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漂流——金絲峽遊記(商南

“浪遏飛舟丹江水,魂牽夢繞金絲峽”,金絲大峽谷能讓你尖叫的除了天生麗質的峽谷情韻還有太吉湖畔的丹江漂流。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遊太華山日記》關於丹江泛舟“不覺仙也”的神來之筆,勾起了古今文人丹江漂流的嚮往。炎炎夏日,遊罷奇險幽絕的金絲峽,再和飛流激湍的丹江水來個親密接觸,定會讓峽谷之行平添幾多意趣。已亥仲夏,突生泛舟丹江的衝動,於是一行六人驅車沿滬陝高速直奔太吉古鎮丹江漂流碼頭,夏日的激情在時隔多年後再次在山水間點燃。

丹江漂流——金絲峽遊記(商南/章驥)


丹江漂流碼頭位於金絲大峽谷18公里環線入口,與太吉官渡毗鄰。從漂流碼頭出發至畢家灣終點上岸,全長12公里,是商南境內灘多浪急,最驚險刺激的一段。夏日的丹江河道,烈日當空,絲毫沒有打消遊人丹江漂流的衝動。排隊買好門票,孩子們迫不及待的穿上救生衣,帶上安全帽。大人們手握船槳,分兩隻皮筏在艄公的指揮下泛舟丹江。

丹江,俗稱丹河,古稱丹水,亦稱丹淵、赤水、粉青江,在陝西境又名州河。因傳說曾產丹魚,禹之外孫丹朱曾於此治水而得名。丹江發源於秦嶺鳳凰山南麓,上有東西二源,在商州黑龍口匯聚。猶如一條凝碧的飄帶呈西北東南向,流經商州、丹鳳和商南,於商南月亮灣流入河南荊紫關,在陝西境內的河段長249.6公里。丹江古航道峽谷多且與寬谷相間出現:在商州二龍山以上為河源段峽谷;二龍山至丹鳳的日月灘段是商丹盆地;日月灘至丹鳳的竹林關是峽谷段;在竹林關至商南縣月亮灣之間,屬於典型的寬谷與峽谷相間的串珠狀河段,河長53公里。丹江流過竹林關就進入商南地界,境內滔河、湘河、小河、耀嶺河、清油河、縣河源源不斷的注入,讓丹江在由秦入豫的最後一段愈發的活力充沛、風韻動人。

丹江漂流——金絲峽遊記(商南/章驥)


《尚書·禹貢》記載:夏朝各州向帝都進貢,荊州貢道是由漢水溯丹江或唐河、白河而上,抵伏牛山南麓,然後翻山而過,經洛水入黃河達帝都。秦漢以前,丹江是通往帝都鎬京的一條主要通道。東晉穆帝永和十年(354年),桓溫北伐,“水軍自襄陽入均口,至南鄉,步自淅川以徵關中”,走的也是漢水和丹江這條水路。唐中宗景龍年間,為把漢江下游的物產運抵長安,“山南引丹水通漕至商州,自商巉山出石門,北抵藍田,可通挽道”。明清時,丹江沿河碼頭,“百艇接檣,千蹄接踵,熙熙攘攘”,連通南北。丹江古航道在歷史的風雲中波濤洶湧、奔流不息!

丹江曾是南北貨運的的水上動脈。丹江泛舟更是古今文人的嚮往。李白有詩云:“橫天聳翠壁,噴塹鳴紅泉。溪旁饒名花,石上有好月”,寫的就是泛舟丹江的真切感受。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在泛舟丹江時寫出了:“時浮雲已盡,麗日乘空,山嵐重疊競秀。怒流送舟,兩岸濃桃豔李,泛光欲舞,出坐船頭,不覺欲仙也”的神來之筆,引得古今文人對丹江泛舟浮想聯翩。

丹江漂流——金絲峽遊記(商南/章驥)


