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仍在5%以上,食品价格涨了21.5%...

cpi连续两个月在5以上。。。

CPI同比涨5.2%

今天,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月份CPI数据。

好消息是,2月份CPI环比略降0.2个百分点。坏消息是,CPI仍在5以上运行,居高不下。

还有一个坏消息是,食品价格上涨幅度很大。

在各分项中,食品价格、非食品价格、消费品价格、服务价格分别同比上涨21.9%、0.9%、7.9%以及0.6%。

CPI仍在5%以上,食品价格涨了21.5%...

很显然,目前CPI的高位,是事关民生的食品价格推动起来的。

更可怕的是,食品价格增速一直在涨。

相比1月,2月食品类CPI同比增速进一步攀升1.3个百分点,增速创2009年以来的新高。

会不会吃不起饭

吃不起“饭”还不至于,但确实已经吃不起猪肉了。

食品类细分来看,畜肉类价格上涨87.6%,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35.2%。

现在超市里动辄50元/斤以上的猪肉,确实令很多人望而却步。

CPI仍在5%以上,食品价格涨了21.5%...

同时,生鲜蔬菜的价格也涨幅不小,同比上涨10.9%。这个涨幅不能说小,但暂时还不影响买来吃。

那么,食品价格涨价且涨速攀升的背后逻辑是什么?

一是囤货。很多人会在疫情期间大量采购,去超市逛一圈很容易发现,组合袋装方便面的货架经常被扫荡一空。

二是供应减少。在交通受管制的同时,终端的供应必然会受到影响。

这两个问题,在管制结束后,自然会得到一定的解决。其中不包括猪肉。

CPI和降息

今年以来,市场一直预期央行会做出降息的动作,甚至很多人认为,降息在一季度就会到来。

为什么迟迟没有降息,主要还是CPI从中作梗。万一流动性进入了已经价格高企的猪肉,会是什么样的场景?想想就可怕。


CPI仍在5%以上,食品价格涨了21.5%...

同时,今年的粮食产量可能会遭遇比较大的缺口,首先,作为农作物大省的湖北,今年减产几乎已经板上钉钉。其次,蝗虫的潜在影响似乎也并未完全打消。

如何保障粮食安全,如何平衡刺激经济和通胀之间的关系,是摆在中国面前的一道不容回避的考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