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山有很多祕道,很早以前,就讓新疆和西藏成了祖國的組成部分

提示:接下來就有了一個詞,一個出現在《呂氏春秋》中的成語——崑山之玉,也便有了和田玉在內地範圍、廣面積的傳播。崑山之玉不僅證實了我們的祖先在很多年前就知道崑崙山在哪裡,也和距今已有360萬年曆史的崑崙神話一道有力地說明,華夏民族文化的源頭和根脈均在崑崙山,新疆與西藏為中國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整體。


崑崙山有很多秘道,很早以前,就讓新疆和西藏成了祖國的組成部分

一、白玉河、墨玉河與和田河


這一條河就可以把遠古的歷史說個清楚明白了。它沒有波濤洶湧,卻把歷史流成了玉,讓人們可以觸摸,可以欣賞,讓粗礪的石頭有了溼潤與光潔,甚至還曾帶著幾分不可逾越的光亮與神聖。

在河田,有條河被稱為“河壩子”,始終是一個非常熱鬧的地方,當地人們總會扛上十字鎬和鐵鍬,在那裡去試運氣。如果好了,會碰到一塊大個的石頭,一塊大個的玉,一輩子,也就食無憂了。

崑崙山有很多秘道,很早以前,就讓新疆和西藏成了祖國的組成部分

河壩子實際上是玉龍喀什河,也叫白玉河,自古因生產和田白玉而得名。但如果將它純粹理解為生產和田白玉,那也是一種大錯特錯。在白玉河中,還生產著青玉、青白玉、黃玉、碧玉等36種和田玉,其中最為名貴的是河中的羊脂玉。這羊脂玉就是今天所說的真正的和田玉,珍品中的珍品,上品中的上品。

玉的名氣太大,把一切都掩蓋了。葉爾羌汗國時期(相當於明代)的中亞史學家米爾咱·馬黑麻·海答兒在其所著的《拉失德史》中寫道:“和田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城鎮之一,但現在只有玉石值得稱道了。”意思很明顯啊,在這個“全世界最著名的城鎮之一”的地方,曾經擁有的不僅僅是玉,而這也是我們在這篇文章裡的追尋。

崑崙山有很多秘道,很早以前,就讓新疆和西藏成了祖國的組成部分

白玉河發源於崑崙山北坡,全長504公里,年徑流量22.6億立米,灌區有7萬人受益。河水裡不僅流動著好運氣的玉,更有著人們的生命之源。據語言學方面的考證,“玉龍”為古維吾爾語,意為白。有時候,我們覺得這種考證實在是可笑,在新疆的歷史上,不僅僅只有維吾爾族,840年漠北迴鶻汗國的西遷讓維吾爾族的先民們有了主體的民族,而其真正形成在12世紀,高昌回鶻王國成為蒙古汗國的屬國之後的事情了。這中間有多少的文化融合與民族交融,已經說不清楚了。

“玉龍”兩個字明明白白地寫在那裡,“龍”比喻非凡的人物,把它和“玉”聯在一起,用意思非常明顯,古維吾爾語一定不會和漢語有這種發音與字意的巧合。語言學方面的考證不應該停留在這個層次上,就像河西走廊的張掖、武威等明明是漢語,硬要比考證成某某語。

崑崙山有很多秘道,很早以前,就讓新疆和西藏成了祖國的組成部分

和田河


古時候,白玉河是一個漫漫水沼,與西邊並行的喀拉喀什河匯合成和田河。喀拉喀什河也叫墨玉河,墨者,黑也,這一黑一白即是河田河的風景。墨玉河發源於喀喇崑崙山北坡開拉斯山,河源最高峰是團結峰(海拔6644米),河源支流約24條,其中16條系源自中崑崙冰川發育帶。

墨玉河河源在和田縣南部的 “河西崗”區域,流經219國道(新藏公路)大紅柳灘(新藏公路K487附近),西流於皮山縣康西瓦,直到三十里營房(賽圖拉鎮駐地)附近,這些為上游,然後轉向東流。從河源到大紅柳灘,河道基本上是由南向北穿行於喀喇崑崙山、南屏雪山和谷頂山之間,山體相對狹小,山脊海拔一般高於6000米。

