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房产交易中真的发生了纠纷该怎么办?

在买房过程中,购房纠纷案例层出不穷,某些开发商、房产中介为让购房者花钱买房,宣传楼册做得完美无缺,这些销售“套路”让买房人则防不胜防。那么在房产交易中,如果真的发生了交易纠纷,购房者该怎么办呢?

如果房产交易中真的发生了纠纷该怎么办?


常见的买房纠纷都有哪些?

1、开发商延迟办理房产证

按照购房合同中关于交付房产证时间的约定,有约定的按照约定解决,没有约定的按法律规定来解决。根据最高院《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司法解释》的规定,自合同订立之日起(预售房为交房之日起)90日内,购房者应取得房屋权属证书,否则就可以追究开发商的违约责任。

其次,如果超过约定或法律规定的期限,由于开发商的原因使购房者没有拿到房产证的,购房者可以向开发商主张逾期办证的违约责任。合同中明确约定了逾期办证违约金的,依合同约定主张,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或者损失数额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已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主张逾期办证违约金。

如果房产交易中真的发生了纠纷该怎么办?


2、合同中混淆定金与订金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在商品房交易的过程中,买家履行合同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若买家不履行合同,则无权要求返还定金,若是开发商不履行合同的,则应双倍返还定金。

而订金并非一个规范的法律概念,实际上它具有预付款的性质,并不具备担保性质。在商品房的交易过程中,如买家不履行合同义务,并不表示他丧失了请求返还订金的权利;反之,若开发商不履行义务亦不须双倍返还订金,但这并不意味着合同违约方无须承担违约责任。合同中混淆定金与订金概念,这是开发商规避法律责任的惯用做法。

3、开发商推迟交房纠纷

如果开发商能够尽快完善各项证件、手续,尽快使房屋满足交付条件、确保将来能够办理房屋权属证书,购房者可以选择要房。即使合同得以继续履行,购房者也有权追究开发商逾期交房的违约责任或要求赔偿损失。购房者遇到逾期交房等违约违法行为,应根据自身需求并结合开发商补救情况选择要房还是退房。

另外,如果购房者认为开发商的行为已经构成欺诈,购房者还可要求开发商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以上是关于买房纠纷的详细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对于上述的情况,购房者应该将所有涉及到的细节问题写进合同中,并且约定好若承诺不符的话应该承担什么违约责任。如果交房后发现房屋与当初开发商合同中承诺的条款不符,购房人可起诉开发商,并要求承担相应的责任和损失。

如果房产交易中真的发生了纠纷该怎么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