情的機遇:疫情期間,由於測溫儀需求的暴增,很多場所沒有測溫儀無法進入,導致一機難。最高價格炒到了近1000元。而體溫測試手機也隨風飛了起來,銷量是前期的10倍。

總結:測溫手機的理念早就有了,而且基於祖國強大的製造能力已經是成熟產品。關鍵是設計者在有了這個理念後,要堅持研發和技術改造,保證成為這個領域技術水平最專業的,其餘的就是當機遇來到好牢牢的把握,一飛沖天!


艾倫說手機


手機上可以集成體溫測試功能嗎?

1、根據目前的情況還有一定的難度,現在我來分析一下。體溫計要加專門的傳感器,非接觸測溫的傳感器是紅外探測器,測溫靈活快速,但是溫度探頭應該比攝像頭要大,集成難度也大,而且不知道集成之後有沒有影響。電子體溫計測溫原理 電子體溫計是利用溫度傳感器輸出電信號,再將電流信號轉換成液晶數字顯示溫度,同樣能保持被測溫度的最高值。

2、接觸式是通過熱電偶測溫,市面上現在有電子溫度計,所以手機測溫的話必須是非接觸的測溫。手機上必須裝有溫度傳感器,但是裝在內部用來測電池溫度的,這個用很多app都可以讀出來,所以手機要仿照我們現在用的測溫槍來測溫,但是要加大手機的體積。

3、手機設置成體溫計並非不可能,只需要安裝溫度傳感器就可以,在我們的手機中都有溫度傳感器,用來測試或者監控手機內部的溫度情況,但是這種溫度傳感器卻測試不了我們的體溫,那我們分析現在是用的電子體溫計,因為電子體溫計是通過溫度傳感器輸出電信號,專用液晶顯示溫度,關鍵是溫度傳感器。

4、韓國一家科技公司開發出了號稱是全球首款使用的智能手機的一種溫度傳感器模塊,可以這把模塊來裝到手機裡。現在也有款手機體溫計app,是一款在手機上測量體溫的軟件,但是這個軟件測量的體溫呢還不是很準確,誤差還比較大,目前正在試驗階段。所以說智能手機要測量體溫一定要需要相應的溫度傳感器,但是受空間的限制和外觀設計的這種影響,目前機身的手機上的還不是很現實。






北喬風919


有的!韓國一家科技公司已經開發出來世界第一款用於智能手機的專用微型溫度計傳感器模塊。這個傳感器可以加在智能手機上,並且與APP結合可以在0.5秒內測量出人體體溫,而且是非接觸式的,這樣有助於減少接觸感染現象。並且也不會讓智能手機本身的發熱影響到體溫的測量。

不過這個模塊目前並沒有大量應用在智能手機上,一個是還在測試階段、另一個原因可能在於智能手機上測體溫是否有必要和成本增加的考慮。對於不常用的功能,如果在智能手機上增加並沒有多大的吸引力,並且還給手機帶來成本的增加,所以很多手機廠商應該也沒有興趣做這樣的事情。



代碼接盤俠


這是個很好的想法,現在技術完全可以實現,也就是加個紅外測溫模塊,再在手機系統中開發個體溫測試應用APP,可以作為健康管理的應用。如今手機應用主要集中在軟件創新上,硬件創新還有很大的空間,相信一些手機廠家產品研發人員看到這個問答會受啟發,將來一定會有大量的醫療健康測試管理方面的創新應用誕生。





科學百曉生


完全可以。其實將溫度傳感器芯片集成到手機主板上,在處理器中添加溫度識別邏輯,通過上層軟件調用讀取並顯示。

但是這有一定的侷限:

1. 傳感器尺寸,現在手機要求越薄越小越好,傳感器尺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手機尺寸發展。

2.有些國產手機的功耗做的不是很好,傳感芯片會受片上環境影響,造成誤差甚至錯誤。

3.手機芯片商基本不會考慮這個功能,雞肋。


Qin末大叔的日常


老人機上集成測溫功能還是有需要的,包括血壓測試功能能,再配合數據平臺同步數據,對居家老人的健康進行實時關注。


幸福樹葉


完全可以,關鍵是集成成本高,另外紅外測體溫準確度偏低,個人使用頻率又低,意義不大。


半導體芯片IC


當然可以,只要在手機上集成光譜儀,就能檢測人體體溫,比體溫計功能更多,更精確


幸運851314


CAT S60/S61手機,集成紅外測溫功能。或者在手機上加裝FLIR或者高德的紅外測溫模塊,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