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卖身”佛寺让大臣赎?梁武帝半世英主,晚年却醉心佛教

小时候电影《少林寺》正火爆,记得最后主持问李连杰几大戒律是否能遵守,其中有不能喝酒吃肉的戒律,其实这还真不是人家佛教最初就有的,这个事情的推广和历史上的一个皇帝分不开。

这个人就是梁武帝,叫萧衍。挺长寿,活了86岁高龄,在皇帝之中算是名列前茅的了,是西汉萧何的后代,那时候想出名能出名的基本上都是贵族后裔。

这人挺有才学,爱读书好钻研,当了皇帝也是一夜一夜的读书,就这刻苦劲不当皇帝当学者也是肯定要青史留名的,据说学问是达到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地步,厉害的很。

皇帝“卖身”佛寺让大臣赎?梁武帝半世英主,晚年却醉心佛教

官二代出身,年轻时候交的朋友后来也都是高人,不是著名的学问家就是大诗人。家世好还有才华,做官就很容易,升官也很容易。后来皇帝昏庸,他就帮助权臣萧鸾篡位,有拥立之功,一下子就提拔成了核心权力圈里的人物了。

萧鸾登基的第二年,北魏孝文帝就打过来祝贺了,带了点随从,人不多,才30万。

萧衍终于有机会带兵了,这一下他的军事才能也显露了出来,在救援义阳的战役中崭露头角,作为先锋大败魏军于义阳城下。战后奖励又遭到了领导的提拔。

公元487年秋天的时候,北魏又来了,前锋直逼现在的湖北襄樊,结果让魏军给包围了,军中粮草也不多了。萧衍建议主帅迅速突围被拒绝,结果统帅自己先跑了。萧衍没办法,只好退守樊城,部队损失挺大的。不过皇帝没怪他,还给了他一块地盘-雍州,萧衍就此有了自己的根据地了。

按说这日子就不错,领导信任器重,自己一直升官,还有了自己的地盘。谁知道好景不长,老领导病死了。

皇帝“卖身”佛寺让大臣赎?梁武帝半世英主,晚年却醉心佛教

老领导的儿子萧宝卷不太靠谱,胡来,把萧衍的哥哥也给杀了 。萧衍这回急眼了,能帮助老领导篡位的人能是啥善人啊,就又联合了一个王爷造反了,一路攻到了首都建康城下,攻进了城把宫城给包围了起来。

这时候朝廷内部发生了混乱,一些大臣杀死了萧宝卷,持首级投降了。萧衍就推举他联合的王爷当了皇帝,他也升官了,掌管朝中所有大小事务,还能带剑上殿。熟悉吧,就是曹操的待遇了。

不过他没曹操的耐心,公元502年,在做好了充足的舆论准备后,萧衍正式登基称帝了!

原来的皇帝被逼自尽了,用暴病而死的名义宣布,按皇帝礼仪安葬了。

南朝的齐国灭亡了,梁国建立了。

萧衍这人做事挺认真,五更就起床处理政务,天气冷把手都冻裂了,没办法,南方没取暖这一说,全靠浩然正气干熬,从古到今都这样。

广开言路,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就算老百姓都能给他上书。而且特别节俭,不讲究吃穿,忙的一天就吃一顿饭,实在忙的不行不行的了就喝碗粥充饥,是个干事业的样子!

萧衍特别重视吏治,经常亲自召见官员,细心教导,奖励有功绩的官员并大力提拔他们,这些措施都保证了梁朝政令的推行。

然而是人就有毛病,萧衍也有。主要毛病就是“护短”。首先是他的弟弟萧宏犯罪了,他不但不惩罚还升官,十分纵容。结果胆子越来越大,居然和自己的堂侄女也就是萧衍的大女儿私通,败坏伦常又害怕,就琢磨要弄死萧衍篡位。

皇帝“卖身”佛寺让大臣赎?梁武帝半世英主,晚年却醉心佛教

安排了刺客刺杀萧衍被抓住了,事情败露,萧衍的女儿自尽,弟弟萧宏居然又被原谅了,真是中国好哥哥。

萧衍的二儿子叫萧综,母亲是原来萧宝卷的妃子,跟了萧衍之后七个月就生了萧综,那时候没亲子鉴定的方法,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是早产啊还是萧宝卷留下的遗腹子。不过萧衍厚道,打小就疼这孩子,惯着长大了之后知道了自己七个月出生这事情,孩子也是偏执,认准了自己是萧宝卷的孩子,从此恨上了萧衍。

后来萧衍派他领军和北魏作战,他就趁机跑了,投降了北魏。公开宣称自己是萧宝卷的后代,不认萧衍这个爹了。都这样了,萧衍还是眼巴巴的盼着他回来呢,又带口信又捎东西的,可最后也没回来。

这两件事的打击使老年的萧衍看破了红尘,把精力逐渐转移到了研究佛学上来了。

可能是有学问的人思维模式和一般的凡夫俗子不一样吧,公元527年,萧衍跑到了同泰寺,当起了主持来了。虽然就三天,也是开创历史了。信佛之后的萧衍不近女色不吃荤,还下旨要求全国都要效仿,这也就是《少林寺》里说的那几条戒律的由来了。

皇帝“卖身”佛寺让大臣赎?梁武帝半世英主,晚年却醉心佛教

不但人不准吃,神仙也得吃素,他下令以后寺庙祭祀不准再用猪牛羊啥的了,神灵要和他一起吃素。最后反对的声音太大,就命令用面做成猪牛羊,用来祭祀神灵。

后来的萧衍又几次出家当和尚,然后让大臣们凑钱去庙里把他赎出来,折腾的那叫一个欢实。晚年的萧衍任用奸臣,刚愎自用而且一改当年的节俭,大建佛寺,不听人劝。后来古诗中说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大多是那时候建的。

历史学家把公元520年看做梁朝的分水岭,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萧衍开始了他的出家折腾生涯。梁朝从此走向了衰败。

这时候北魏平定六镇之乱的军队中一个叫侯景的人政治斗争失败投降了梁朝,还带来了不少的地盘。这让一直被北魏压着打占不到什么便宜的萧衍十分高兴,立刻对侯景委以重任,封异性王,封大将军。结果惹下了大麻烦了。

侯景之所以归顺南朝是因为这人人品有问题,谁都不敢用他了,在北朝混的人嫌狗不待见,实在没辙了才归顺的南朝。

缓过来这口气的侯景就不安分了,再加上萧衍其实对侯景也不信任,想用侯景和北朝换些便宜,不料被侯景知道了,就打着诛杀权臣的名义发动了叛乱。

皇帝“卖身”佛寺让大臣赎?梁武帝半世英主,晚年却醉心佛教

公元549年三月,侯景围困了都城。因为这些年朝政混乱,所用非人,城中粮食匮乏,疫病流行,军队没有斗志,将领也不得力,居然就开城投降把侯景放进来了。

进城后的侯景虽然慑于萧衍的帝王之威没有杀害萧衍,却杀死了他的儿子还凌辱了他的孙女。

软禁了萧衍,并削减了萧衍的饮食。五月,一代开国英主梁武帝萧衍被活活饿死在台城,享年八十六岁。

其早年的雄才大略与晚年的昏庸迷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活活饿死的悲剧命运更让人叹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