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處理“急先鋒”生物質電廠獲環保標兵

麥電網訊:2020年2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意見中,秸稈的綜合利用在“治理農村生態環境突出問題”中被專門提及。

在百度的解釋中,“秸稈是成熟農作物莖葉(穗)部分的總稱。通常指 小麥、 水稻、玉米、薯類、 油菜、 棉花、甘蔗和其它農作物(通常為粗糧)在收穫籽實後的剩餘部分。”而我國作為農業大國,這些農作物幾乎遍佈全國各地。在豐收的喜悅之後,秸稈的處理問題就成了農民們頭疼的問題。

放任這些秸稈不管自然是不可能的,在適合播種的日子裡,不能及時處理的秸稈就成了阻攔人們的“攔路虎”。在以往,為了儘快解決秸稈所造成的困擾,人們會將收好的秸稈聚集在一起,直接燒掉。但是這種做法不僅對大氣環境造成很大的壓力,稍不注意,還會造成火災,威脅人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因此,我國就“秸稈綜合處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這個時候,生物質燃燒發電廠就派上了用場。作為火力發電得一員,生物質發電得主要燃料就是秸稈。秸稈綜合處理,生物質發電是當仁不讓的急先鋒。到今天,通過多年實踐累計的經驗,生物質電廠已經擁有了一套成熟的秸稈處理體系。

當然,生物質發電能處理的,不止是秸稈,還有一系列的農林廢棄物,都可以通過生物質電廠化腐朽為神奇。生物質發電就像一根紐帶,將田地中棄之不用的秸稈與人們的生活連接在一起。經過生物質發電廠的轉化,原本令人苦惱的農林廢棄物變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電力。既解決了秸稈燃燒所造成的汙染,又幫助了農民創收,何樂而不為呢?

同時,由於我國農作物基數過大,儘管絕大部分秸稈都已經被通過各種途徑消化,散落在各地的秸稈依舊數不勝數。可以說,現在的生物質發電市場還遠遠沒有飽和,生物質電廠大有可為!


秸稈處理“急先鋒”生物質電廠獲環保標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