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菲”“中華”,連“西湖味精”也被山寨了……涉案總值14.3億元,浙江嚴打食藥環犯罪

12月3日上午,杭州市西湖文化廣場上異常熱鬧,老百姓圍聚在十幾個和食品、藥品相關的藍色大棚下——這是全省打擊食藥環犯罪“崑崙”行動和食品安全問題

整治成果展示活動現場。

“我們來擦一擦,你們看好……”在“西湖味精”的臺子邊,擠滿了大伯大媽。“西湖味精”是杭州知名老品牌,工作人員拿起了一個包裝袋,使勁搓了幾下,“餐餐不忘西湖味精”幾個字的印跡頓時淡了一些,再搓另一個包裝袋,再怎麼用力,字跡也依舊很鮮明,“擦得掉的就是正品,擦不掉的是假的!”大伯大媽們頻頻點頭,也試著擦了一擦……

這包假的“西湖味精”,來自今年8月杭州上城公安破獲的一起生產銷售偽劣產品(味精)案。嫌疑人將市場上買來的劣質味精,倒入自己製作的包裝袋,再添加大量的食用鹽,便成了山寨版的“西湖味精”,涉案金額達300萬元。但嫌疑人並不知道,正品“西湖味精”包裝袋上的字跡暗藏玄機。

“拉菲”“中华”,连“西湖味精”也被山寨了……涉案总值14.3亿元,浙江严打食药环犯罪

圖源:網絡(圖文無關)

“舌尖上的安全”不容侵犯。為了守好這條底線,今年6月以來,全省公安機關深入開展“崑崙”行動和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集中偵破了一批大要案件,摧毀了一批犯罪窩點,打掉了一批犯罪鏈條。

截至目前,全省公安機關共破獲食藥環假刑事案件1447起,搗毀窩點626個,打掉犯罪團伙338個,抓獲犯罪嫌疑人3671名,涉案總價值達14.3億元。

全省公安緊盯百姓關注焦點,對保健品非法添加西藥、豆芽菜使用抗生素、肉品行業販銷豬瘟肉、菸酒行業以次充好等違法犯罪行為開展專項打擊,揭行業黑幕、除行業“潛規則”。

其中,僅保健品領域就搗毀非法產銷窩點57個,查繳問題保健品總價值4000餘萬元,抓獲犯罪嫌疑人166名

同時,省公安廳曝光了“崑崙”行動破獲的典型案例22起。這其中,涉及食品和飲料有10起,涉及假酒、假煙的有4起,其餘涉及化肥、獸藥等。

2起假酒案,涉案金額都達到6000萬元級別。低劣酒液如何變身高檔“拉菲”?犯罪嫌疑人交代,他們在低質紅酒原液中添加色素、調味劑,勾兌出近似客戶需求的紅酒口感。

例如,一瓶“拉菲”紅酒回收的酒瓶成本300元左右,使用紅酒原液價格不到30元,加上標籤、酒塞、包裝盒等,整瓶成本不到500元。製假團伙以上千元價格批發銷售,再經過中間商轉手賺差價,到了終端市場,搖身一變售價5000多元。

雖然假酒的價格與正品無異,但從製造成本到銷售價格,中間的差價翻了十幾倍,參與制、批、售等每個環節的犯罪嫌疑人都賺取了高額“利潤”。

目前,台州、路橋兩級公安機關在各地統一收網,涉案的12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另一起假酒案的嫌疑人膽子也不小,他們山寨的可是鼎鼎大名的“飛天茅臺”。今年初,紹興市公安局治安支隊發現一銷售假冒高檔白酒線索,遂會同嵊州市公安局開展偵查。

經過縝密偵查,警方於1-6月先後組織了4次集中收網行動,在紹興、杭州及貴州貴陽、遵義等地,共搗毀製假窩點2個、銷售門店倉庫8處,抓獲涉案人員30餘人,查獲假酒生產設備1套及假冒“飛天茅臺”酒2400餘瓶、涉案運輸車輛4輛及大量製假原材料,總涉案金額達6600餘萬元。

2起假煙案,一起是這兩年流行的“電子煙”。今年6月,武義縣公安局接菸草專賣局案件移交,有人在微信朋友圈販賣走私電子煙。8月,武義警力在廣州、蘇州、上海三地統一收網,抓獲涉案人員6名。

經查,犯罪嫌疑人朱某等人從俄羅斯、韓國、日本、哈薩克斯坦等多個國家走私電子煙,再通過上海、山東等地,由徐某以微商代理等多種形式銷售至全國多個省份,涉案金額達3000餘萬元。

另一起,則是傳統菸草。寧波市公安局江北分局通過分析研判、專案經營,於今年6月先後在江北區、杭州灣新區等地抓獲犯罪嫌疑人12名,搗毀假煙倉儲窩點9個,繳獲假冒“中華”“利群”等十餘品牌的偽劣香菸3萬餘條、涉案車輛6輛,總涉案金額達2000餘萬元。

涉及食品的案件,更是令人心驚。今年9月27日,海寧市公安局接市衛生監督所傳遞線索:海洲街道某農批市場攤位所售的豬心、豬肺和豬肝中檢出非洲豬瘟病毒。

“拉菲”“中华”,连“西湖味精”也被山寨了……涉案总值14.3亿元,浙江严打食药环犯罪

10月10日、28日,海寧警方先後在嘉興、江蘇南通等地抓獲非法經營未經檢驗檢疫肉品的犯罪嫌疑人4名,扣押白條豬38頭、豬副產品200餘公斤

“拉菲”“中华”,连“西湖味精”也被山寨了……涉案总值14.3亿元,浙江严打食药环犯罪

另一起案子則涉及菜牛。今年7月,瑞安市公安局接農業農村部門通報,在瑞安某活牛定點屠宰場查獲33頭“瘦肉精”菜牛。

瑞安警方立即成立專案組開展偵查,先後在溫州、湖北、吉林等地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0名

“拉菲”“中华”,连“西湖味精”也被山寨了……涉案总值14.3亿元,浙江严打食药环犯罪

經查,2018年11月以來,犯罪嫌疑人張某某夥同他人,通過購買虛開的檢疫合格證等方式規避相關監管,從省外大量購進未經檢疫的“問題”菜牛到瑞安宰殺後售賣,總交易額達上億元。

還有不少人喜歡“嚐鮮”,愛吃河豚。本來就有毒的河豚,再碰上無良商家,真是“要了命”了。

今年4月,寧波市公安局江北分局獲取情報:市場上有不少水產經營戶在沒有采購、加工、銷售資質的情況下,非法經營活體河豚魚。

4-7月,江北警方先後在寧波江北、海曙、寧海及江蘇靖江等地收網,共抓獲犯罪嫌疑人30,搗毀倉儲銷售窩點10個,繳獲活體河豚魚近500公斤,涉案金額達300萬餘元

有些知名品牌的飲料也被山寨了,比如不少司機的常備飲料“紅牛”。

今年10月9日,玉環市公安局接市場監管部門移送案件:李某某等人涉嫌生產、銷售假冒“紅牛”偽劣產品。

玉環警方隨後在天津、河北等地抓獲李某某的上家王某某等5人。

經查,這個團伙於今年4月開設了未經註冊的“河北紅牛集團公司”,通過聯繫灌裝生產廠家、罐子製作商、紙箱製作商等生產假冒“紅牛”飲料,並通過微信朋友圈、參加各地的糖酒會等方式發展下級經銷商,向全國各地銷售假“紅牛”,總涉案金額達820餘萬元。

浙江法制報(記者 陳佳妮 許金妮 通訊員 陳誼)

浙江法制報 zjfzb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