崑崙山有很多秘道,很早以前,就讓新疆和西藏成了祖國的組成部分

擁有“喀拉喀什”這個名字,是因為墨玉河流墨玉縣,而墨玉縣城是喀拉喀什鎮。喀拉喀什河在喀喇崑崙山區蜿蜒曲折,到烏魯瓦提水文站流出山口。流經和田,皮山,墨玉縣,在闊什塔什與玉龍喀什河匯流成和田河。全長808公里,年徑流量21.9億立米。1995年在上游建有烏魯瓦提水利樞紐工程,灌區有6.7萬公頃耕地,53萬人受益。

好了,我們現在可以這麼來記和田河了,墨玉河與白玉河兩條河匯流而成,兩條河分別發源於喀喇崑崙山和崑崙山,北流入塔里木盆地,穿過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匯入塔里木河。兩源都由高山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補給。

不管是大漠戈壁還是雪山高原,有河流過的地方,都有著人類的“來路”,而和田河也不是當下哺育數十萬人、全長806公里那麼簡單。


崑崙山有很多秘道,很早以前,就讓新疆和西藏成了祖國的組成部分

二、大漠戈壁的綠洲與暗藏於雪山間的秘道


河流與人類的文明生息相伴,孕育和田河的高原雪山與和田河及其孕育的大漠綠洲,也讓今天的新疆與西藏自古以來就有了聯繫。崑崙山與喀喇崑崙山的在這裡成了可以逾越的,一條條的秘道就像河源眾多的支流一樣,暗藏于山間,新藏線便是其中的一條。

新藏線是繼川藏線、青藏線之後,進入西藏的第三條公路。原新藏公路北起新疆喀什地區葉城縣,南抵西藏阿里地區的噶大克(噶爾),後又南延至邊疆城鎮普蘭,這段公路全長1500多公里。後在此基礎上,又將道路從普蘭延伸到了西藏日喀則市拉孜縣的2140公里石碑附近,在此與318國道的中尼公路段交匯,又稱葉拉公路。即由葉城至拉孜公路。

崑崙山有很多秘道,很早以前,就讓新疆和西藏成了祖國的組成部分

新藏線不是從新疆烏魯木齊市到西藏拉薩市的公路,但可以去拉薩市,是重要的進藏路線之一。是它讓新疆與西藏的歷史在沿途交融,讓新疆與西藏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在這裡,我們先講講歷史。

克里雅河,發源於崑崙山主峰的烏斯騰格山北坡,分別由庫拉甫河和喀什塔什河(即前文中說到的墨玉河)等支流組成,自南向北流動,在出山口普魯村往下滋潤于田縣綠洲後,繼續蜿蜒向北,深入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最後消失在達裡雅布依附近。

崑崙山有很多秘道,很早以前,就讓新疆和西藏成了祖國的組成部分

克里雅河


這條河很多人也許不是非常熟悉,卻知道其尾部在塔克拉瑪干大漠腹地孕育的達裡雅布依綠洲,和生存在達裡雅布依綠洲上幾乎與世隔絕的克里雅人。1896年,在古老的克里雅老河床附近,瑞典人斯文赫定發現了丹丹烏里克和喀拉墩兩處遺址。丹丹烏里克屬於唐代,喀拉墩屬於漢晉時期,都是克里雅人先民創造的文明,被現代學者稱為克里雅文化。而在其及其附近遺址出土的陶、石、玉、鐵、銅、琉璃器等,則向人們講述著比傳承它們的漢唐更為古老的人類文明。

在我們的考察採訪中,發現了這樣一個極為有意思的現象:克里雅河流域之人的長相,介於今新疆維吾爾族與西藏藏族人之間,在他們中間也流傳著自己是西藏阿里古格王朝的後裔的說法,即古格王朝崩潰後他們的先民為逃避戰亂翻越崑崙山進入了新疆。

