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海關“後發”1萬多份“經濟護照”,幫企業減免稅額逾2000萬美元

信息時報訊(記者 奚慧穎 通訊員 濮宣)“我們公司受疫情影響,有一批貨物已經出港一段時間了,但是還沒申請原產地證書,還有辦法補救嗎?”黃埔海關所屬老港海關原產地管理科副科長張碩接到轄區內一家外貿企業焦急的問詢。經瞭解,該企業因報關部門延時返工,導致無法在貨物啟運當天申請辦理中國-東盟自貿區優惠原產地證書。

隨著企業陸續復工復產,這類因受疫情影響未能及時申領原產地證的情況突然增多,由於擔心無法享受優惠政策而導致經濟損失,不少企業為此焦灼不已,有些甚至放棄了申請原產地證。

記者從黃埔海關獲悉,該關關稅處瞭解這一情況後,迅速指導各隸屬海關對企業通過微信群、一對一輔導等多種途徑進行政策宣傳。對於這類符合“後發”規定,即自貿協定中允許由於不可抗力等因素導致發證日期後於啟運日期的,可以引導其向海關申領後發證書,以避免損失。

在黃埔海關的大力宣傳及引導下,僅春節後的一個月內,即為關區內企業辦理“後發”證書1.61萬份,涉及貿易額3.62億美元,為企業爭取減免稅額2350萬美元。

據瞭解,黃埔海關前不久出臺了幫扶企業復工復產做好“六穩”工作的二十條措施,在減輕企業經營負擔方面,海關通過推行“無接觸”原產地證辦理、引導企業“自助打印”、為企業開通綠色通道進行“後發”簽證等系列舉措,確保關區企業辦理原產地業務暢通無礙。“

從2月3日至今,黃埔海關共為企業簽發原產地證書2.63萬份,涉及貿易貨值6.02億美元,為企業減免稅款3913萬美元,自助打印證書利用率達到了88%,保證申領過程安全、申領渠道暢通,充分發揮原產地證書作為國際貨物貿易‘經濟護照’的功能,積極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黃埔海關關稅處調研員金秉鈞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