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之名,保護成都母親河的美麗

以愛之名,保護成都母親河的美麗


河流世世代代地

滋潤著大地、哺育著人民

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搖籃

所以很多河流也就被稱為“母親河”


從小我們在課堂上就知道了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

是華夏文明之樹綿延不斷的根

長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

是中華民族的偉大象徵

黃河與長江

自然而然就成為

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它們孕育了我們的祖先

也孕育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


以愛之名,保護成都母親河的美麗

九曲黃河第一彎位於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唐克鄉 圖/圖蟲·創意


以愛之名,保護成都母親河的美麗

長江三峽的西大門入口瞿塘峽·夔門 圖/攝影世界


每年的3月9日是

保護母親河日

(Mother River Protection Day)


保護母親河行動,是共青團中央組織青年以保護哺育中華民族和一方人民的“母親河”--黃河、長江及其它主要江河為主題,在“母親河”流域以小流域為單元,大力開展治理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倡導和樹立綠色文明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推動國家生態工程建設,為母親河更好地造福於中華民族和實現全球性生態平衡做貢獻的一項重要工作。

以愛之名,保護成都母親河的美麗


以愛之名,保護成都母親河的美麗


成都因水而興,因水而榮

千百年來,有一條河流

環抱成都這座古城、穿流鬧市

孕育了璀璨的古蜀文化

滋養著蓉城大地

養育了千千萬萬的成都人

成為這座千萬級人口城市裡千年不變的景觀


它就是錦江

也是我們嘴邊常常提起的

府南河


以愛之名,保護成都母親河的美麗

流經成都第二繞城高速(即六環路,圖右下角)的錦江 圖/成都日報錦觀


錦江既不寬闊

也不是那麼氣勢磅礴

跟流經一些城市的大河沒法比

但從李冰“穿二江成都之中”

經高駢改府河,再到現在

成都人的衣食住行從來都離不開錦江


2300多年來,錦江靜靜穿城而過

成都的四季也在河水中悄然流轉

眼角眉梢都被滋養出了

一股子緩慢溫吞、淡然包容的氣韻


以愛之名,保護成都母親河的美麗

錦江與晚霞渾然一色 圖/網絡


然而隨著經濟發展

在上世紀70年代,古佛堰改造後

由於水量減少,錦江徹底斷航

斷的不只是航運

還有水生態

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膨脹

農業和工業用水急劇增加

錦江汙染日益嚴重


以愛之名,保護成都母親河的美麗

1981年,錦江邊的濱江路


1985年龍江路小學學生給當時的成都市長寫信呼籲“救救錦江”

為了“濯錦清江萬里流”

1994年6月

被喻為“一號工程”的

府南河綜合整治工程全面啟動

防洪、治汙、安居

綠化、文化、管網

4年後,“濯錦江邊兩岸花”得以實現

錦江慢慢摘掉了“腐爛河”的帽子


以愛之名,保護成都母親河的美麗

錦江穿城而過 圖/蓉漂百科


如今錦江早已成為

成都地圖上一條翡翠項鍊

也讓成都有了

“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從容

更讓成都人過上了“濯錦江邊兩岸花”

“泛舟直達黃龍溪”般的神仙日子


錦江河畔,市井裡弄的人間煙火

與現代商業文明在融合中恣意生長

成都人的理想生活因此得以實現


以愛之名,保護成都母親河的美麗

夜幕下的錦江 圖/江小福


從古至今,成都人的生活始終

是與錦江緊緊交織在一起的

日常生活的舉手投足中,都有錦江的身影


我們享受著錦江的饋贈

但她更需要我們的保護

成都大大小小的河流

也需要我們時時刻刻的守護


未來我們也要繼續

保護成都的母親河——錦江

保護成都的每一條河流


武侯區水務局向大家倡議

不要讓“保護母親河”成為一句口號

我們一起用實際行動保護母親河

保護水生態環境

守護她們的美麗


本文整理自微成都、水潤成都、成都河湖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