崑崙山有很多秘道,很早以前,就讓新疆和西藏成了祖國的組成部分

丹丹烏里克


我們不能證明這種傳說的真實性,但在克里雅河源頭的流水村分明有著人們想要的答案。2003—200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對位於和田地區于田縣阿羌鄉崑崙山深處流水村的流水墓地,進行了發掘,對出土人骨的初步鑑定結果表明,至少在3000年前,崑崙山北部地區的種族混雜程度已經很高。也就是說,當時青藏高原南北的文化交流已經明顯存在,蒙古人種、歐羅巴人種(我們是反對這種概念的,將它用在這裡僅作用白色人種的一個代稱而已)在墓地中均佔有一定比例,他們是今新疆人與今西藏人的一個混合類型。

更為有趣的是,流水村也被稱為玉石村,其南部的崑崙山被公認為是正宗和田玉的發源地,因為源頭之水無法將巨大連片的玉礦石衝下河床,玉脈分佈廣、儲量大,所以歷史上的著名大型玉石礦都分佈在此。如:阿拉瑪斯阿吉玉礦、色日克庫熱木玉礦、汗西力拉克玉礦、其汗庫勒玉礦等等。

崑崙山有很多秘道,很早以前,就讓新疆和西藏成了祖國的組成部分

克里雅人


玉,就這樣在考古的科學裡站在了歷史上新疆人與西藏人交流的高度,既佐證了歷史,又把自己藏在了崑崙山與喀喇崑崙山間的那裡秘道里,讓人們不斷追尋。

新藏線在今天看來其實是一條“明道”了,但在這條道上還有一些支線,如普蘭縣支線;康西瓦—和田市支線,三十里營房(賽圖拉鎮)—皮山縣支線等等。我們要說的秘道即是三十里營房(賽圖拉鎮)—皮山縣支線,曾經,人們把這條線稱為桑株古道,大致的路線是:三十里營房(賽圖拉鎮)—桑株達坂—康克爾柯爾克孜族鄉—桑株鎮—皮山縣城。

崑崙山有很多秘道,很早以前,就讓新疆和西藏成了祖國的組成部分

三十里營房(賽圖拉鎮)是新疆通往西藏的主要交通要點,也是通往邊界地帶的重要咽喉要塞。從這裡可通往拉達克首府列城、印度以及中亞,既是古絲綢之路連接中國與印度及中亞的第一站,也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商貿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從這裡向東100多公里便是康西瓦。由康西瓦—喀拉喀什河—烏魯瓦提—和田市及墨玉縣城,也是歷史上的一條秘道。

被淡忘了的總會被以為是神秘的。今天,在桑株河谷,依然能看到古人修建的棧道,只是在十世紀後桑株古道漸漸淡出了歷史。直到1927年8月,德國探險家特林克勒帶領著一行隊員從印度列城出發,花了兩個多月時間,途徑喀喇崑崙山口、賽拉圖等地,翻過桑株達坂,最終抵達塔里木綠洲,即現在的桑株鎮區域。行程結束後,特林克勒將上述經歷寫入了《未完成的探險》一書中,將其稱為“亞洲的憂傷之路”,才讓後人廣泛知曉這條秘道。

崑崙山有很多秘道,很早以前,就讓新疆和西藏成了祖國的組成部分

其實,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的先民們正是沿著桑株古道這條秘道讓西藏和新疆有了交流,史書稱其為“馱馬古道”,不但實現了兩地的互通有無,也讓和田玉、絲綢、花椒、石榴、核桃以及桑皮紙等物品,通過古老的絲綢之路不斷傳播,到達中亞及中亞以遠地方,或由這裡經西域通往中國內地。

到了唐朝,吐蕃與唐王朝還為擁有這條古道進行了多次爭奪,最終在公元七世紀60至90年代,吐蕃部落通過這條古道進入塔里木盆地,到達于闐(今和田地區),讓在於闐延續了一千年歷史的佛教文化,又在塔里木盆地各部落興盛了百餘年。桑株古道見證著的正是中國漢唐甚至比漢唐更早的光輝歷史。