艄公長篙輕點,皮筏御風而行,沿著狹窄的人工水道漸漸駛入江中。昔日從岸上看丹江,今日得以江中觀兩岸的群山,又是另一番光景。清澈的江水蜿蜒向前流淌,兩岸的群山緩緩地向身後移動。河邊巨石光滑細膩,難掩歲月的滄桑,江水一圈圈打來,激起無數的浪花。岸邊的水草,散發著獨有的氣息,在陽光的照射下愈發的青翠。河柳恰到好處的點綴在堤岸上,好似嶺南的女子,在風中揮動衣袖向遊人致意。人們的歡呼聲驚起只只鷗鷺,從溼地中飛起,颼的掠過船頭,為夏日的丹江河道增添了幾多驚喜。滬陝高速從江面凌空而起,黑瓦白牆的陝南民居錯落在丹江兩岸,筏行江中宛若漂流在一幅潑墨的畫裡。

夏日的丹江,水量豐沛,精力旺盛的向前流淌。江中的礁石阻擊著江水,泛起喧鬧的浪花。剎那間,皮筏開始顛簸,一船人都靜了下來,心中難掩丹江泛舟的激動。女兒端坐船頭,雙手緊握筏上的拉手,皓齒將嘴唇輕咬,一臉的緊張。大人們正在逗惹女兒放鬆之際,一個巨浪騰空湧起,將一船人澆了個透心涼。驚魂未定,又一個巨浪襲來,皮筏隨著水勢躍起,將人心甩到了半空中。溼透的一船人,你望著我,我望著你,一時間竟說不出話來,驚險刺激後的興奮都掛在臉上。總想親近丹江,不想平日裡看似溫柔的丹江水,你一親近她,她讓你感受到的卻是淋漓的潑辣!

丹江漂流——金絲峽遊記(商南/章驥)


午後的丹江河道漸漸熱鬧了起來,桔紅色的皮筏子在寬闊洶湧的河道里組成了一支龐大的船隊。從胡家灣到畢家灣的回水灣成了遊人們水上激戰的戰場。遊人們頭帶安全帽,身穿救生衣,孩子們拿著古鎮裡買來的各式水槍,大人索性備著塑料水瓢,準備著一場蓄謀已久的水上激戰。剛開始蓄謀已久的水上挑釁僅限於我們自己的兩隻皮筏子。孩子們在大人的幫助下將水槍裝滿江水,不管不顧的射向另一隻筏上的夥伴,江水衝亂了姑娘的留海,打溼了小夥子的衣裳,引來一陣陣埋怨、歡笑。回水灣裡的筏子越來越多,水上的混戰已勢不可擋。索性丹江河道里意外相逢的遊人們一齊融入這水上的狂歡。一時間船槳、水槍,水瓢都成了激戰的武器,江水成了取之不竭的彈藥,大人、小孩都成了狂歡的主角。一隻筏子敗退下去,又有新的皮筏子投入戰鬥。水上激戰或是勢均力敵的對壘,或是以少勝多的絕對優勢,從空中飛來的江水模糊了人的眼睛,讓人找到了童年。江上的激戰逐漸進入高潮,善水者索性跳入江中,在救生衣的幫助下就像江中的游魚,穿梭在皮筏間,引得孩子們一臉的羨慕,聲聲尖叫。激戰中勝了的皮筏,勝利的喜悅掛在了每個人臉上,意猶未盡。敗了的皮筏也不氣惱,重整旗鼓,重新尋找戰機,結成同盟,愈挫愈戰。一時間時光彷彿回溯,人們在水上激戰裡回到了童年。

丹江漂流——金絲峽遊記(商南/章驥)


江水滾滾向前,艄公撐篙掌握著筏子的航行。人們還未從水上激戰的興奮中回過神來,百米開外艄公的一曲船歌讓我們的激情徹底被點燃。同行的遊人被艄公的船歌感染,學著劉三姐互相對起了山歌。商南本地的幾個遊客深諳商南“划船調”,船歌脫口而出。

男遊客挑逗道:

什麼(子)彎彎彎上天?(劃劃著),什麼(子)彎彎水中間?什麼(子)彎彎街上賣喲?什麼(子)彎彎妹(喲)跟前?