崑崙山有很多秘道,很早以前,就讓新疆和西藏成了祖國的組成部分

新藏線


三、崑崙山和崑山玉


事實上,崑崙山與喀喇崑崙山間還有一條秘密通道,著名的克里陽古道。克里陽古道指以克里陽達坂—克里陽河谷(主要在今克里陽鄉)為關鍵路徑的 “葉爾羌之路”,即:西藏拉達克地區—克里陽達坂—克里陽河谷—葉爾羌綠洲。

這條道處在新疆皮山縣崑崙山最核心荒蕪地帶,起點在賽圖拉鎮,終點是皮山阿克硝爾村,全程130公里,海拔全部在4000-5000米以上,艱險異常,人跡罕至。冬季大雪封山,根本無法通行,而在盛夏,肆虐的風雪、急速的冰雹也會把氣溫將到-10度以下,讓人無法行走。不同於桑株古道和克里雅山口古道。

崑崙山有很多秘道,很早以前,就讓新疆和西藏成了祖國的組成部分

桑株古道前文已介紹過,克里雅山口是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與西藏阿里地區日土縣的界點,克里雅古道歷史上是新疆—西藏之間(新藏線)的主要通道,位於崑崙山西段與中段的分界處,去新疆分為兩條支線:西去于田縣,主要沿庫拉普河—克里雅河的河谷地帶走,路線比較短;東去民豐縣和且末縣,主要在喀什塔什山脈的峽谷地帶走,路線很長。人們一般是重視西線。

克里雅山口北方附近就是克里雅河的發源地,西方附近是玉龍喀什河(白玉河)的發源地,1951年,解放軍沿克里雅古道修築新藏公路,但施工時遇到阿什庫勒火山群,遂放棄于田縣為起點的方案,改用葉城至阿克賽欽路線,即新藏線的最西線。

崑崙山有很多秘道,很早以前,就讓新疆和西藏成了祖國的組成部分

有一句現代的詩歌是這樣的: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遠的路。崑崙山與喀喇崑崙山間秘道不但有著人的交流,也有著玉的足音。在和田玉的傳播史裡,我們留意到這樣一段記述: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興隆窪文化遺址和遼寧阜新市查海文化遺址出土的數十件玉器,這些玉器大多為和田玉,是迄今為止,中國境內最早的有關和田玉文物(薛援朝《和田玉的歷史發展及各時期的特點淺談》)。

興隆窪遺址為新石器時代早期先民聚落遺址,約在公元前10000—前7000年,佔地面積達6萬平方米。和田玉出現在這裡,應該有著怎樣的一個傳播路線呢?而在商代的婦好墓裡,除了大量的獨山玉之外,也有少量的和田玉。作為玉文化鼻祖的紅山文化,其中心區域即在內蒙古赤峰敖漢旗一帶,和田玉在興隆窪遺址的出現,分明在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最早的新疆人與西藏人首先把和田玉傳播至作為“北方心中”的紅山文化,然後,再通過紅山文化遺址向中原文化區域傳播的。

崑崙山有很多秘道,很早以前,就讓新疆和西藏成了祖國的組成部分

興隆窪文化玉塊


接下來就有了一個詞,一個出現在《呂氏春秋》中的成語——崑山之玉,也便有了和田玉在內地範圍、廣面積的傳播。崑山之玉不僅證實了我們的祖先在很多年前就知道崑崙山在哪裡,也和距今已有360萬年曆史的崑崙神話一道有力地說明,華夏民族文化的源頭和根脈均在崑崙山,新疆與西藏為中國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整體。

現在可以回到《拉失德史》中“和田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城鎮之一”的話題上來了——除了和田玉,和田還有什麼著名的呢——當然是路,是崑崙山與喀喇崑崙山間的一條條秘道,可以稱它們為玉石之路,也可以稱它們為絲綢之路,以天路的姿態連接著東方與西方、中國和世界。(文|路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