女遊客也不甘示弱,稍加思索,用划船調答道:

月兒(子)彎彎彎上天(劃劃著),船兒(子)彎彎水中間,鐮刀(子)彎彎街上賣(喲),眉毛(子)彎彎妹(喲)跟前。

男女對唱,恰到好處,引得外地遊客一片叫好,掌聲不斷。

人們丹江放歌的激情徹底被調動,筏子在洄水灣再次集聚,艄公的歌聲終於聽得真切。遊客的歡樂似乎再次被這古老的船歌感染,前面筏子上的年輕艄公唱道:

喲……

哥哥撐排走丹江(囉嗬),

數了星星望月亮。

今朝從你灘頭過(啊依兒喲),

小妹子和我走一趟那。

妹妹長得好(哩)好(囉嗬),

頭髮黑黑臉子兒俏,

有心過去摸一把(啊依兒喲),

可惜我兩手捏著篙(嗎啊)……

酸曲俚語裡盡顯金絲峽人對生活的熱愛,聽懂歌詞的女遊客把頭轉向一邊,不時捋動額前打溼的留海,一臉的嬌羞。筏子上游客們都覺得不夠盡興,慫恿著自家船上的艄公一展歌喉。老艄公一臉羞赧,禁不住遊客的央求,快活的歌聲再次在江面上迴盪:

喲……

哥哥撐排走丹江(囉嗬),

妹妹在灘頭把你望。

今朝你從灘頭過(啊依兒喲),

小妹願和你走一趟那。

哥哥長得好(哩)好(囉嗬),

濃眉大眼鼻樑高。

有心過去親一下(啊依兒喲),

可惜我只能把手招(嗎啊)……

歌聲引得遊客又是一陣歡鬧,女遊客的花拳在男遊客的肩上如雨下。孩子們望著大人們的熱鬧唱起了童謠,一時間丹江河道成了歡樂的海洋。人們在洄水灣唱夠了,瘋夠了,艄公長篙輕點,筏子依次駛出河灣。

筏子順流而下,你追著我,我追著你。沿河浣衣的女子也被遊人的激情感染,羞紅著臉,不時向漂流的筏子上探看,分享著漂流帶給人們的歡樂。河道兩側村莊裡善水的孩童,精光著身子,見遊人順流而來,紛紛撲通鑽入水中,不時漏出頭,一臉狡黠的目光。河道兩岸的田地裡花生正在開花,早玉米已抽穗,玉米棒子別在腰間,一片繁茂。藍天白雲在視線的盡頭與江流相接,我們端坐在筏子上任激流將筏子顛簸在浩瀚的江面上,飄進湛藍的天空裡。

不知不覺筏子已從胡家灣漂到了終點畢家灣漂流碼頭。依依不捨的停船登岸,心似乎還在丹江漂流的浪尖顛簸。孩子們嘰嘰喳喳的分享著漂流的刺激,大人們在起伏顛簸裡深味著逝去的流年。

唐代大詩人李白路經丹江,贊丹江沿岸的山民:秀眉霜雪顏桃花,骨青髓綠長美好。晚唐著名詩人杜牧面對美麗的丹江,寫詩吟之:沉澱藍光徹,喧盤粉浪開。如今的丹江漂流正搭乘金絲大峽谷全域旅遊的東風煥發著勃勃生機。有機會我還會來金絲峽丹江漂流的,攜二三勝友,一壺茶,一葉舟,在浩瀚的流水和四時江景裡做一回神仙。

丹江漂流——金絲峽遊記(商南/章驥)

章驥:男,大學本科學歷,文學學士,一級教師。秦嶺最美是商洛·2019最美自媒體達人。現供職於陝西省商南縣高級中學。而立之年,筆耕不輟。教學之餘喜歡玩味文字,抒寫性情。嘗試新媒體系列寫作,原創作品見於:文學陝軍、三秦都市報·三秦網、百度、搜狐、騰訊、鳳凰新聞、華商網、東方新聞、陝西金絲峽景區官網、商洛之窗、商洛旅遊網,商南政府信息網、商南旅遊網、商南廣播電視臺等新媒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